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耳道分泌物指外耳道積聚或流出的液體,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症狀,有油狀、漿液性、血性、水性及膿性之分。如果流出來的液體是漿液性,一般無異味,外耳的皮膚上又伴有紅斑丘疹或水皰,有時液體流到哪裏,哪裏的皮膚就會出現紅斑或水皰,且易反覆發作,這種情況大多是外耳道溼疹。

外耳道分泌物指外耳道積聚或流出的液體,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症狀,有油狀、漿液性、血性、水性及膿性之分。

外耳道內如果經常有淡黃色或棕褐色黏稠油狀物,稍有異味,是外耳道耵聹腺分泌過多的緣故,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油耳,常有家族性。對這種情況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只要保持外耳道清潔,避免過多的刺激,預防感染,定期到醫院檢查,避免耵聹栓塞就可以了。

如果流出來的液體是漿液性,一般無異味,外耳的皮膚上又伴有紅斑丘疹或水皰,有時液體流到哪裏,哪裏的皮膚就會出現紅斑或水皰,且易反覆發作,這種情況大多是外耳道溼疹。

如果流出來的是血性液體,可能是由於兒童用手指挖耳所致,或是異物刺傷等。另外還有大皰性鼓膜炎、部分中耳炎、乳突狀瘤、頸靜脈球體瘤或中耳惡性腫瘤的可能,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尋找原因。

如果頭部受了外傷,或者小兒從牀上跌下,發現耳道內有清亮的液體流出,說明顱底有了骨折。這種清亮的水性液體是腦脊液或稱腦脊液耳漏,需急診去醫院行CT等檢查。

如果流出的液體是膿性,一般有臭味,而外耳道又沒有癤腫的話,則液體大多來自中耳,常見於化膿性中耳炎。這些小患者往往還有耳痛、耳閉塞、聽力下降等耳部症狀,還有的有發熱、食慾不振等全身不適。家長應儘快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