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爲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爲“春節”,陰曆1月1日定爲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了法定假日成爲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正月初一。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節日的到來也就會有所不同。例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也就是世界上最先開始一天的地方,也可以說是最早見到太陽的國家,也就是最早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曆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第十二個開始新年的地方。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中國的元旦最早起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大約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頊以孟夏正月爲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喚爲新年。一歲節序,此爲之首。”;漢代崔璦《三子叉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閘《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爲“元春”;唐德宗《元日退朝觀軍歸營》詩中謂之爲“元朔”。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的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從哪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元月爲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爲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爲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爲正月,即十月初一爲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元月爲正月,把元月的第一天稱爲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曆,也就是農曆或者陰曆,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陽曆。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爲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爲“春節”,陰曆1月1日定爲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了法定假日成爲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可以說,“元旦“在我國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也是人們對於一年工作最好的總結,既有對過去一年的分析,又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祝福與祈願,包含着人們的情感與希望,對於未來,保持一份盼望。
2017再見,在此,小編祝大家新年快樂,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