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德国处于科学技术的爆发阶段,德国不仅是军事大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也是科技大国;二战中德国设计出一大票“概念性”武器,有些开历史新河,战后被发扬光大,有些被废弃,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一,卡尔臼炮。 600毫米Karl“卡尔”重型臼炮,是战争历史上所建造的最大口径的重型臼炮。
原为攻击法国马奇诺防线所用,但其创造的最辉煌的战绩是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 该战役长达250天,当德军对要塞久攻不下时,1942年3月,卡尔臼炮奉命支持塞城攻坚,一些构筑极为坚固的苏军炮台和地下弹药库被巨炮摧毁。
(卡尔火炮及其体积惊人的炮弹)
(操作一台卡尔臼炮就需要16个人共同完成,而且装弹前要先将炮管放平进行填装,开炮时再调整到合适的仰角。)

(卡尔臼炮造成的巨大破坏。) 卡尔臼炮的落幕 之战是,1945年4月11日第428重炮兵连在柏林以南50千米处迎击苏军的进攻。 此战后卡尔臼炮被销毁,巨炮从此也退出历史舞台。 二,弧线步枪。 设计出这种步枪,只能说德意志民族不仅是一个理性的民族,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疯狂的民族。
弧线步枪拥有惊人的外观:弧线形的设计,再配上精巧的潜望镜,让士兵可以躲藏在敌人射击不到的角落进行射击。
(德军可以躲藏在任何掩体后,利用潜望镜对敌人进行射击。) 但当时的科技不足以支持这样天才的想法,最大的毛病是当弧线型发射出的子弹撞击到枪膛的侧面时,会导致子弹和枪膛统统分崩离析;同时弧线型枪管设计,导致射击完三百次之后,枪膛会彻底报废。
2003年以色列的一家武器制造公司成功地造出了一种用于打击巷战中隐藏在角落里的敌人的可弯曲的自动步枪。
枪的后部是由枪托、板机和液晶监视器组成,而枪的前部主要是由滑膛和监视器摄像头组成。

这应该是以色列人在德国弧线步枪的基础上的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