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可能很多人看了莫名其妙。

看下去就知道了~

从手指脚趾,到脐下三指

尚未学舞时,我们几乎全身都处于沉睡状态。

刚开始学舞,我们最先听懂的是“脚掌贴地往外擦”、“手指往远够”之类的要求,渐渐的我们的手指有了知觉,脚趾更加听话灵活。

到后来,老师会要求“绷脚绷到头”、“七位架起来”等等,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抻住跟腱、提起股四头肌、大胳膊往下旋。

再后来,我们逐渐尝试“内侧往外翻”、“骨盆端住”、“呼气延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规律:学舞的过程,就像一个冻僵了的人慢慢苏醒,总是最先学会如何调动离身体的最末端(手指脚趾),而随着漫长的训练,我们将注意力和重点逐渐收回到身体的中心。

中间组合的练习里,我们开始在意腹部是否收紧,后背是否打开,臀部是否稳定……

这样,我们基本完成了学舞的第一步。

再从到脐下三指,到手指脚趾

五指并拢,食指放在肚脐下面,紧挨着肚脐,无名指所在的位置,“肚脐下三指”,叫做——丹田。

芭蕾并不讲丹田,芭蕾讲的是核心。但核心讲起了有点复杂,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借助古典舞的概念,把核心微缩成一个点来看。古典舞训练从头至尾,都贯穿着身韵元素,而每个身韵元素,都是离不开丹田。我们拿最常用的“提沉”来举例看看丹田扮演什么角色:

沉: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沉丹田,以沉气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

提:在沉的基础上,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从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提至胸腔之气随着头顶虚空而感觉向上延伸。

丹田,是核心的核心。古典舞所有的动作,哪怕是动一下手指,都是从丹田处开始发力,逐渐传导到身体的末梢。对于不经过丹田而直接动末梢的初学者,古典舞还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抡大膀子”。

由丹田终,再由丹田始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手指脚趾开始“打通任督二脉”直至丹田的。她们的注意力一直就停留在了指尖脚尖——注意力放脚尖的人,脚腕变得(相比身体其他地方)过于有力,反而损伤了下肢其他部位;注意力放指尖的人,就渐渐练成了鸡爪子,练成了不干不净的歪范儿……然后就走远了。

好像打怪升级,要不停的挑战更难的怪才能维持升级速度,一直在新手村打小怪,等级上不去不说,还磨损装备。

当然,更多的人,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了新手村,开始做腹背肌、平板撑、推弹力带……但这些练出来的力量,一直困在躯干里无法对外输出,做单一核心训练时看似能力很强,但跳起舞来依旧是面条一根。

怎么办呢?

由丹田终,再由丹田始。

所以,老师说的“指尖延伸”“脚尖往远”和你理解的很可能不是一个意思,毕竟人家的思路是到丹田兜了一圈的。

看着似乎是立了个半脚尖,但其实先要把躯干稳定住,调整成适宜半脚尖站立的状态,再从骨盆开始转开伸直,一直延伸到脚腕推地;看着似乎是伸了个手,其实是从后背开始往远延伸,再带动大臂小臂直至手指……

没有领会到这一点,那么舞蹈永远是外在的、无力的、不痛不痒的……业余的。

还是要去练啊!

是要去练啊!

要去练啊!

去练啊!

练啊!

啊!

End

编辑:糖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