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kAyc

图|来源网络

前言

九年前的四月,TV动画《命运石之门》开播,作为一部极度慢热的日本动画作品,很多观众在看过几集之后便草草弃番,殊不知他们错过的是一部在九年后的2020年依然被人们称为神作的动画作品。

2011年的4月新番中有这样一部作品,它的前11话由极度沉闷无聊的日常情节构成,夏日的蝉鸣与昏暗的环境光让动画的观感显得格外沉闷。两个穿白大褂的家伙、一个戴帽子的胖子外加一个只会“嘟嘟噜”的呆萌蠢二傻的妹子凑在一起搞中二的奇葩剧情也让人摸不到头脑。从观众角度来说,长达一个季度的冗长杂叙很难不让人对这部作品的诚意产生怀疑,在“三集定律”的影响下,很多人选择了半途弃番。

但他们并不知道,如此草率的决定会让他们错过一部在九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被称为神作的日本动画,如果他们能够再坚持一下,就会发现这部动画带给人们的不仅有天马行空的奇想和脑洞烧穿的震撼,还有对人生人世、时间空间的深层思考。

无限贴近真实世界的伪科学设定

很多人将穿越时空简单地理解为回到过去或者去往未来,这并没有错,也的确是穿越时空的本质所在,但无论是“去过去”还是“向未来”,都容易触发“时空悖论”问题。

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可能为剧情带来的漏洞,《命运石之门》设计了世界线理论,即让穿越者在穿越之后,不仅让本体在所处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变化,还会跳跃至另一条世界线上。在这条世界线的某一时间点上进行的改动只会影响该世界线的未来,关于原初世界线以外的世界线上的记忆只会在“观察者”冈部伦太郎的脑海中留存,其他人只会对某些事件产生模糊的既视感。这样的处理方式,让这部作品看起来更具有“科学性”,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这部作品的可信度。

另外,这一设定中提到的“世界线收束”的概念指的是让不同的世界线在某一处交汇并产生收束的事件。在《命运石之门》的故事中,冈部伦太郎就是在多条世界线上进行跳跃,目的就是去找到一条收束结果为“椎名真由理不会因意外而死亡”的世界线。

再者,对于一些现实世界实际存在的科学理论,动画里使用了相对简化的语言来进行描述,而像“电话微波炉”这样的伪科学设备,动画里也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分析其运作原理。这样的做法,让这部动画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扩大了其受众范畴。

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完整故事剧情

此外,《命运石之门》的故事将发生在各个世界线上的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情节紧凑,结构完整,几乎没有出现其他穿越题材作品中常见的悖论问题。

2011年的TV版中,试图拯救红莉栖的冈部伦太郎却在遭遇一次失败后就陷入了自我怀疑中,此时真由理一巴掌将他打醒,同时身在天台的冈部伦太郎也接收到未来的自己发送过来的消息,这让他重振旗鼓并成功进入到“命运石之门”的世界线。

7年后,2018年的TV动画《命运石之门0》为观众展现的则是真由理没能扇出那巴掌的后续故事,即发生在“β世界线”上的故事。在拯救红莉栖失败后,冈部伦太郎放弃了再度拯救她的想法,一改曾经的中二形象,成为了一名平凡的大学生……可命运怎会轻易放过曾无数次跨越世界线的他呢?在“β世界线”里,一年后的未来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大战爆发前夕,阿万音铃羽携真由理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了伦太郎宣布放弃拯救红莉栖时的天台。未来的真由理请求此刻的真由理务必鼓励伦太郎,让他继续拯救红莉栖。这一举动也正好解释了在2011年的TV动画中“冈部伦太郎若想成功拯救红莉栖必须要先失败一次”的设定,因为只有经历过一次失败,冈部伦太郎才能在这个时间点上获得“β世界线”上的自己从未来发来的视频提示。至此,2018年的《命运石之门0》与2011年的《命运石之门》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拼合,共同构筑成一部长达48集、披着伪科学外衣的穿越题材动画。

结语

《命运石之门》向人们展示了男主角冈部伦太郎从最初的中二大学生、到为了拯救伙伴穿梭于各个世界线的怪人、再到成功拯救助手并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超时空英雄的成长历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冈部伦太郎坚强的内心,而这份坚强的背后,是他无数次独自跨越世界线倒带重来的孤独、以及无数次看着生命中重要的人在眼前死去的悲伤。冈部伦太郎为身边的人和所爱的人倾尽一切,虽然他的努力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但当他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傻萌傻萌的真由理和傲娇的红莉栖都还在这个世界安全地存活的时候,内心应该会感觉到欣慰了吧。

生命的过程从来都称不上完美,遗憾常有,命运无常。如果还有如果,也许我们的人生道路也会与现在截然不同,希望《命运石之门》未来还会推出更加耐人寻味的续作,届时请不要忘记冈部伦太郎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暗语:“EL PSY CONGRO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