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百度營收增速回升的功臣是線上營銷服務,準確地說是愛奇藝廣告收入增長。2017年Q3、Q4,百度廣告收入分別較上一年增長36.18億和42.52億,愛奇藝功不可沒。

北京時間2019年2月22日晨,百度發佈了2018年Q4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2018年Q4營收272億,同比增長15.4%(若剔除增值稅計算方式變更因素,2018年Q4營收同比增長22.3%)。2018財年,百度營收1022.8億,首次突破1000億,較2017財年增加20.6%。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首次披露了雲計算服務季度收入——11億,同比增長100%以上。

愛奇藝的好消息是付費會員數達到8740萬,較2017年末增加3660萬。

百度“換天花板”

近些年來百度營收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大,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即廣告收入)佔比從2014年的99%逐步降到2018年的80%。2018年,廣告、其它收入分別爲819.12億,203.65億,後者佔營收的20%。

2016年百度季度營收一度出現負增長,2017年Q1開始回升,現已連續7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7年百度營收增速回升的功臣是線上營銷服務,準確地說是愛奇藝廣告收入增長。2017年Q3、Q4,百度廣告收入分別較上一年增長36.18億和42.52億,愛奇藝功不可沒。

進入2018年情況發生變化,信息流廣告成爲推動廣告收入的重要業務。而“其它業務”更“猛”,貢獻了大部分營收增長,Q4收入淨增7.79億,同比增長104%,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79%。其它業務”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愛奇藝付費會員業務。

愛奇藝盤後發佈財報披露:2018年Q4營收70億元,同比增長55%,高於市場預期;淨虧損35億元,低於市場預期。2018財年,愛奇藝總營收250億元,同比增長52%,相當於百度總營收的30.5%。

百度正在逐步改變收入來源單一的境況,2019年廣告收入佔比大概率降至80%以下。

今年1月,百度在CES上發佈了智能駕駛商業化解決方案Apollo Enterprise,目前合作伙伴超過130家。百度自動駕駛獲得超50多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並與一汽、沃爾沃達成共同生產商用L4級轎車的戰略合作。

過去百度把字號變成了動詞,未來則要向大家證明:百度搜索。搜索業務不會被放棄,而是要提高“其它收入”佔比。其實百度發展AI技術的初心就是優化用戶體驗,提升高質量搜索結果佔比。

在“互聯網線上營銷”這塊“天花板”下的歲月即將成爲過去,百度要“變天”了。

字節跳動值750億美元?

2月22日,有關字節跳動IPO的信息再次刷屏。港媒援引“消息人士”稱,“字節跳動或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相關部門已經聯繫了該公司。”

坊間普遍認爲科創板將於2019年推出,讓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750億美元的字節跳動“打頭陣”合乎邏輯,所以“傳聞“的可信度比較高。

筆者認爲對頭部企業估值一定要考慮“天花板”問題。什麼是“天花板”,就是無論以往業績多麼好、團隊多麼優秀,營收入都難進一步突破性增長。

2018年3月5日,討論《愛奇藝對百度的“功與過”》時提出:愛奇藝會員服務崛起對百度最重要的意義是“換天花板”。

百度原先的“天花板”是互聯網廣告。互聯網廣告全年收入不到3000億,無數牛X的互聯網公司分食這塊蛋糕。百度是龍頭,2018年“線上營銷”收入819億,佔比不到30%。騰訊、今日頭條的份額合計也在30%左右。三巨頭喫掉60%份額,其餘被衆多玩家分食,門戶、瀏覽器、網址導航、輸入法……

每家互聯網企業的廣告份額靠自己打拼,但廣告總金額取決於實體經濟投多少廣告費及在電視、戶外、網絡等渠道間的分配。好比一個早市有3個早點攤兒,每天有200位顧客、每位只肯花5元,3位攤主再努力也突不破1000元這個天花板。

阿里電商業務“天花板”很高很高,網絡視頻、瀏覽器、搜索等業務在互聯網廣告這塊“天花板”下,但對整體業績影響不大;騰訊頭上有“互聯網廣告”和“網絡遊戲”兩塊“天花板”;百度曾經被互聯網廣告這塊“天花板”蓋得嚴嚴實實,這是其估值低於AT的主要原因。

最近兩年,百度廣告收入佔比每年下降5、6個百分點,2018年跌到至80%。隨着付費會員、雲計算業務一個接一個地成長壯大,還有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廣告收入佔比或許每年降10個百分點。

字節跳動善於做“殺時間的產品”,但只要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線上營銷”,仍舊活在“互聯網廣告”這塊天花板下。基數小的時候增速或許很高,但“趕超百度”還遠遠談不上。百度市值只有600億美元,就算世上沒有百度,819億廣告收入都是字節跳動的,能值750億美元?

企業選擇上市地有多種考慮,估值預期是決定性的。

比如瑞幸咖啡一定要去美國,因爲星巴克市值將近900億美元。瑞幸咖啡就是要跑到華爾街與星巴克“同臺競技”,就算技不如人,也有希望獲得10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

字節跳動則要躲着百度走,避免“同臺”。A股的估值水平較高,奇虎360借殼回A股後市值一度是在美國時的四、五倍。科創板需要明星,字節跳動適逢其會。

百度到了該拼搏的時刻

收結構變遷造成毛利潤率的波動。2018年Q3毛利潤140億,毛利潤率50%;Q4毛利潤116億,毛利潤率42.6%。

百度營收成本包括四大塊:內容成本、流量購買、折舊及其它及帶寬費用。

最沉重的負擔是內容成本,2017年支出134億,2018年支出235億,多花101億!。其中Q4支出73億,佔總營的27%,較2017年Q4高11個百分點!

同期,帶寬費用佔營收的比例提高了一個百分點,也與付費會員的增長相關。

爲拓展付費會員業務需要更高的內容投入和帶寬成本,每個月花25億已經成爲常態。

幾乎同時,人工智能、雲計算、自動駕駛等百度培養多年的“潛在增長點”來到商業化前夜,研發萬萬不能鬆懈。

從2012年Q1到2018年Q4,百度研發投入累計達634億。其中2018年Q4研發費用45.3億,佔本季營收的16.7%。四季度共有65個工作日,百度在每個工作日的研發投入達6969萬。

下面是每次分析企業都要畫的一張圖。圖中代表毛利潤的藍線“淹沒”代表費用的堆疊彩色柱時,纔有經營利潤可賺。

內容成本高企、毛利潤出現負增長,研發投入還不能省,所以盈利空間被大大壓縮了。

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無論多麼在意投資人的看法,百度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不能固守利潤。

幾天前,李國慶“懷着激動的心情”離開自己創辦的當當網。如果當年冒死拼博一下,結局或許不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