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获取到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然而人们经常在浏览各种历史文章时,经常会遇到文图不相符的情况,甚至将一个人的照片配上另一个人的名字,张冠李戴,导致这些历史照片带着错误的信息被到处转载、流传。在介绍此事的文章中,大部分都会配上这张照片,并加上“郭沫若在发掘现场”的文字说明,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谣传信息。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获取到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然而人们经常在浏览各种历史文章时,经常会遇到文图不相符的情况,甚至将一个人的照片配上另一个人的名字,张冠李戴,导致这些历史照片带着错误的信息被到处转载、流传。 谣传老照片一:刘华强原型张宝林。
此照片被很多文章引用为“《征服》刘华强原型,石家庄张宝林”,实际上这并不是张真实的张宝林,而是他的弟弟张宝义,也就是《征服》中刘华文的原型。
这张照片才是刘华强原型张宝林,同时也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的一张。张宝林,90年代石家庄的黑恶势力,95年与当地的另一帮势力孙大洪(封彪原型)交恶,因为孙大哄找人将张宝林的弟弟张宝义打伤,因此张宝林从99年7月开始疯狂报复,10天之内有两人遇害,同年被抓获,2000年伏法。
刘华文原型张宝义的团伙因为从97年以来长期用不正当手段从事犯罪活动,获取巨额利润,于2006年7月15日,被石家庄的400多名警力集中抓捕,团伙头目张宝义也同时落网。2009年团伙中的42人都得到了正义的审判,张宝义于2010年1月7日被正法。 谣传老照片二:左宗棠。
左图是某博物馆中展览出的照片,下面标注的信息是清末收复新疆的重臣左宗棠。右图是《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中标注着“左尚书宗棠”的照片。其实照片中的人根本不是左宗棠,而是清末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天文学专家李善兰。经历史学者考究,照片错误的最终来源是1881年由英国皇家会员编写的中国通史》,导致错误被广泛流传。
李善兰,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浙江海宁人。他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并且用“尖堆术”解释出了抛物线、直线等的方程,以及幂函数的定积分公式,成果非常丰富。另外他还创造了“函数”、“代数”、“方程”、“积分”、“细胞”等词汇,一直在中国和日本沿用至今。图为李善兰和京师同文馆学生们的合影,当时他任是天文算学的总教习。
这是真正的左宗棠,照片来自于摄影师鲍耶尔斯基,他于1874年至1875年间,跟随俄罗斯科学考察团到中国寻找建工厂的地方时,拍摄了200多张珍贵的照片,最后被收藏于巴西国家图书馆。照片中左宗棠身穿夏季官府,正襟危坐于院子中央,不怒自威,当时他刚被光绪和慈禧提点为钦差大臣,准备去新疆平乱。 谣传老照片三:郭沫若在定陵发掘现场。
提起1956年考古专家发掘定陵,很多人都痛心不已,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并不具备发掘皇陵的条件,导致很多文物遭到毁灭性损毁。在介绍此事的文章中,大部分都会配上这张照片,并加上“郭沫若在发掘现场”的文字说明,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谣传信息。这张照片中的人物确实是郭沫若先生,但真实的历史背景是1968年对河北保定满城汉墓的发掘现场,发掘负责人卢兆荫陪同郭沫若在1号墓中视察。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的墓葬,就是刘备口中常提到的那位先人,《汉书》记载此人有120多个儿子。1968年5月22日,某部队在陵山上爆破施工,炸出一个很深的山洞,发现是一个墓葬,报告上级后,便由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最后出土上万件文物,其中“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物品举世闻名。图为满城汉墓1号墓葬发掘时的全貌,地上大多都是青铜器。
这张照片才是真正的定陵地宫,内部环境不仅比满城汉墓宽敞高达,而且整个地宫用长条石头建造,比满城汉墓干净整洁很多。定陵虽然是郭沫若先生等人联名上书申请发掘的,但留存下来的所有现在照片中,并没有出现他的身影。

(欢迎关注小辫儿说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