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南加里曼丹省馬塔普拉被稱爲“鑽石城”。這座城市除了是高質量珠寶的生產地,還是鑽石行業的中心,以及鑽石切割和拋光的主要場地。早在18世紀,這座小城就在荷蘭殖民者的壓迫下開採鑽石。如今,殖民者離開了,留下了數不清的鑽石礦和技術嫺熟的採礦工人。


1965年,這裏因發現一顆粉紅色“鴿子蛋”鑽石"Trisakti"而名聲大振。2006年,一顆重3.02克拉的藍鑽在這裏被發現。因此,每天這裏有大約500名礦工在泥土中尋找鑽石,每個人都期待自己在下一秒發現巨大的稀有鑽石而一夜暴富。


這裏的礦工只使用最簡單的工具尋找鑽石,他們約10人組成一組,用籃子收集泥,然後用名爲"Linggang"的錐形碗搖泥洗泥。


除了辛苦,礦工的生活還充滿危險。露天的採礦總伴隨着山體滑坡和塌方危險,自2000年以來,已有超過400名礦工死於山體滑坡。


“從表面上看,礦場就像月球表面,坑坑窪窪。”一名礦工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環境。印尼馬塔普拉,一名礦工尋找鑽石過程中收集一籃子泥。


對於在礦場裏埋頭苦幹的500多名礦工來說,他們每天盼望的就是挖到下一顆巨大的稀有鑽石。印尼馬塔普拉,礦工在泥中挖洞尋找鑽石。


礦場裏的工人年齡介乎17至70歲。最年長的礦工說自己在這裏工作50多年了,爲的就是淘到下一顆Trisakti巨鑽。


圖爲一位工人發現的鑽石。


無論鑽石背後隱藏着多少血與淚,馬塔普拉依舊華麗、喧鬧。除了是高質量的鑽石生產和加工地,這裏還是印尼鑽石行業的中心以及鑽石切割和拋光的主要場地。圖爲印尼馬塔普拉,一名工匠拋光鑽石。


礦場離馬他普拉市中心不遠,這裏也因此成了一個“旅遊景點”,許多商店都會來這裏採購鑽石。圖爲印尼馬塔普拉,女子在市場買鑽戒。


在這座著名的旅遊城市中,最有名的是Bumi Selamat市場。每天,來自國內外的遊客穿梭在市場中,挑選着價值不菲的珠寶。觀看鑽石的篩選和打磨過程,是深受遊客歡迎的旅遊項目。印尼馬塔普拉,一男子展示店中的鑽戒。


圖爲印尼馬塔普拉,女子在市場試戴鑽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