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我们不能将明朝亡国的原因与崇祯勤政挂钩,但崇祯没有把力量用到最重要的地方却是不争事实,从结果看属于瞎忙。例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皇帝崇祯,不可谓不勤政,汗珠子摔八瓣,每天都是批改奏折到后半夜才睡觉,惹得皇后妃子都有意见,刚躺下没几个小时,早晨四点钟又起来处理公务。

上学时曾被美国爱迪生大爷的名言洗脑:“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后来被辟谣,爱大爷还有后半句,最重要的是1%的灵感。至此,为自己没有起早贪黑而影响成为天才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不仅付出99%的汗水不能保证成为天才,即使100%也未必。例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皇帝崇祯,不可谓不勤政,汗珠子摔八瓣,每天都是批改奏折到后半夜才睡觉,惹得皇后妃子都有意见,刚躺下没几个小时,早晨四点钟又起来处理公务。
不是一朝一夕的作秀,而是坚持了十七年,但结果却是亡国了。当然我们不能将明朝亡国的原因与崇祯勤政挂钩,但崇祯没有把力量用到最重要的地方却是不争事实,从结果看属于瞎忙。
清代汉臣张廷玉曾评价崇祯:“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就像跑接力,作为最后一棒,崇祯从他哥哥朱由校手中接过接力棒时,其它赛道的选手都快撞线了。欠债太多。木匠皇帝每天忙着手工创造,九千岁魏忠贤等阉党排除异己,朝廷黑暗,忠臣尽失,辽东地区后金虎视眈眈,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再往前数,明光宗登基一个月就病亡,万历皇帝四十年不上朝,国家政治权力大受侵害…
崇祯17岁登基,一心想的是整顿朝纲,勤政爱民,坚决不能当亡国之君。其实亡国之君并非都是昏庸之辈:纣王登基时也是勇猛非常,只是后来犯了天底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让苏妲己给祸害了;陈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这俩人艺术成就斐然,每日钻研艺术时也没成想自己成了最后一棒。
崇祯元年陕西的一场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因财政吃紧,第二年就把陕西境内的驿站裁撤了不少,其中就有李自成所供职驿站。下岗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李自成打出均田免粮的广告,号召百万农民起义反了。
有人说大旱就是亡国之象,崇祯再勤政,也不能违背天意。李自成却不这样认为,指出了崇祯并非亡国之君之命。
他在《登极诏》中对崇祯给予了公正评价:“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很明确地指出崇祯并不是昏庸之徒,而是身边都是结党营私的小人,孤身一人实乃无助。大旱让农民吃不饱饭,只能反了,否则还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国家危难,崇祯“乏救亡之术”,本质上有两大缺陷。一是刚愎自用,对权力的渴望,在位17年,内阁首辅竟换了51个。二是用人怀疑,袁崇焕让努尔哈赤掀起的东北飓风有了停下的趋势,但崇祯多疑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
李自成也杀进北京城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如果你是崇祯,该怎么选择?
崇祯没办法,先结果了自己的公主、皇后,只带着一个太监在煤山结束了自己的34岁的生命。对于一个男人来讲,34岁正值事业腾飞之际,但崇祯却用了17年的勤政换来了一个看起来并不公平的结局,甚至悲壮。据传他临死前曾给李自成留下血书,表达“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为自己辩护,是大臣们误了朕。以致“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而死。”
一个王朝灭亡,谁的直接责任最大?自然是皇帝。就像一个公司倒闭,老板将原因归结于员工,自然是不妥的。正当你认为崇祯在推卸责任时,后面的“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就像一把利刃在胸口挖了一下,心疼,泪流满面。
大明这样一位皇帝,如果他出生的再早一些,可能就不必承担此等责任和苦难,也许大明会更加繁荣昌盛。但历史不容许假设,哪怕你是先进的,哪怕你是勤政的,还是输了。不过明朝灭亡这口锅,不能只让崇祯来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正史也疯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