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陸軍元帥佈施:二戰時擔任第十六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德國西北部德軍集團司令,以作戰手段頑強,忠實執行希特勒一切指令著稱,1943年晉升陸軍元帥。陸軍元帥克魯格:出生于軍事貴族之家,二戰時擔任第四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1940年晉升陸軍元帥。

大家都知道,德國在二戰時期,以一國之力單挑美英蘇三大軍事強國,其軍隊戰力之強,令世界側目。德軍之所以強大,除了裝備精良外,最主要是德軍有一批極其優秀的軍官,尤其是德軍的那些元帥。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德軍共有多少元帥,哪個元帥的戰功最大?
空軍元帥戈林:一戰的王牌飛行員,曾創造擊落22架敵機的紀錄。戈林是納粹黨的第一批成員,希特勒的鐵桿親信。二戰時期,戈林擔任德國的空軍司令和蓋世太保的首長。1938年被授予空軍元帥軍銜,1940年授帝國元帥軍銜。德國戰敗投降後,戈林被定爲戰犯,臨刑前兩小時自殺。
空軍元帥米爾希:一戰時曾在德國空軍服役,戰後轉入民航部門,擁有極佳的後勤組織能力。二戰時,米爾希擔任德國空軍總監兼空軍部副部長,以其良好的工作效率著稱並始終活躍於後方戰線,很少參與實際的軍事活動。米爾希從始至終都是扮演一位德國空軍後勤大總管的角色,對於德國的火箭工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940年被授予空軍元帥軍銜。
空軍元帥凱塞林: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德國獨一無二的空戰和陸戰雙絕的將領。二戰時擔任德國空軍參謀長,指揮空軍參與對波蘭和法國的入侵行動、不列顛戰役和巴巴羅薩行動,1940年晉升爲空軍元帥。後來他還擔任南方戰區總司令,指揮地中海和北非戰場全部的德軍部隊。凱塞林的軍事才能與成就甚至贏得了盟軍的尊敬。
空軍元帥施佩勒:曾參加過一戰和西班牙內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二戰爆發後,擔任第三航空隊司令,參與對法國的入侵,1940年晉升爲空軍元帥。法國投降後,他擔任駐法國空軍司令,指揮空軍實施對英國本土的空中攻擊。後受命指揮北非地區德國空軍,支援非洲軍團。1944年在西歐指揮德國空軍作戰,因西線空軍的殘敗(實際上是戈林造成)被免職。
空軍元帥里希特霍芬:貴族出身,二戰時擔任第四航空隊司令、第二航空隊司令,曾在波蘭戰役中立下大功,創下用30架飛機單獨擊潰波蘭一個騎兵旅的記錄,1943年被授予空軍元帥軍銜。
空軍元帥格賴姆:貴族出身,一戰時德軍王牌飛行員,二戰時擔任第六航空隊司令、最後一任空軍總司令。1945年德國戰敗前,被授予空軍元帥軍銜。
海軍元帥雷德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1939年被授海軍元帥。從1928年開始領導德國海軍,執掌德國海軍15年之久。雷德爾屬於海軍守舊派,是鉅艦大炮的崇拜者,曾耗費巨資打造戰列艦,在二戰中未發揮一點作用,因此受希特勒冷落而被免職。
海軍元帥鄧尼茨:德國在二戰中的第二任海軍司令兼潛艇部隊司令,狼羣戰術的發明者。他運用狼羣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希特勒自殺前,任命鄧尼茨爲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統帥。
陸軍元帥勃洛姆堡:貴族出身,二戰時勃洛姆堡擔任國防部長,負責擴軍備戰,橫行天下的德國國防軍就是他一手籌建的。1935年擔任陸軍部長兼國防軍總司令,晉升爲陸軍元帥。勃洛姆堡是很傳統的德國軍人,一直和希特勒不合,1938年就被逼辭去所有軍職,離開軍隊。
陸軍元帥勃勞希契:軍人世家出身,二戰時先後擔任東普魯士軍區司令、第四集團軍司令、陸軍總司令。曾指揮德軍進攻波蘭、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的戰役,連連獲勝,1940年被授予陸軍元帥。1941年因健康問題被解除陸軍司令之職,轉入預備役。
陸軍元帥凱特爾:德國國防軍參謀長,希特勒最親信的軍事顧問,德軍歷次戰役大都出自凱特爾之手。1940年被授予陸軍元帥軍銜,他是二戰德軍中資歷最老的指揮官,擁有極其出色軍事組織能力,但因迷信於希特勒的領袖魅力,放任希特勒干涉德軍的指揮,最終加速了德軍的失敗。
陸軍元帥龍德施泰特:出生在一個擁有850年曆史的軍人世家,二戰時先後擔任德軍A集團軍羣司令、南方集團軍羣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兼D集團軍羣司令,1940年被授陸軍元帥。他曾因反對希特勒入侵蘇聯而被解職,但在德國需要他時,他仍然義無反顧地走上前線,是一個真正的德國軍人。
陸軍元帥博克:軍事貴族出身,純粹的軍人,從不關心政治,也沒有加入納粹黨。二戰時先後擔任北方集團軍羣司令、B集團軍羣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南方集團軍羣司令、A集團軍羣司令,1940年晉升爲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勒布:平民出身,曾參加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戰和二戰,德國最著名的防守戰略家。他在二戰中擔任C集團軍羣司令、北方集團軍羣司令,曾率軍突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因功晉升爲陸軍元帥。他是德軍中少有敢於直接反抗希特勒的人,1942年被希特勒解職。
陸軍元帥李斯特:二戰時,擔任過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巴爾幹佔領軍司令、A集團軍羣司令,曾在消滅法國陸軍的戰役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被晉升爲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克魯格:出生于軍事貴族之家,二戰時擔任第四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1940年晉升陸軍元帥。後在蘇德戰爭中,因看到德軍有崩潰的危險,冒險向希特勒請求撤退,被希特勒解職,不久在絕望中自殺。
陸軍元帥維茨勒本:出生于軍事貴族之家,二戰時擔任第一集團軍司令、D集團軍羣司令、西方集團軍羣司令,1940年晉升陸軍元帥。他一直是納粹的反對者,也不贊同希特勒的侵略戰爭,1944年因組織刺殺希特勒失敗而被絞死。
陸軍元帥賴歇瑙:普魯士貴族後裔, 1932年違反軍人不得加入政黨的要求,加入納粹黨,擔任希特勒和國防軍的聯絡人。二戰時擔任第六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羣司令,曾率軍逼降荷蘭和比利時,1940年晉升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隆美爾:綽號沙漠之狐,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起被後人並稱爲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二戰時擔任北非德軍遠征軍司令、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駐北意大利B集團軍羣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羣司令,1942年晉升爲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屈希勒爾:出生於貴族之家,二戰時擔任第三集團軍司令、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羣司令,1942年晉升爲陸軍元帥。他是德軍中少有的同情猶太人的元帥,曾多次保護自己戰區內的猶太人,也因此被希特勒免職。
陸軍元帥曼施坦因:貴族出身,二戰時德軍三大名將之一,德軍中的戰略天才,歷史上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就出自他之手。曾擔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頓河集團軍羣司令、南方集團軍羣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羣司令,曾取得4天突入蘇聯國土200公里的驚人成績,1942年晉升爲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克萊斯特:二戰時擔任,A集團軍羣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羣司令,曾指揮坦克軍,入侵波蘭、法國和南斯拉夫,以實施閃電式的突擊著稱,1943年晉升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魏克斯:出生於平民家庭,二戰時擔任B集團軍羣司令、巴爾幹東南部德軍司令、F集團軍羣司令,1943年授陸軍元帥。戰後爲美軍俘虜,被免於起訴,無罪獲釋。
陸軍元帥佈施:二戰時擔任第十六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德國西北部德軍集團司令,以作戰手段頑強,忠實執行希特勒一切指令著稱,1943年晉升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保盧斯:二戰時擔任德軍副總參謀長、第六集團軍司令,1943年授陸軍元帥。後來率領第六集團軍向蘇聯投降,是二戰中少有投降於敵的元帥,被戲稱爲德軍最無能的陸軍元帥。
陸軍元帥莫德爾:二戰時擔任北方集團軍羣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羣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羣司令,1943年授陸軍元帥。莫德爾指揮才能極其出色,被德軍視爲東方救星,多次挽救德軍。
陸軍元帥舍爾納:二戰時先後擔任南烏克蘭集團軍羣司令、北方集團軍羣司令、中央集團軍羣司令、陸軍總司令,1945年德國戰敗前,被授予陸軍元帥軍銜。舍爾納和莫德爾都屬於德國敗局已定時湧現的後起之秀,二人在德軍危局之中,均表現出驚人指揮才能,一點也不輸於隆美爾、曼施坦因這樣的名帥。
德軍在二戰中共有6名空軍元帥,2名海軍元帥,19名陸軍元帥。若論這些元帥中,誰的戰功最大,還真不好說,畢竟德國最後是失敗者。但以名氣論,隆美爾和曼施坦因兩位元帥肯定是遙遙領先於其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