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活動資訊】“對話鄉愁”|新華小記者聆聽詩歌的美

專業服務新時代青少年的全新素質教育平臺

新華小記者金華組委會

1110日上午,新華小記者來到金華市文化館羣星劇場,參加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對話鄉愁”詩歌系列活動,進一步領略優秀作家的大家風采,現場學習講座精神,提升寫作能力。

對話鄉愁

活動開始前,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金華市婺城區作家協會祕書長李英昌接受採訪,從鄉愁到詩歌。李英昌先生耐心爲小記者解答心中的疑惑。

活動伊始,婺城區區宣傳部部長方鷹做活動致辭。方鷹部長首先表示了對到場嘉賓的感謝。從南朝文宗沈約建築八詠樓,到姜學宗師呂祖謙開設麗澤書院,婺州文化的萌芽到興盛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碩果累累,婺文化源遠流長。

金華被稱爲詩歌城市,古有李清照、李白、王安石、蘇軾、陸游、徐渭等詩人在金華曾揮毫慨作,今有艾青、馮雪峯、潘漠華等蜚聲海內外的實力派詩人。我們從前輩手中結果詩歌的火炬,將詩歌代代傳承。

小記者們聽得全神貫注.

隨後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委員劉瓊帶來了以《地域和寫作》爲主題的講座。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各地區作家的寫作與作品特點,並以魯迅、老舍等作家爲例子,形象地解釋在不同歷史時期下作家作品的特點,進一步解析了各地區特色對作家的影響。

劉瓊女士在講座結束之後接受了新華小記者的採訪。

最後《詩刊》雜誌社編輯,曾獲人民文學短篇小說年度新人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成語大會冠軍、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彭敏做《詩詞之美,點亮人生》講座,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成長曆史點點滴滴,講述了孩童時期家境貧寒卻依舊熱愛詩詞情竇初開時飽含情感的情詩,再到畢業後通過各種比賽磨練自己性格與抗壓,妙語連珠。

活動結束之後彭敏先生接受新華小記者採訪併合影留念。

新華小記者

金華組委會

新華小記者

做教育的發現者

做夢想的記錄者

做文化的傳播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