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女士

現在到農貿市場像逛超市,我喜歡來!

買菜方便不方便,菜價合適不合適,蔬菜安全不安全,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着人們的幸福指數。今年以來,雨花區投入農貿市場建設專項資金,新增15個智慧農貿市場。

8日下午4點,走進黎託農貿市場,清爽乾淨的市場環境讓記者眼前一亮,1400多平方米的營業大廳整潔明亮,糧油乾貨區、熟食滷味區、海鮮區、蔬菜區等類型分區細緻,市場內設置了快速檢測室,定期對菜品進行抽檢。

每個攤位前,都倒掛一塊 “智慧屏”。“菜名:豆角;重量:0.5公斤;價格:4元”,經營者剛將蔬菜擱在電子秤上,“智慧屏”便精準報數,隨同出現的一個二維碼,手機掃入後顯示,這批茄子進貨於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已經過抽檢,完全合格。

市民付款也很簡單,屏幕上會亮相支付二維碼,市民用手機一掃就能輕鬆完成。

段女士說,現在的市場整潔有序,旮旯角落裏再也聞不到污水臭味,也看不到爛菜、菸頭等垃圾,活禽魚類區不再滿地羽毛、魚鱗、血漬,經營戶還明碼標價,不敢缺斤少兩。然而,就在半年前,這家農貿市場沒有這般光鮮:地面坑窪,常有積水,粗糙的水泥菜臺上葷素、乾溼各種菜品混雜堆放。

段女士

以前買個菜,還要擔心把鞋子弄髒。

今年6月8日,雨花區相關部門投入經費,按照長沙市便民生鮮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標準,對原市場的門面、攤位、排水、消防等進行全面改造,並於8月17日竣工驗收並開始試營業。此外,市場還配備了現代化垃圾分類裝置,對可回收的果蔬垃圾進行粉末化處理後,再處置。

據瞭解,該市場輻射附近黎託農民安置小區、粟塘農民安置小區、白沙灣家園等大型小區居民近3萬人,像段女士這樣爲新市場點讚的不在少數。

市場改造後,生意好了,我們當然樂意了。

經營戶何先生

雨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爲“一圈兩場三道”的重要建設內容,今年雨花區將完成建設15個智慧農貿市場,其中政府投資11家,社會投資4家。

截至目前,桃花農貿市場、五一生鮮市場、黎託農貿市場、新興農貿市場、合豐小區農貿市場、曹家坡農貿市場等6家已建成營業,後續雨花區還將打造一批設計新穎、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新型智慧農貿市場,給轄區居民帶來別樣的購物體驗。

記者 楊潔規 通訊員 陳文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