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 荷塘消夏 1860年 中國美術館藏

■董邦達乾隆皇帝松蔭消夏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消夏賞蝶軸 故宮博物院

來看看古代文人的消暑高招:

都說現代人的消暑三寶是:空調、wifi、冰鎮西瓜。那麼,在遙遠的古代,面對炎炎夏日,文人多采用賦詩賞畫消夏、讀書消夏,是不是很高雅?

除了扇子、涼屋、瓷枕和冰鑑外,文人在寺廟避暑、前往水邊、山中納涼也是消夏的方式。當然,還有我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古人早就有體會。相比科技發達的現代,古時的消暑方法既低碳環保,又趣味盎然。

■收藏週刊記者 陳福香

寺廟也是乘涼的好去處

古人消暑大致分三類:外物相助、飲食內療及清心靜氣。外物消暑有“四寶”:扇子、涼屋、瓷枕和冰鑑。

古時,扇子稱爲“搖風”,多用竹篾編成。文人墨客常在扇上作詩繪畫,增添雅緻,又被稱爲“涼友”。到漢代,“人工風扇”開始在富貴人家流行。《西京雜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可見其納涼效果非常好。

唐代時出現了涼屋。“江果瑤池實,金盤露井冰。甘泉將避暑,臺殿曉光凝。”說的便是涼屋。涼屋一般臨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傳到屋頂,然後沿檐而下,如此往來,屋內很快涼爽。

古人不但用瓷器製作出碗、碟、杯、瓶,還發明瞭取涼之器——瓷枕。瓷枕的枕面覆蓋一層釉,冰涼沁人。據說,乾隆非常喜愛瓷枕,一次得到一瓷枕後,詩興大發,題詩一首:“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

《周禮》中提到“冰鑑”,堪稱古代的冰箱。冰鑑類似盒子,內部空,將冰放其中,再把食物放在冰中間。這樣,食物可以防腐保鮮。

夏日的寺廟也是乘涼的好去處,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有一首題爲《中伏日妙覺寺避暑》詩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盛夏,城鎮赤日如烤,而山中則清風繞屋,禪房內花木蔥蘢,長廊曲徑幽深,於此避暑品茗,自然樂而忘返。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卻十分樂於水邊納涼,他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寫道:“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而被譽爲“一代詩宗”的南宋楊萬里有一首《桑茶坑道中》,則描寫了一個牧牛的小童爲避酷暑睡臥柳蔭之下的悠閒情趣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着,一牛喫過柳陰西。”

清心靜氣纔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在炎炎夏日,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美景,是很多古代文人採取的消夏方法。唐代高駢《山亭夏日》:“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古樹參天,人跡罕見,薔薇飄香,周身清涼,好一幅別開生面的山中消夏風俗畫。宋代葛元懷在《夏日》中說:“曉荷承墜露,晚岫障斜陽。樹下地常陰,水邊風最涼。蟬移驚鵲近,鷺起得魚忙。獨坐觀羣動,閒消夏日長。”詩人邊乘涼消夏,邊欣賞鳴蟬驚飛,喜鵲棲枝,鷺鳥掠水,魚兒撲騰,真是情趣盎然,暑意全消。當然,也有的人不是走進自然,而是喜歡在自家的屋內或庭院賞景消夏。

“六月紅雲不肯移,清心自合勝炎曦。”古人認爲,清心靜氣纔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人非常看重通過心理減負來達到消暑納涼的目的,他們常常以垂釣、品茗、弈棋等休閒方式,來做到“心靜自然涼”。宋代陸游在《夏日》中告訴人們,面對酷暑不要恐慌,要寧神靜氣,心靜自然涼:“竹梢露滴驚殘夢,荷蓋風翻送早涼。暑用酒逃猶有待,熱憑靜勝更無方。”

唐代白居易《消暑》詩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詩人獨坐院中,迎着臨窗的徐風修身養性,涼生心底而怡然自得,這是多麼愜意的一幅美景啊!看來“心靜自然涼”的確不失爲一劑消暑妙方。

古人最主要最常見消夏方法還是藉助外物,如扇子、涼蓆、瓷枕等。唐代杜枚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開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就生動傳神地描繪了少女們執扇追螢的活潑姿態和歡樂情緒,呈現出一幅清新的夏夜納涼場景。天熱難眠,睡竹蓆最愜意,謂之爲“涼蓆”。宋代蔡持正詩《夏日登車蓋亭》曰:“紙屏瓦枕竹方牀,手倦拋書午夢長。”就是充分利用竹具之涼來消暑,以至於燥熱的夏日當午,竟將書拋之一旁,夢會周公去了。宋代開始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種防暑臥具。“久夏天難暮,紗窗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這些詩句,都說明了瓷枕是夏季納涼的極佳寢具。

唐宋尤爲流行“飲碧筒酒”消夏法

說到古代詩人的消夏方法,不能不提“飲碧筒酒”消夏法。盛夏時節,荷花開時,採摘新鮮闊大的荷葉,把美酒倒入荷葉,以簪子刺穿葉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莖相通,將空心的荷莖彎成象鼻狀,從莖的末端吸酒。這種飲法,就叫“碧筒飲”。據記載,三國時就有了“碧筒飲”的習俗,到了唐宋時代,尤爲流行,文人雅士謂之“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

明人邵亨貞在《泖濱見荷花》一詩中讚道:“每愛西湖六月涼,水花風動畫船香。碧筒行酒從容醉,紅錦遊帷次第張”,這樣的詩句簡直讓人想穿越時空隧道,做一次古人,飲一回風雅。豪放派大詞人蘇東坡,不但喜飲荷葉酒,還喝出了滿腔詩情,繡口一吐,酒氣化作佳句:“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據說他被貶謫到廣東海南時,也把這種“碧筒飲”帶了過去,一向有喫荷葉飯習俗的海南人又增加了飲用荷葉酒消夏的方式。

當然,古人的消夏方法還有很多,諸如賦詩賞畫消夏、讀書消夏、飲食消夏、建水屋消夏……如今,舉國上下都在倡導低碳生活,作爲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瞭解並學習古代詩人的種種低碳消夏方式,不也是一種詩意的享受嗎?

夏季驕陽似火,酷暑難耐,古人在沒有風扇、沒有空調等消暑設施的情況下,只能或棲於遮陽處,或躲於樹蔭下,或倚靠水畔旁,或走入深山中,完全採用自然的條件進行納涼。而古代文人尤其是宋代文人筆下關於消夏避暑的諸多詩句,詠誦之時,常給人帶來絲絲清涼。北宋文學家秦少游有一首詩,標題就叫《納涼》:“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牀。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其首句用“攜”“來”“追”三個動詞,逐級遞進地表達詩人追尋理想中納涼勝地的內在感情,幻想着在綠柳成行、畫橋南畔處閒倚胡牀的美妙圖畫。

月明之夜,船家女兒吹着短笛,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沁人心脾。這種由外而內的涼意讓人沉醉,燥熱也自然退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