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隔代教育”有一個最爲嚴重也是家長們最需要警惕的問題:來自長輩的溺愛,很容易會讓孩子的自由過了界。家長在決定“隔代教育”時,需要和長輩進行溝通,以免產生教育理念的矛盾,在有限的時間多進行有效的陪伴,與孩子多溝通,才能守護孩子的成長。

當媽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十月懷胎不說,即使孩子生下來,媽媽也沒有擺脫辛苦勞累。24小時連軸轉,媽媽不僅白天要照顧孩子,而且晚上無論有多困只要孩子有動靜,就像被打了雞血一樣瞬間有了精神,給孩子換尿布餵奶。

全職媽媽尚且如此辛苦,職場的媽媽們不僅要哺育孩子,同時還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負起養家的重任,更是苦不堪言。

很多媽媽在經歷了短暫的產假之後,就馬上投入到了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的超級模式,這種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簡直不可想象。

但是即使這樣辛苦,很多媽媽也不想離開孩子,但是孩子又不能沒人帶。於是無可奈何只能選擇把孩子交給長輩,讓長輩來帶孩子。

對於很多的媽媽而言,讓老人來帶孩子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爲當老人接手帶孩子的任務的時候,隔代教育的問題就會或多或少會出現。

如果不是萬般無奈,媽媽們不會選擇把孩子交給長輩,那麼就讓我們看看有些情況讓家長不得不把孩子交給長輩。一、什麼情況下,家長會選擇“隔代教育”?

1、家長工作太忙,沒時間帶孩子

現在不是沒有全職媽媽,但是相對以前全職媽媽的數量更少,很多女性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一份工作。不想被束縛在家,於是選擇工作。但是選擇工作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會因爲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沒時間帶孩子。

所以很多事業型的女性選擇把孩子交給長輩,讓長輩帶孩子。

2、家庭經濟條件限制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你會爲了錢外出打工嗎?

其中排名第一的高贊回答是:爲了錢,我不會,但是爲了孩子,我會。

除了興趣與夢想,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因素就是家庭的經濟條件。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花費鉅額的金錢的,尤其是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其中需要的花費更是一筆鉅款,所以爲了孩子更好的生活,很多家長選擇了外出打工。

留下來的孩子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但是如果有選擇的話,哪些家長不想陪在孩子身邊嗎?可是,這不是沒有選擇嗎。

可是,即使出發點是爲了孩子,但是不可避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隔代教育”也沒有家長們想的那麼輕易。

二、“隔代教育”的不利條件在哪?

1、健全家庭環境的缺乏

隔代教育所營造出來的成長環境,通常都是老人圍着孩子轉,但是一個正常的家庭配置,通常是老人,父母和孩子。

父母的缺位,是家庭角色的缺失,而家庭角色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失則會對孩子的家庭觀造成嚴重傷害。

2、孩子安全感較低加州大學的心理研究專家也曾對這方面做過調查,發現孩子在一個非正常的成長環境中生長的話,64%的孩子在長大之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不曾得到家長的維護,不曾得到家長的關懷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安全感,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不被重視、不被肯定,於是選擇自暴自棄。

3、孩子自控力太弱

說到“隔代教育”就不得不談起長輩對孩子的溺愛了,因爲家長在外打拼,孩子不得不放在爺爺奶奶家裏。

長輩處於對孩子的憐惜,很可能對孩子的管教過於放鬆,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想辦法滿足孩子的慾望,這樣很可能導致孩子自控力降低,任性妄爲。

三、隔代教育:來自長輩的溺愛,讓孩子的自由過了界

“隔代親”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其實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很多家長就很疑惑了:怎麼他們是小孩的時候,長輩對他們就那麼嚴厲嚴格,對孫子輩的小孩就那麼寬容?

其實“隔代親”的原因很可能是老人在面對非常幼小的孩子的時候,生出一種憐愛,因此他們不願意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罰,不自覺的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希望孩子開心。

但是這種過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時針對孩子的行爲不建立規範和底線的方式,最終就會變成一種溺愛,把孩子寵成個熊孩子。把孩子寵壞了,纔是讓父母們最頭痛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少年犯,都是來自於隔代教育的家庭。

所以,“隔代教育”有一個最爲嚴重也是家長們最需要警惕的問題:來自長輩的溺愛,很容易會讓孩子的自由過了界。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也不想對孩子進行“隔代教育”,但是又但卻沒辦法,那麼家長不妨試試這幾招。四、如果無法避免,家長該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1、以家長的教育理念爲主,長輩爲輔

如果說“隔代教育”中,長輩和家長的衝突來源於哪?那絕對就是兩輩之間教育理念的衝突。

對於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來說,他們的育兒經驗來自於幾十年前,甚至是零育兒經驗,因爲很可能他們的孩子也是長輩帶起來的。

如果老年人只是抱着固有的老思想,既不願意聽建議,更不願意去學習,在育兒這個問題上就會存在很大的分歧。

這種例子太多了,世界上總有一種冷,叫長輩覺得你冷,總有一種餓,叫長輩覺得你餓,於是孩子被捂了一身的汗,反而生病了,於是造成了孩子肥胖或是厭食。

2、家長在有限的時間多進行有效陪伴

家長因爲缺乏陪伴時間,所以都要把孩子給長輩帶,但是不意味着家長就不能用有限的時間做什麼?

時間有限,家長可以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畫畫,和孩子進行一系列其中活動,就算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在重視着他們,給予孩子安全感。

3、多和長輩和孩子進行溝通

現在21世紀,多的是可以遠距離通信的手段。

所以即使家長出門在外,不妨抽時間給孩子打個電話,這樣既能加強與孩子間的溝通,也能瞭解孩子的情況,讓孩子知道即使你在遠方也一直掛念着他們。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雖然在家長繁忙的時候,填補了教育孩子的空白,但是長輩的溺愛,家長也要注意。

家長在決定“隔代教育”時,需要和長輩進行溝通,以免產生教育理念的矛盾,在有限的時間多進行有效的陪伴,與孩子多溝通,才能守護孩子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