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唯有專注,纔夠專業!

本人征戰股市二十幾年,風來雨去還是堅持下來了,總結多年股市投資的經驗,覺得還是價值投資是最可靠的方式,至於投機是可遇不可求的,恰巧長線的投資品種被推到風口,也是基於投資者對於行業,基本面的遠見卓識,最終決定股票走勢的,一定是股票內在的價值,股票內在價值是由公司所在行業的景氣度以及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技術儲備,管理團隊的效率和眼光等衆多因素綜合決定的。那些由消息刺激,沒有業績支撐的純概念炒作,最後無一例外的留下一地雞毛,不建議參與!

很願意跟大家分享本人各個行業發展的認識,長期跟蹤景氣行業的龍頭公司,務求資料相對準確,全面。分享行業公司的成長紅利,開開心心投資,明明白白買賣!

本人所分享的標的,都是本人長期關注的股票,多半是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或是行業出現轉機,技術壁壘高,護城河深厚的企業,主營穩健。可能不合每個人的胃口,也是本人長期跟蹤觀察,辛苦研究之結果,股票投資就是一個長期跟蹤,不斷修正的過程,本人務求數據相對準確,不做標題黨,務求接近實戰,提高可操作性。實實在在的分享本人多年看盤以及關於基本面之心得,希望對各位股友有所提醒及借鑑!如若不喜,也希望尊重本人之勞動,很多標的可能現在看是處於高位但並不是沒有價值,需要長期跟蹤,耐心等待。希望不要一遇見不合之觀點,就口出不遜之詞!好的修養與心胸,堅韌與忍耐都是投資成功的必備條件。

近日,當升科技(30007)在與投資者交流互動時表示,下游消費領域從前幾年開始已經在用多元材料替代鈷酸鋰以降低成本,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鈷價的大幅上漲導致鈷酸鋰價格也隨之大幅上漲,這種替代會更加明顯。在暫時無法完全替代鈷酸鋰的超薄手機和pad等領域,有些生產廠家也開始摻加一定比例的多元材料。

在新型電池技術方面,當升科技認爲,固態鋰電與目前的鋰電池相比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優勢,是未來鋰電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正在持續關注固態鋰電前沿技術信息,並已開展前瞻性開發工作,預計2025年以後固態鋰電可逐步實現產業化。

以下是詳細交流問答情況:

1、問:公司扣非後的半年度利潤同比大增的原因是什麼?

答:公司2018年上半年扣非利潤爲9,500萬元-11,000萬元,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利潤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正極材料業務持續增長,新產能逐步釋放,銷售收入同比大幅上升。

2、問:固態電池何時可進入產業化階段?

答:固態鋰電與目前的鋰電池相比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優勢,是未來鋰電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正在持續關注固態鋰電前沿技術信息,並已開展前瞻性開發工作,預計2025年以後固態鋰電可逐步實現產業化。

3、問:公司的電池回收進展如何?

答:預計未來鋰電材料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將從廢舊電池中回收獲取,公司前期已參股匠心電池,着手佈局這一領域。

4、問: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對公司有何影響?

答: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是國家早已公佈的既定政策,同時後續補貼的標準將與動力汽車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掛鉤,續航里程越遠、電池能量密度更高,獲得的補貼額和係數也就越高,其實就是鼓勵和倡導新能源汽車使用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更好的動力電池和材料。高鎳動力多元材料正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引導方向的,所以補貼政策退坡,技術標準提高,對於技術優勢明顯的公司來說是機遇。

5、問:消費、儲能鋰電中,多元材料對鈷酸鋰的替代對鈷的需求影響多大?

答:下游消費領域從前幾年開始已經在用多元材料替代鈷酸鋰以降低成本,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鈷價的大幅上漲導致鈷酸鋰價格也隨之大幅上漲,這種替代會更加明顯。在暫時無法完全替代鈷酸鋰的超薄手機和pad等領域,有些生產廠家也開始摻加一定比例的多元材料。

6、問:公司的儲能材料主要市場是國內還是國外?

答:公司儲能多元材料主要用於出口海外客戶,應用於特斯拉Powerwall和美國AES等國外儲能項目。

7、問:公司目前公司訂單量以及高鎳材料佔比大概有多少?

答: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產線接近滿產。公司多元材料產品目前以動力型NCM523材料爲主,但高鎳產品佔比也在逐步提高。

8、問:面對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產能擴張計劃,公司有何打算?

答:逐步擴建高端產能是公司的既定規劃,目前江蘇當升三期工程已經啓動,同時,公司將在江蘇常州籌劃新的鋰電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公司上述新增產能可以生產NCA、NCM811、NCM622、NCM523等全型號動力多元材料。

9、問:公司和寧德時代的合作情況怎樣?

答:寧德時代是公司客戶之一,公司目前向其批量銷售動力多元材料,未來將繼續加強與寧德時代的合作。

10、問:公司NCM811是否已經量產出貨?

答:公司已於2017年完成高鎳NCM811的量產工藝開發,並於去年年底並推向市場,目前對國內外的重點客戶均已進行送樣測試認證,性能優異,部分已通過認證,開始批量供貨。

11、問:NCM622和NCM811中鎳金屬含量分別是多少?

答:按金屬量算,NCM811中金屬鎳含量爲48.3%。NCM622中金屬鎳的含量爲36.3%。

12、問:公司是否具備NCA相關的技術儲備和產能?

答:公司已經研發出動力型NCA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水平。公司江蘇當升二期二階段新增4000噸/年高鎳多元材料產能,新增產線可以生產NCA、NCM811、NCM622、NCM523等全型號動力多元材料。

13、問:公司如何面對正極材料行業激烈的競爭現狀?

答: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好,競爭在所難免。未來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有國際和國內大客戶資源的,並且具備現代化高端產能的正極材料企業才能成爲這一行業的領導者。當升自成立以來就專注於鋰電正極材料,過去在小型鋰電上是國內第一家通過三星SDI、三洋等國際鋰電巨頭認證的正極材料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出口的正極材料企業。現在在高鎳動力材料及高端儲能材料方面又再次走在了行業前列,技術優勢突出,產品一致性優異。同時,全球前十大鋰電池企業大部分都是當升的客戶,客戶資源優質。公司已建成的江蘇當升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在工藝技術水平、自動化程度等方面處於國內一流水平。

14、問:正極材料高鎳化趨勢會不會導致鎳供應緊張?

答:鎳目前在電池方面應用佔比較低,包括鎳氫、鎳鎘電池等在內的用量約佔4-5%,大部分應用在不鏽鋼等行業。目前鎳原料供給充足。

當升科技:目前公司訂單充足 產線接近滿產

當升科技(300073)日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產線接近滿產。公司還表示,寧德時代是公司客戶之一,目前向其批量銷售動力多元材料。對於固態電池何時可進入產業化階段?當升科技回應稱,固態鋰電與目前的鋰電池相比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優勢,是未來鋰電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正在持續關注固態鋰電前沿技術信息,並已開展前瞻性開發工作,預計2025年以後固態鋰電可逐步實現產業化。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當升科技”,股票代碼:300073),成立於2001年,起源於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國家首批創新型中央企業——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當升科技是一家以新能源材料研發和生產爲主的集團化公司,現有員工750餘人。公司自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以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發展勢頭,率先成爲國內出口鋰電正極材料的供應商,與全球前六大鋰電巨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是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於2010年4月成功登陸創業板。近年來,公司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形成集團化發展模式。其中,2011年投資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負極材料領域;2012年成立江蘇當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着力發展新型高端動力鋰電新能源材料,成爲國內前沿的動力鋰電正極材料供應商;2015年4月成功併購北京中鼎高科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將公司的業務領域拓展至智能裝備領域。

當升科技一直將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作爲公司發展戰略的核心,先後被評爲“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 、“北京市鋰電正極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公司多項產品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並陸續申請了90餘項專利並擁有多項專有技術,2011年被評爲“北京市專利示範單位”。2012年公司三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取得認證,並歷年來持續有效運行。

當升科技始終堅持以客戶爲導向、自主研發爲驅動,先進的質量管理爲基礎,建立銷售渠道和品牌優勢,搭建高效可靠的上游原材料供應鏈,實現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贏。隨着公司集團化戰略規劃的實施,公司將加速產業併購,深入推進產業鏈整合,實現公司在鋰電產業鏈領域的多元化發展,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及綜合競爭能力,佔領新能源材料產業鏈的最高端,並將始終致力於向世界奉獻更先進的綠色新能源材料,爲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致力於正極材料技術的示範引領

2017年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5,790.61萬元,同比增長61.70%;實現淨利潤25,017.43萬元,同比增長151.97%,公司連續三年淨利潤增長超1.5倍,發展規模和盈利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當升科技作爲一家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近幾年業績快速增長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當升科技的前身是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冶金所的一個課題組,2003年正式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公司率先向國際高端市場出口鈷酸鋰、錳酸鋰、多元材料三大系列正極材料產品,全球前十大鋰電巨頭均是公司客戶。2010年4月,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爲國內目前唯一一家以鋰電正極材料爲主業的上市公司。

作爲鋰電行業的技術領航者,當升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來自雄厚的技術根基和孜孜不倦的創新精神。2010年以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處於起步階段,2010-201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在1萬輛左右,傳統電池市場競爭激烈,當升科技副總經理陳彥彬表示,“當升科技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爲公司發展的戰略核心,保持研發高投入,每年研發投入佔當年營業收入比重約5%。”電池中國網瞭解到,當升科技研發人員中博士、碩士佔90%以上,涉及材料學、電化學、冶金工程、化學工程以及粉體技術等專業,具有專業搭配合理、工程化能力強等特點。當升科技主要技術帶頭人包括北京市科技領軍人才陳彥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劉亞飛等資深專家及北京市科技新星多名新生骨幹力量。

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支持政策不斷調整,行業格局不斷變化,補貼持續退坡,行業迴歸市場驅動,2018年新的補貼政策進一步收緊,對續航里程和電池能量密度都提高了補貼門檻,多元材料尤其是高鎳多元材料成爲車用動力電池的主流正極材料體系趨勢明朗。

當升科技已深耕多元材料領域多年,公司研發生產的高品質高鎳多元材料獲得了客戶廣泛認可和青睞,老客戶扎守工廠緊盯出貨,國內新客戶紛至沓來下訂單,公司動力多元材料銷量持續大幅增長,連續兩年公司多元材料出口量均居業內第一。動力多元材料NCM523已推出市場三年,目前僅此款產品的月出貨量已超過千噸。車用動力高鎳多元材料NCM622於2014年在國內率先量產,目前已大批量應用於國內外高端電動汽車,2017年NCM622已升級到第二代並推向市場。高鎳多元材料NCM811已批量投產,技術指標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在儲能鋰電領域,當升科技憑藉紮實的產品技術實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優質的客戶渠道,2016年成爲國內第一家將多元材料成功應用於國際高端儲能市場的企業,打通了國際核心客戶供應鏈,產品銷量實現大幅增長。

對於數碼消費類電子領域,雖然是熟悉的“老戰場”,但當升科技始終扮演技術領航者角色,聚焦中高端市場,及時淘汰老產品,開發新品,2017年成功導入戰略級產品,實現高電壓鈷酸鋰在高端小型應用領域穩定供貨,高倍率產品在國內航模、無人機等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同時,公司緊緊把握鈷酸鋰價格高漲的市場形勢,及時將高倍率多元材料導入小型倍率市場,給客戶提供了一個兼具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的解決方案,拓寬了多元材料的應用領域。

當升科技一直專注於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業內已積累多年技術和實踐經驗,公司率先自主設計並建立了國內第一條大產能、全密閉自動化生產線,並把握好技術節奏和市場節奏逐步擴增產能,保證新增產能的技術領先性。第二是製備工藝差異大,他認爲每家的核心設備、包覆等工藝都不同,做出來的產品性能差異很大,這就是公司的核心技術所在。陳彥彬表示當升科技作爲國內首家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正在不斷髮揮着技術引領示範作用,同時重視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參與起草制定了《鈷酸鋰》《鎳鈷錳酸鋰》《鈦酸鋰》《富鋰錳基》《磷酸鐵鋰》等共計1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累計鋰電板塊申請專利130項,在國內鋰電正極材料行業排名第一。

鋰電行業發展趨勢、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及公司生產工藝流程、戰略新品開發,當升科技不斷優化研發體系、細化研發職能,設立“鋰電材料研究院”負責鋰電材料基礎研究及新產品開發,設立“鋰電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負責量產技術和工藝裝備技術開發以及技術成果轉化。兩個研究院相互協同,效果顯著。公司針對研發人員建立了專門的研發人員技術職級序列,並設立專門的項目獎勵辦法,形成有效的研發激勵考覈體系。

2017年以來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不斷提高,多元材料尤其是高鎳三元材料成爲現階段最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佔比迅速提升。受益於公司鋰電正極材料銷量增長較快,以及產品綜合毛利率持續上升,當升科技已連續三年銷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淨利潤成倍增長。除2017年淨利潤增速達到1.5倍之外,當升科技2015年、2016年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5倍和6.4倍。

 當升科技2017年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有以下四點:

  (1)正極材料量價齊升

  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及正極材料需求量大幅增長。報告期內,當升科技正極材料銷量同比持續增長,產能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產品毛利率和淨利率同比2016年得到提升。

  據瞭解,當升科技目前正極材料產能爲1.6萬噸,其中鈷酸鋰產能3000噸,其餘是多元材料產能,目前產能仍比較緊張。江蘇當升三期工程建設工作已經啓動,將爲公司新增1.8萬噸高鎳正極材料產能。

  (2)搶佔高端鋰電材料市場

  近年來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得益於當升科技始終把握着技術發展和市場發展兩個節奏,整體的發展步伐比較穩健。在技術發展節奏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新產品開發進度,啓動了十多個新產品開發專項,成功推出NCM811和NCA,其中NCM811已實現量產,二代NCM622高容量、高壓實、高電壓、單晶形貌系列化產品開發進展順利,並實現批量供貨,動力型及儲能型多系列產品實現快速上量。

  除此之外,當升科技正持續關注固態鋰電材料、富鋰錳基材料等新一代正極材料的前沿技術信息並開展前瞻性開發,爲公司未來持續保持技術和市場競爭優勢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鋰電行業人才流動大潮下,當升科技實現核心技術團隊和關鍵技術人員無變動,這爲公司的持續穩健發展帶來了明顯的推動力。從專利數量來看,截止2017年年底,當升科技在正極材料方面已累計申請專利130項,在國內鋰電正極材料行業排名第一;公司參與起草制訂的國家及行業標準已累計達到14項。

  (3)智能裝備業務快速發展

  隨着“中國製造2025”的深入推進,智能裝備下游領域發展進入快車道,市場需求旺盛。當升科技的智能裝備業務在2017年同樣發展勢頭良好,經營業績實現較快增長。當升科技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鼎高科國際市場開發邁上新臺階。中鼎高科憑藉技術及成本優勢,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實現出口銷量同比增長6倍;其銷售數量與毛利率也同步攀升,業績完成情況超預期。

  此外,電池中國網瞭解到,2018年中鼎高科將加強自動化技術和鋰電行業的市場與技術融合,進入鋰電模切新領域。

  (4)轉讓星城石墨股權增厚淨利潤

  2016 年8月,中科電氣(5.88 -3.13%,診股)公告收購星城石墨公司97.6547%的股權,該事項於2017年3月完成股份交割。當升科技持有星城石墨32.8125%股份交易對價爲16406.25萬元,其中包括現金支付和發行股票兩種對價方式。報告期內當升科技實現稅後投資收益爲9095.37萬元。

  而此舉也將實現當升科技在A股市場上持股中科電氣,當升科技未來將會取得較大的股票溢價收益,有利於公司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的改善和提高。

  事實上,當升科技在2017年也面臨着鈷、鋰等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壓力上升的風險。另外,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以及應收賬款不斷增加等因素也考驗着公司的經營智慧。

  對此,當升科技曾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表示,公司一直注重拓展上游資源。鈷方面,公司將藉助大股東北京礦冶科技集團的平臺和技術優勢,積極尋求合適的上游資源;鋰方面,公司一方面保持與美國雅寶公司合作,同時積極開發中國青海鹽湖滷水提鋰;而且公司還參股匠芯電池,與北汽加強合作,已開始佈局廢舊電池回收。

  此外,當升科技於2017年年初啓動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項目,用於建設江蘇當升三期工程。目前,15億元資金全部募足到位。本次再融資的成功實施,對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解決擴建高端產能急需的資金,做優做強主營業務具有重大意義。

  報告期內,當升科技與摩根士丹利、瑞銀證券等一批世界知名投資銀行建立了良好的投資者關係,吸引了大批國際資本投資當升科技。目前,公司已成爲香港中央結算、國泰人壽等QFII的重要投資標的,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綜合來看,電池中國網認爲,憑藉已取得的多方面優勢,未來當升科技業績持續高增長值得期待。日前,當升科技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公司實現淨利潤3500-4000萬元,同比上升78.21%-103.67%,延續了去年的高速增長態勢。

  隨着我國鋰電業的蓬勃發展,鋰電正極材料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向未來,當升科技制定了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在未來三年裏,公司將立足於鋰離子電池行業,深入推進產業鏈整合,持續做強做大鋰電材料業務,躋身行業全球前三名;拓展自動模切設備業務,加快核心技術開發,進入智能裝備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公司兩大業務領域的同步發展。

市場走勢

走勢上明顯強於大勢,體現了公司的價值,行業發展前景廣闊,龍頭公司值得期待

特別重要的提示:

好的股票也需要有好的買入價格,本人所提標的,並不是說馬上就能買入,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只是納入長期跟蹤行列!我們不能左右股票的價格,我們卻可以耐心等待,等待那個我們認可的好的價格的出現,股市裏沒有等解決不了的事情,本人認爲,耐心有目的的等待,是股市裏的最高武功!勝過一切的技術分析!本人所提所有股票,均是本人作爲行業分析,技術分析進行舉例,不構成推薦,買入後果自負,本人是個人投資者,資料或者認識會有偏頗之處,萬望朋友們多多海涵,本人只是想把本人二十多年的投資經驗體會與大家分享交流,共同進步,互通有無,精彩快樂股市人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