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安全的首要保障。但是正所谓“兵者,利器也”,身怀利器,必须慎之又慎,一旦掌控不好,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那么,就会酿成滔天巨祸 希特勒德国就是如此,因为希特勒的上台,德国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德国人们来说,犹如身坠冰窟,罹患地狱,《凡尔赛条约》的制裁,让德国百姓变成了帝国列强们的奴隶。
领土被割,巨额战争赔偿,工厂被摧毁,厂矿被侵占,税赋被攫取,军事被制裁,再加上列强们屡屡用枪炮作为要挟而肆意更改的条件,更让德国民众感到尊严被彻底蹂躏。此时的德国,内外交困,毫无国家民族尊严可言,可谓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正所谓物极必反,面对如此盘剥压榨的德国,不满的情绪也随即酝酿发酵,最终催生出了激进的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也随即上台,纳粹虽然行事极端,思想激进,但是在当时的德国,毫无疑问,这种主张却迎合了大多数底层民众的心理,纳粹的崛起属于必然。 希特勒作为一战老兵,又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战争狂热者,上台之后,扩充军备,对外扩张就成了其首要选择。
由于《凡尔赛条约》的削弱,德国此前的军事力量已经极度孱弱,军队和安全部队不过数十万,没有空军和海军,陆军只有步枪等轻武器。德国军队被禁止拥有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这4项都是当时的尖端武器,是军事大国的标配。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境内大多数军工企业和军事设施都被完全摧毁,军事工业基础不复存在。 对此,为了恢复军工基础,希特勒采取了几种措施: 纳粹政府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工业和商业,对所有的工业组织进行改组,控制各产业生产,他们剔除了犹太资本家,在企业内部安插了大量的纳粹分子,并制造垄断经济模式。
希特勒亲自奔赴全国各地,会晤各地的大型金融、工商业巨头,要求他们提供支持。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他们重塑军工体系,将企业转向军事领域。 全面转向导致民众生活困苦,度日艰难,纳粹政府再次打起民族主义的大旗,要求人们“无私奉献”,渡过难关。 就这样,在集全国之力重新打造的德国军事体系的支持下,德国军事力量突飞猛进,尤其在希特勒亲手撕毁《凡尔赛条约》后,这种军事扩充更是势不可挡。
从1929年到1939年,德国的军火生产能力提高了9倍,飞机制造能力增加了22倍。德国军事力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 1934年德国陆军人数已经达到了25万人,而到了1939年,德国的陆军总数已经飙升到了275万人之多。拥有装甲车辆3200辆,迫击炮3340门,反坦克炮11200门。 而此时的德国空军也从起初的0架战机进化到拥有1.5万名军官和37万士兵,德国将所有军费的40%都投入到了空军建设。到了1939年,德国拥有作战飞机4093架,飞机总数达到了11000多架。德国空军拥有21个飞行连队,302个飞行中队,俨然成为世界一大空军力量。
虽然德国此前也计划打造一支拥有和英国海军对抗能力的庞大队伍,但是限于经济和人员的影响,德国海军始终未能突飞猛进,但是仍旧在潜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经过一系列扩军,此时的德国军事力量已经基本完成目标,规模成型,希特勒也终于拥有了一支挑战欧洲的力量。虽然此时的德国军事力量仍旧不能应付全面的大型战争,但是在欧洲地区,论单挑,德国军队真的是所向无敌。
事实证明,德国军事力量的可怕之处还不在于硬件,而在于德国在战略思想,军事素养方面的全面领先,战争中,德国各军种之间的配合、新式战法战术的运用等,让对手眼花缭乱,毫无抵抗之力。

短短数年间,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就将德国这个欧洲任人宰割的羔羊变成了一只下山恶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