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本次大會“5G+,新閱讀,新體驗”的主題方向,自去年年中5G商用牌照出爐以來,憑藉着超高網速、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優點,5G網絡技術讓VR、AR、AI、全息互動、遠程教學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得以加速應用落地,賦予了數字閱讀新的想象力和市場空間。作爲業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中國數字閱讀大會被譽爲行業“風向標”,今年已經是舉辦的第六屆,考慮疫情防控需要,同時得益於5G、VR、雲服務等前沿技術的落地支撐,本屆大會也開創了線上虛擬會場形式串聯各環節議程,集“節、展、會”於一體的大會新形式。

作者丨陸離 監製丨闌夕 喬治·馬丁在其暢銷書《權力的遊戲》中這樣闡釋閱讀的意義,“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在這樣一個最應景的日子裏,2020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拉開了帷幕。 作爲業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中國數字閱讀大會被譽爲行業“風向標”,今年已經是舉辦的第六屆,考慮疫情防控需要,同時得益於5G、VR、雲服務等前沿技術的落地支撐,本屆大會也開創了線上虛擬會場形式串聯各環節議程,集“節、展、會”於一體的大會新形式。 其實,從近段時間“雲上課”、“雲健身”、“雲辦公”、“雲路演”等新玩法的刷屏,“雲辦會”的模式創新驗證了“萬物皆可雲”正落地成爲現實。從本屆雲上大會來看,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也能得以預見。1.數字閱讀的黃金時代是否還未到來就已錯過?

首先有必要說的是,在今年大會背後是數字閱讀領域的迅猛發展。 根據大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88.8億元,增長率爲13.5%,總體用戶規模則達到4.7億,用戶爲電子書付費的意願也有大幅提升。 而網民羣體的數字閱讀需求也在不斷髮生着改變。95後、00後等Z世代羣體正逐漸成長爲數字閱讀主力軍,他們不僅表達欲更強,也提出了個性化、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與這一核心需求變遷相呼應的,是近年來網文內容風格已經從傳統的“逆天改命”進化的更加豐富多樣,行業活力不斷擢升,如今不僅有都市、歷史、遊戲、二次元、體育、科幻甚至是現實類等幾十個大類型。 除了內容多元,簡單的“看書”已經不足以完全滿足讀者的感官需求,年輕用戶對於互動、沉浸等更多閱讀體驗需求日益旺盛。數字閱讀在呈現和互動形式上、聽書的聲音品質上均在不斷迭代升級。 在數字閱讀行業漸入佳境背後,一方面是通過數字閱讀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和其作爲新消費領域的價值均得到政策層面的認可與推動。 今年1月底在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的倡議下,國內60家數字閱讀企業免費開放閱讀資源和防疫知識內容。2月,數字閱讀總量超過72.2億人次,總閱讀時長超過3.3億小時。 而本次大會不僅特別開設公益板塊,還針對當下疫情特殊時期增設了抗疫主題活動。通過“咪咕愛心1+1”等活動,爲兒童、殘疾人、貧困人羣等羣體提供免費閱讀資源,實現數字閱讀普惠。 更重要的是,包括數字閱讀在內的泛文娛產業本就是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疫情影響下,這一在線消費領域迎來了發展新機遇。白皮書數據顯示,疫情期間,69.6%的用戶在居家防疫時選擇閱讀消遣。在閱讀時長方面更有超7成用戶在閱讀上花費的時間比平時多。 另一方面,數字閱讀本身是泛文娛領域的核心環節,是下游影視劇、遊戲、動漫等衍生產業進行IP開發,實現價值裂變的源頭,因而有着諸多企業切入佈局,催生了更多優秀作品。 僅以熱門網文IP改編劇集爲例,從2011年的《甄嬛傳》到2015年的《武媚娘傳奇》、《羋月傳》,再到近兩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乃至近期大熱的《我是餘歡水》、《清平樂》、《慶餘年》等,甚至在2019年覆蓋人數Top 10的電視劇中,文學IP改編作品多達九席,已經成爲影視劇本的最大內容源。 不僅越來越多優質網文內容被打造成橫跨泛文娛領域的優質IP,IP內容本身破圈受追捧熱度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攀高。 這恰恰折射出了產業鏈條中下游企業對於上游源頭優質IP的爭搶佈局,也離不開一衆數字閱讀平臺對優質網文內容的積極扶持和孵化,作爲本次大會承辦方的咪咕閱讀亦是其中之一。

2.前沿技術如何賦予數字閱讀新的想象力

正如本次大會“5G+,新閱讀,新體驗”的主題方向,自去年年中5G商用牌照出爐以來,憑藉着超高網速、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優點,5G網絡技術讓VR、AR、AI、全息互動、遠程教學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得以加速應用落地,賦予了數字閱讀新的想象力和市場空間。 例如,閱讀正從傳統的“看書”逐漸向沉浸式閱讀轉變,從可讀到可見,從平面到立體。在傳統閱讀時代,當讀者翻開一本秦兵馬俑畫冊,需要通過文字描述與畫面片段,在腦海中構建起秦俑形象。而在5G技術的加持下,讀者只需戴上一副智能眼鏡,各種秦俑立體造型就會直接浮現在我們眼前。 這樣的“新看法”和“新聽法”正在加速走入普通讀者的生活。咪咕閱讀的5G富媒書融合3D動畫、視頻、音頻、圖片等豐富的形式,結合AR技術,實現“視聽一體化”閱讀體驗。聽書方面,其至臻聽書(24bit)爲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聽覺享受。這些都爲真正意義上開啓全場景沉浸式閱讀體驗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本屆大會9大板塊中的雲上VR書店、雲博物館和5G體驗館更全面的展示了5G如何拉開新時代的大門。 這其中,由咪咕中信書店主要打造的雲上VR書店,打通真實場景與虛擬現實,360°還原線下書店場景,讓讀者暢享VR漫遊選書、購書的樂趣。 雲博物館彙集13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資源,藉助中國移動的5G+XR技術實現雲講解、雲導覽和VR看展,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與文物零距離互動,感受歷史之美。 5G體驗館則爲用戶奉上4K超高清視頻、全面屏彩鈴、AR合拍、AI智能翻譯等更多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功能玩法,着實讓人耳目一新。在這背後,是中國移動基於5G技術推出的“5新”玩法——即新看法、新聽法、新玩法、新拍法、新用法。 其實,一直以來技術推進程度都決定着作爲數字閱讀載體的智能硬件產品的天花板,同時也是影響用戶體驗的根本因素。在咪咕閱讀的產品功能創新背後,是其依託中國移動在5G網絡技術層面的領先優勢。早在2013年中國移動就已經啓動了5G部署,從需求、標準、技術、產業、生態等多方面佈局。

3.結語

回顧近代史,人類生活方式上的進化都與新技術的落地應用有着脫不開的干係。德哈維蘭生產的第一架量產商用民航客機,讓人們的出行疆域從此擴展;貝爾德發明的第一臺電視機,透過一塊屏幕重塑了人們的業餘生活;蘋果公司推出的iPod,改變了年輕人聽音樂的方式。 而正如互聯網新技術的誕生普及推動了在線閱讀與紙質書共同繁榮,5G等前沿技術也正賦予數字閱讀更澎湃勢能與更廣闊未來。 這是一種“科技+文化”的升級,從場景更多維到體驗更智慧,從載體更豐富到受衆更普惠,數字閱讀在這些新技術的加持下,正在更好的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今看來,作爲首屆“雲”上大會的2020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已經爲行業指明瞭一個發展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