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鄭雪婧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吸引了超百萬人報名參與。報名備考過程中,有不少考生在網上諮詢"想當鹹魚,哪些崗位事少錢多?""工作不好找,先考個公務員墊個底怎麼樣?""脫產在家備考太痛苦,我今年25歲,考不上擔心中年危機怎麼辦?""求蹭運氣!有沒有考公大神出沒?"……這些問題聽起來像是開玩笑,但也透露出一些考生對於公務員崗位缺乏足夠的認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給"公務員"下的定義是: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公務員,首先姓"公",進入這個崗位就意味着獻身於公共利益,個人利益必然是第二位的,如果總是把個人利益擺在第一位考慮問題,恐怕在公務員崗位上將無所適從。

公務員崗位也不清閒,絕不是什麼"養老"的地方,工作辛苦是常態。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不斷深入,全面小康、脫貧攻堅建設如火如荼,公務員崗位不但沒什麼"油水",工作任務還在不斷加重。年輕人如果以"躲清閒""找退路"的態度報考公務員,恐怕要失望了,建議儘早另找出路。

聽聞一個考上公務員不到半年的男孩辭職,理由很實在,說本以爲上班就是報紙茶水,圖個清閒才考進來,沒想到一上崗,加班多不說,壓力還大。領導和同事都在拼命幹,想混日子都沒氛圍,實在是受不了--其實,"混日子很難"纔是公務員崗位的真實狀態,沒有一點喫苦精神是很難接受的。

聽聽在職的年輕公務員們怎麼說:鄉鎮基層,扶貧駐村,節假日正常上班,工作密集好像在給毛毛蟲數毛。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每天都要和數不清的人"戰鬥"。像一隻旋轉陀螺,沒時間喝水上廁所,憋尿和憋材料一樣是基本功。

公務員真的不是避風港,不是退路,而是一份需要你真心實意奉獻的職業。當然,相對其他職業,公務員崗位也有自身的優勢:穩定,社會地位高,更重要的是它能爲有理想的人提供一份爲國家、爲人民而奮鬥的成就感,這可能是其獨一無二的優勢所在。

對於本就有志於奉獻於公務員崗位的青年們,準備考公之後就要立即行動起來,不要堪堪停留在觀望階段,"做這個好難""時間來不及"等藉口是"憨憨"們纔會抱團取暖的理由,怕考不上而瞻前顧後、一味"蹭運氣"而不踏踏實實備考,夢想將與你"無瓜"。新一代的公務員們,加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