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軟和iOS、安卓陣營在安全驗證技術上分道揚鑣,一個選擇眼部識別,一個則是選擇指紋識別。在指紋識別尚未在千元機上得到運用,微軟開始在旗下所有機型身上全面推廣自己的眼部識別技術——虹膜識別。

2013年,iPhone5s搭載指紋識別技術TouchID橫空出世。彼時的TouchID曾經驚豔一時,TouchID黑科技般的存在讓安卓廠商奮起直追,經過兩年的不斷進步,直至今日,谷歌nexus設備上才搭載指紋識別技術。至此,指紋識別在安卓手機上才真正得到普及。

iOS和安卓設備紛紛發力指紋識別,但微軟似乎一直不緊不慢,無論是上代旗艦Lumia930還是最新的Lumia950,指紋識別都不見蹤跡。然而,微軟於本月初發布的Win10旗艦手機Lumia950、Lumia950XL選擇了虹膜識別技術,解鎖手機只需“瞄一眼”即可。

微軟和iOS、安卓陣營在安全驗證技術上分道揚鑣,一個選擇眼部識別,一個則是選擇指紋識別。Lumia特立獨行,眼部識別技術也堪稱技術革命。不過在用戶使用習慣和感受上,眼部識別技術距離普及還有諸多難關。

指紋識別漸漸成爲標配 眼部識別仍難落地

這纔是民主化:眼部識別高中低檔通喫

指紋識別這種安全驗證技術由於方便、快捷、安全,一直是安卓中高端機的獨享大餐。今年以來,魅族和大神分別在自己的千元機魅藍Metal和大神Note3上大力宣揚“指紋識別民主化”這一概念。把指紋識別做到千元級別,在安卓陣營中,魅藍Metal和大神Note3堪稱殺器。但指紋識別技術畢竟門檻較高,在百元機上普及仍然有待時日。

在指紋識別尚未在千元機上得到運用,微軟開始在旗下所有機型身上全面推廣自己的眼部識別技術——虹膜識別。

幫助與支持官微發表微博對虹膜識別相關技術進行科普時表示:

理論上說,現有手機攝像頭就可以完成識別功能,也就是說現有WindowsPhone手機升級Win10Mobile後無需添加或者改造硬件就可以使用虹膜識別,你需要等待的就是硬件廠商通過固件更新等方式在技術層面開啓這項功能。如果攝像頭要用於此類識別,需要使用一個發光二極管和光接收傳感器。這些用於掃描虹膜的光通常爲不可見光(近紅外線),以便攝像頭能夠執行掃描過程。掃描可在低亮度(甚至是暗室)條件下進行,被掃描者可佩帶清晰的隱形眼鏡、傳統眼鏡以及不具有反光鏡面的太陽鏡。

也就是說,現有WindowsPhone手機的普通攝像鏡頭也能夠勝任眼部虹膜掃描,只要硬件廠商通過固件更新等方式在技術層面開啓即可,那麼用戶在升級Win10Mobile後就可以享用WindowHello虹膜掃描登錄了。

未來,無論是在兩年前流行,如今淘寶上的百元貨Lumia520還是如今高高在上的旗艦Lumia950身上,用戶都可以享受到虹膜識別帶來的快捷方便的安全驗證技術。

在高中低全系機型身上推廣膜識別,相比魅藍Metal和大神Note3,這可能纔是真正的“民主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