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於大宋歷史《清平樂》的一部戲正在熱播,其劇以精良的製作和精美的服道化還有貼合曆史的劇情,頗受好評。而在劇中有一位權傾朝野的劉太后,他是宋仁宗的養母,從小撫育宋仁宗長大。宋仁宗稱帝之後,劉太后垂簾聽政,掌握着北宋朝政十幾年。在這十幾年中,她甚至已經穿上了龍袍,但是卻始終都沒有稱帝,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劉娥雖然貴爲太后,但是她卻並不是世家大族的貴女出身。相反,劉娥早些年的遭遇十分的悽慘。她自幼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她是一個女子,不能像男子那樣出去工作。所以,劉娥爲了生活下去,與銀匠龔美結爲夫妻。後來,龔美爲了結交權貴就把劉娥賣給了一個官員當小妾,而這時,這名官員因爲想要討好襄王,就把劉娥送給了他。
所以最後劉娥因禍得福,而這時的襄王就是將來的皇帝宋真宗趙恆。而劉娥長相甜美,聰明睿智,很快就被宋真宗所喜愛,十分寵愛。在宋真宗登基之後,甚至把劉娥冊封爲皇后。就這樣,劉娥完成了這戲劇性的一生的華麗轉變。但是,劉娥的傳奇並沒有就此結束。
而宋真宗在對外政策上面太過軟弱,既無力收復幽雲十六州,還在宋朝整體實力佔據優勢的情況之下,與遼國達成了“檀淵之盟”。在檀淵之盟中,宋朝必須每年向遼國進貢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以此來換取和遼的和平。
宋真宗如此的舉措,導致內憂外患越發嚴重,而再加上宋真宗的身體不好,於是劉太后就漸漸地開始干涉朝政。到了最後,劉娥在朝中已經擁有很強的勢力和信服力了。
宋真宗去世之後,劉娥甚至以太后的身份開始了垂簾聽政,長達十幾年的時間,甚至當宋仁宗趙禎已經長大成人到了二十歲,還無法親政。雖然劉娥垂簾聽政,但是卻爲國家相當大的貢獻。
她任人唯賢、嚴以律己,待人至善,不僅把宋仁宗培養成了一代明君,還開創了大宋的繁華盛世。所以她並沒有辜負趙恆,就算在到達權力巔峯之後還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情義,以善治國家,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代傳奇。所以後來的史學家在評價劉娥的時候說:“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了。
劉太后不就是這樣一個人嗎?
所以後來她在臨朝聽政的這段時間內,她有了很多的僭越行爲。比如,她開始使用皇帝的儀仗出行,甚至還穿上龍袍,前去拜謁太廟。臣子們雖然反應激烈,但是對劉太后他們還是十分尊敬的。
沒有人不想站到權力的最高峯,名正言順地發號施令。但是劉娥的善良不會允許她這麼做,就算是最後劉娥身患重病,無法講話。她都一直拉扯着自己的衣服,她根本不願穿着龍袍去見先帝,她根本就不想要成爲武則天那樣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