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小朋友們學兒歌和繞口令的時候,也要仔細聽大紅媽媽是怎麼讀的,可不能像這位畫家的徒弟似的照貓畫虎、敷衍了事哦。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小花貓、臘梅花,找媽媽、小喇叭、跑回家,一共5個。

嗨,寶貝你好,我是大紅媽媽。

今天我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練習b、p、m的發音。你可能會說:“大紅媽媽,我還在上幼兒園,我沒有學過拼音。”沒關係,我們可以通過兒歌繞口令來練習。“b p m”這三個聲母呢又叫雙脣音。你能明白它爲什麼叫雙脣音嗎?

你試着讀一下“b”。是不是先要把雙脣閉合,把氣憋住,然後再突然放開,讓氣流自己衝出來。很輕很短。那麼聲母是“b”的字和詞有很多,比如大紅媽媽立刻就想到了,我們經常喫的菠菜的“菠”;還有你愛喫的爆米花的“爆”;冰天雪地的“冰”;自己的小鼻子,鼻子的“鼻”;對了,還有爸爸的“爸”。這些字詞,聲母都是“b”。

咱們再來看看“p”的發音。現在你把上下兩個小嘴脣閉上,把氣憋住,然後突然放開,把氣送出嘴巴外,注意讀的時候要又輕又短“p”。聲母“b”和“p”的發音還是有區別的。現在你找一張小紙條,然後離嘴巴近一點。你發“b”的時候這個小紙條動嗎?不動。當你發“p”的時候,你再看看“p”,是不是小紙條動了?因爲有氣流吹動了小紙條,是不是?也就是說我們讀“菠菜”的時候是不送氣的。菠菜不能讀成“po”菜。但是讀“乒乓球”的時候就是送氣的。“乒”“乓”,都是送氣音。

以前大紅媽媽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老師教“b”和“p”的時候,就讓我們讀一個繞口令:

八百標兵奔北坡,北坡炮兵並排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這個繞口令你現在讀起來也許還很難,我們可以練習詞彙。你來想一想,有什麼呢?外婆的“婆”,對不對?拍手的“拍”。跑步的“跑”,破壞的“破”,是不是有很多?

我們再來說說聲母“m”。你做過摸人遊戲嗎?這個摸人的“摸”。讀的輕短一點就是拼音“m”的讀音。摸摸你的小鼻子,讀“m”的時候,聲音就是從你的小鼻子裏發出來的。聲母是“m”的字詞也有很多,比如每天你都要叫上無數遍的媽媽的“媽”,門牙的“門”,美麗的“美”,帽子的“帽”等等。

剛纔覺了大家發音的方法,爲什麼先教這三個發音?我們每天都會用到它。如果你現在還在幼兒園,還沒有學過漢語拼音,那你大概做一個瞭解就可以。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和聲母“b p m”發音有關的詞彙,到底還有哪些?如果想起來了,你就把這些讀音發到羣裏,大紅媽媽可以聽到。如果暫時還沒有想到,或者沒有時間把讀音發到羣裏也沒關係。我們的口才課爲你準備了好玩的繞口令、有趣的童謠、還有好聽的故事,都是關於這三個聲母。聽完之後,你就會學到一些新的詞語。

發音練習

每次我都會邀請一些小動物來做客,它們會和小朋友們邊玩邊練習口才。今天我邀請的是一隻小花貓和一隻小白貓,(音效/喵~)喲,這是小花貓跑過來了,你們知道嗎?這隻小花貓特別喜歡在雪地裏畫畫!

它都會畫些什麼呢?學完這首《小花貓》的兒歌你就知道了。而且這裏面藏着很多b、p、m發音的詞彙哦,你能找出來嗎?

好,先聽我讀一遍,仔細聽。

(1)兒歌

小花貓愛畫畫,

先畫一朵臘梅花,

又畫一個小喇叭。

帶着臘梅花,吹着小喇叭,

跑回家去找媽媽,

媽媽見了笑哈哈。

小朋友們,現在我讀一句,你跟着讀一句。準備好了嗎?

小花貓愛畫畫,

先畫一朵臘梅花,

又畫一個小喇叭。

帶着臘梅花,吹着小喇叭,

跑回家去找媽媽,

媽媽見了笑哈哈。

你學會了嗎?我們一起讀一遍吧。

小花貓愛畫畫,

先畫一朵臘梅花,

又畫一個小喇叭。

帶着臘梅花,吹着小喇叭,

跑回家去找媽媽,

媽媽見了笑哈哈。

寶貝兒,這首兒歌裏有很多b、p、m發音的詞,你找到了幾個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小花貓、臘梅花,找媽媽、小喇叭、跑回家,一共5個。你都找到了嗎?

再考你一個小問題,你知道小花貓是怎麼在雪地上,畫出漂亮的臘梅花和小喇叭的嗎?仔細想想,你見過小貓的腳丫長什麼樣子?沒錯!一個軟軟的腳墊,上面四隻小爪子。它的腳掌踩在雪地上,留下一串長長的腳印,有的像臘梅花、有的像小喇叭。

你的手掌能印出什麼圖案呢?準備一張白紙和溼毛巾,用一個溼毛巾輕輕的把手掌沾溼,然後把你的手掌印在紙上。你看,像不像一顆仙人掌?有的小朋友說,像一座小山。如果你家裏有油彩,把它塗在手掌或者手指上,動動腦筋看你還能畫出哪些漂亮的圖案呢?把你的作品拿給爸爸媽媽欣賞,告訴他們你畫的是什麼呢?

(2)繞口令(聲母bpm發音訓練)

小花貓帶着它畫的臘梅花和小喇叭回家了,我們今天的另一位客人來了。它是一隻活潑、調皮的小白貓。這隻小白貓究竟有多調皮呢?學完這首繞口令你就知道了。我來先讀一遍,你仔細聽哦。

山頂有一座白廟,

白廟裏有隻白貓。

白廟外有頂白帽,

白貓看見了白帽,

叼着白帽跑進了白廟。

小朋友們,現在我讀一句,你跟着讀一句。準備好了嗎?

山頂有一座白廟,

白廟裏有隻白貓。

白廟外有頂白帽,

白貓看見了白帽,

叼着白帽跑進了白廟。

你學會了嗎?現在,我們一起讀一遍吧。

山頂有一座白廟,

白廟裏有隻白貓。

白廟外有頂白帽,

白貓看見了白帽,

叼着白帽跑進了白廟。

小朋友們,讀這段繞口令的時候,你的吐字清晰嗎?如果不清晰,也沒有關係。跟着大紅媽媽一起多聽多練習,你就會越來越棒了!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認真聽、認真練習哦。可不能照貓畫虎,敷衍了事。

(3)成語故事:照貓畫虎

剛纔我說到了一個成語,照貓畫虎。你知道“照貓畫虎”是什麼意思嗎?

明朝末年,在登州府蓬萊城,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煙臺市附近,有個非常出名的畫家,這位畫家特別喜歡畫《水滸傳》裏的梁山好漢。《水滸傳》裏有108位梁山好漢,畫家已經畫了107位,只剩一位好漢武松還沒有畫。他想畫武松打虎,但是他沒見過老虎,所以拖到去世也沒有畫出這幅畫。

畫家臨死前,告訴自己的徒弟說:“武松打虎我還沒有畫,請你替我畫完。畫之前,你一定要到山上去找到老虎,仔細觀察再動筆。”說完,畫家就死了。他的徒弟遵照囑咐,帶着喫的、喝的,還有防身的刀棍就去山上找老虎了。可是,他找了好多天也沒看到老虎,有點灰心喪氣。

有一天他在山上遇到了一個小和尚,就把自己的苦惱說給小和尚聽。小和尚聽了笑笑說:“這有什麼難的?你去找只貓不就行了,反正它們長得都差不多。”

徒弟說:“不行不行,貓太小了。”

小和尚說:“那你畫大一些,不就行了嗎?”

於是,徒弟回家找了一隻黃色的大貓,照着貓的樣子畫了一隻老虎。完成了老師的最後一幅畫——武松打虎,就把108位梁山好漢圖掛出來展示。

有位詩人看了畫展,在武松打虎這幅畫的邊上寫了一句評語,大概的意思是說:“108位梁山好漢每個人都是很勇猛的英雄,只有武松打的不是老虎,而是一隻大黃貓呀!”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那位徒弟畫武松打虎這幅畫的時候,並沒有認真的去觀察老虎,而是隨便找了一隻大黃貓,按照貓的樣子畫老虎。所以,小朋友們學兒歌和繞口令的時候,也要仔細聽大紅媽媽是怎麼讀的,可不能像這位畫家的徒弟似的照貓畫虎、敷衍了事哦。

小朋友們,照貓畫虎的故事你記住了嗎?一會兒講給爸爸媽媽聽好不好,或者你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這個故事表演一遍。誰來扮演老畫家?誰來扮演小和尚?誰來扮演小徒弟呢?你來分配任務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