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療五更瀉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不要把所有起牀以前腹瀉的人都認爲是腎陽虛。而腎陽虛的五更瀉卻是半夜之間,或剛過夜半,肝氣略微萌動,就急不可待,馬上要腹瀉。

之前我們有說過四神丸能治五更瀉,爲什麼瀉在五更?五更瀉爲什麼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談談這個問題。

五更瀉是腎瀉中的一種,因爲是半夜以後,天未亮以前,必腹瀉一兩次或多次,其餘的時間不瀉,每天如此,絲毫不爽,所以叫五更瀉。爲什麼瀉在五更呢?正常人排便一般是有一定的間隔時間,而且大都在起牀之後,未起牀之前很少有想大便的。

中醫學認爲,肝主疏泄,疏泄就是疏通、發泄;腎主閉藏,閉藏就是關閉、收藏。排便是屬於疏泄的,但又可以暫時不,這是由於腎能閉藏的緣故。這樣,肝腎協調,互相制約,疏泄與閉藏統一,大便就會正常,反之,如果肝氣太強,疏泄太過,腎氣太弱,不能閉藏,就會不分晝夜,大便頻繁。另外,如果腎閉藏太過,肝不能疏泄,又會大便閉而不行。

這都是病態。肝氣生於子時(夜11時到次日凌晨1時),旺於寅時卯時(3~7時)。也就是說,人從睡眠休息到半夜以後,全身的臟腑氣血機能都逐漸地重新恢復活動,這叫肝氣萌動。臟腑活動,包括大腸,它積存了一天的糞便也要開始傳導、排便等活動,但在腎陽充足,能閉藏固攝的情況下,可以從容不迫地等到起牀以後,而在起牀之前不會有急於大便的要求。而腎陽虛的五更瀉卻是半夜之間,或剛過夜半,肝氣略微萌動,就急不可待,馬上要腹瀉。這就說明五更瀉的關鍵在於腎而不在於肝。所以四神丸以五味子、補骨脂、吳茱萸溫腎爲主,又因泄瀉大都與脾有關,所以四神丸中也加入肉豆蔻溫脾健脾。

治療五更瀉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不要把所有起牀以前腹瀉的人都認爲是腎陽虛。因爲天明前後,有許多情況都可以出現腹瀉。譬如有酒積的人,常常在早晨還沒有起牀就想大便,但是他的大便溏黏,或夾雜糞塊,午後卻仍然是好糞,也沒有手足發涼、臍下冷痛等腎陽虛的症狀。用二陳湯加酒煮黃連、紅曲,共研末,再用陳酒麴打糊爲丸,烏梅煎湯送服,即可逐漸治癒。

也有的人白天還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脹,一夜不安,在天將明時,腹瀉1次,瀉後症狀減輕,這也不是腎瀉。因爲大便不是鴨溏,也沒有手足發涼、精神衰憊等腎陽虛的症狀,而且在半夜之前胃腸就已經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脾溼太盛,與肝腎沒有關係,可用胃苓湯加木香、砂仁,或者理苓湯加木香治之。

如上所述,可見瀉在五更也好,不在五更,任何時候都瀉也好,只有出現手足不溫,大便鴨溏,食少、怯寒、舌淡、脈遲等命門火衰症狀時,纔算腎瀉。如果大便酸臭,腹滿膨脹,舌苔黃膩,脈象弦數,雖然瀉在五更也不是腎瀉,用溫腎法治療是不對證的。

此外,腎陽虛腹瀉,一般都是久病體弱,或者是其他慢性腹瀉的進一步發展。沒有一個平素健壯的人忽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腎瀉的。這一點也有助於臨牀參考。因此,凡慢性久瀉,只要出現了一兩個腎陽虛的症狀,就要考慮在相應方劑中加入一些溫補腎陽的藥物,如骨碎補、益智仁。還有一點需要說明,凡治五更瀉必須在臨睡之前服藥。若在起牀後服藥,距離腹瀉時間太長,效果就差。

⊙文章內容僅供臨牀思路參考,不可盲目試用,具體情況還需辯證。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需要諮詢的讀者,請關注我以後再私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