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P2P爆雷地圖:浙江上海問題平臺數量多)

近期,累計交易總額達百億級的P2P平臺密集爆雷,唐小僧、投融家、聯璧金融、牛板金、投之家等紛紛應聲倒下。

如此密集和大規模的爆雷,將11歲的P2P行業拉到了聚光燈下。

P2P行業目前的發展如何,爆雷潮涉及了多少平臺,原因是什麼,分佈在哪些地區,收益率表現如何,本文試圖通過數據梳理尋找答案。

運營家數超2800家

截至2018年6月30日,國內在運營P2P平臺共2835家。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一年間,新增P2P平臺141家,消亡1407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臺36家,消亡721家,消亡平臺數遠高於新增平臺數,P2P行業發展已告別起初的野蠻生長態勢,進入淘汰期。

7月6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發展監測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上述統計數據結果。該委員會成立於2016年,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聯合“一行三會”等金融監管機構,依託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成立的專門針對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分析研判機構。

具體而言,2018年上半年消亡平臺類型中,長時間網站無法訪問511家,佔比70.87%;殭屍網站(長時間網站不更新)85家,佔比11.79%;跑路、經偵立案等67家,佔比9.29%;主動退出18家,佔比2.50%;其他40家,佔比5.55%。

而從地域上來看,國內P2P平臺地理位置分佈較爲集中,2835家在運營平臺主要分佈在廣東、北京、浙江和上海地區,四省市共有1720家在運營P2P平臺,佔全部在運營平臺60.6%,頭部效應明顯。《報告》顯示,國內P2P用戶超5000萬人,經各方統計分析我國人均投資金額22788元;投資者主要分佈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四川、山東、河南等地也是P2P投資者的重要分佈地域;按年齡劃分,P2P投資者主要集中在20-40歲之間,其中20-29歲人數最多,佔比29.73%;按性別劃分,男性投資者佔比爲62.16%,女性投資者佔比爲37.82%左右。

就收益率而言,近期P2P平均收益率有回升趨勢,上半年國內P2P平臺項目平均收益率爲10.2%,其中6月份平均收益率爲10.39%,環比上升0.11個百分點。《報告》提及對P2P平臺違規情況開展持續監測,累計發現涉嫌自融自保、開展校園貸等違規業務、虛假宣傳、誘導性宣傳、服務器在境外、收益率過高等違規的P2P平臺2000餘家,2018年上半年技術平臺新發現涉及上述問題平臺近280家,部分平臺涉嫌多項違規。

拉長時間來看,根據網貸之家從2014年開始發佈的歷年中國網貸行業年報不完全統計,正常運營P2P平臺數量從2010年的10家增長至2017年的1931家,最高峯爲2015年的2595家,從2016年起,平臺數量呈現下降趨勢,可見網貸行業已經走出“野蠻發展”階段,開始邁向“規範發展”新階段。網貸之家預估2018年網絡借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仍將進一步下降,具體下降速度取決於備案及合規情況。

隨着行業的壯大,2010以來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也從2010年的0家逐年上升至2016年的1741家,後回落至2017年的645家。其中2016年由於P2P網貸行業的整改及平臺經營壓力居高不下等原因,造成了退出行業平臺數量的較高增長,不過可以看到相比於前幾年,2016年停業類型的平臺數量佔比遠超跑路等問題平臺的數量佔比。

值得注意的是,平臺日益出現兩極分化,部分頭部平臺,如宜人貸、信而富、拍拍貸及和信貸登陸海外資本市場。造富效應也引來了風投對該領域的提前佈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網絡借貸行業歷史累計獲得風投的平臺數量已經達到了153家,上市公司、國資入股的平臺數量分別爲126家、212家,銀行背景的平臺數量爲15家。

從2010年開始,網絡借貸行業的成交量就呈現逐年遞增趨勢。2017年全年網絡借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8048.49億元,相比2016年全年成交量(20638.72億元)增長了35.9%。在2017年,網絡借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6萬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網絡借貸行業總成交量TOP100平臺中,包括“錢爸爸”、“金銀貓”“投融家”、“善林財富”等平臺目前均已出現問題。

爆雷平臺區域分佈

自今年以來,國內P2P行業出現一波爆雷潮,據網貸之家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到目前爲止,已有231家P2P平臺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其中,1月有22家,2月有14家,3月有13家,4月有14家,5月有10家,6月有63家,7月目前已有95家,問題平臺數量遞增。

受6月份唐小僧(累計交易金額超800億元)、聯璧金融,7月份錢爸爸(累計交易金額300億元)、牛板金(累計交易金額390億)、銀票網(累計交易金額140億元)、投融家(累計交易金額103億元)、投之家(累計交易金額超265億元)等多家明星平臺爆雷影響,平臺爆雷速度呈現加速趨勢。

在231家問題平臺中,提現困難的有189家,跑路的有32家,其中,經偵介入的有10家。此外還有210家平臺已經宣佈停業。

值得一提的是,這波爆雷潮中,不乏一些已經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5月18日,全國共有39家平臺在上線銀行存管後停業或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其中有部分平臺在上線存管後採用的是雙系統並行模式,即部分標爲銀行存管。從存管行來看,停業及問題平臺的存管行主要分佈在14家銀行中,其中廣東華興銀行最多,有8家宣佈停業或者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其次是廈門國際銀行、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和徽商銀行,分別有4家;江西銀行、上海銀行和恆豐銀行分別有3家,其餘7家銀行分別有1-2家出現問題或宣佈停業。

從地區分佈上看,浙江、上海、廣東是重災區,其中浙江數量最多,有70家,佔比30.3%,上海以67家緊隨其次,佔比29.0%,廣東和北京各有34家和20家。四個地區出現的問題平臺數量佔了今年問題平臺總數量的82%。

(本報實習記者 龔紫君 呂錦睿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