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先生講過一句話:你要想成爲大企業,必須按照大企業的方式去思考。如果小企業永遠按照小企業的方式玩,它怎麼能夠成爲大企業?

這其中包含了一個很關鍵的命題,即我們怎麼做到在企業小的時候,讓它懂得大企業的方式,不因爲管理方式而限制它成長爲大企業。

現在,很多互聯網自媒體、管理圈都在講:小企業應該怎麼管?大企業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小企業要重機制、大企業要靠管理……諸如此類言之有理的說法很多,那麼到底大企業的思維和方式是什麼?小企業想成長爲大企業,能從中借鑑什麼經驗?

小企業的發展必須靠持續創新,但同時也離不開傳承,尤其更應該“以史爲鑑”,

20世紀的工業時代到21世紀的信息時代,大企業一般遵循三個內在邏輯:業務標準化、人才專業化、管理職業化。

第一,業務標準化。

這是福特給我們的經驗。從福特汽車開始有了大企業,“大市場+大規模分銷+大規模生產”,這是它在業務上的一個基本邏輯。做小市場永遠做不了大企業,沒有一個大企業是由一堆小市場堆起來的。大市場爲大規模銷售提供了條件,大規模銷售的另一個條件是大規模生產。因爲你要擴大銷售,所以在價格上要滿足普遍消費者的要求。

大規模生產能夠降低成本,使得價格上有滿足普通消費者的空間。這個業務邏輯到現在互聯網也沒有顛覆。小米的產品線那麼長,還在搞生態鏈,其實它的頂層邏輯上,自己做的產品還是要選擇大量的、重複購買的,那些外圍的產品它不會自己做。

由此可以也得出一個組織上的邏輯——業務標準化,沒有標準化就沒有規模化。福特所做的所有工作,是把業務標準化。它把製造一輛車變成2000多項工作,2000多項工作,有幾十項是一條腿就可以乾的,有幾項是沒有手可以乾的。標準化是規模化的基礎,也是組織協作的基礎。

沒有標準化就沒有協作,無論我們將來做分佈式也好、生態鏈也好,還是做平臺+項目的組織形式也好,內部協作的方式都需要建立在標準化的基礎上。

第二,人才專業化。

企業要想做大,必須資源獲取簡單,如果企業在做大的過程中,有某一類資源很難獲得,就永遠會卡着它的增長速度。比如樂視,對資本的需求量太大了,資源獲取不到的時候,模式就崩盤。

資源千差萬別,回到組織邏輯裏面,就是人才專業化。

這一條原理和第一條原理緊密聯繫,業務標準化,使得企業可以更簡單便捷地獲得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同時爲大組織之間的協作打下基礎。沒有標準化、專業化就很難獲得人才。有的企業,提拔人到中年的45歲的總經理,還猶豫再三,還要培訓,還要老闆扶上馬走一程,這說明你的業務太複雜、人才不能專業化,成長起來就會很慢。但是在阿里這樣的企業,一個85後的33歲的人,就提拔成爲淘寶的總經理,可見淘寶內部人才成長遠快於傳統企業。這其中暗藏着大企業的邏輯。

第三,管理職業化。

福特創造了大規模生產,但在上世紀30年代遇到了障礙。他解決了生產的標準化、人才的專業化問題,在業務出現瓶頸時,新業務卻發育不出來。他限制了自己,沒有解決企業家個人的障礙。

斯隆解決了這個問題,斯隆在《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一書中主要講了兩件事:一是企業如何建立事業部,如何複製新業務;二是管理怎樣職業化,一個企業家怎樣帶着職業化的團隊把業務做起來。斯隆打敗福特,實質是一羣人打敗一個人的戰爭,因爲管理職業化之後,組織複製簡單,企業就能快速壯大發展。

利潤分享也好、股權激勵也好、事業合夥人也好,本質上講的是管理職業化中存在的代理問題和激勵問題。

你和股東不是一條心,管理權怎麼給你,是要通過機制解決的問題。現在的人工智能,不是在搞小訂單化嗎?這個方式和大規模生產的兩次演進密不可分。從福特演進到豐田,豐田的精益生產解決了柔性化生產問題,把大規模的最小規模降低了。人工智能、智能化生產、工業4.0雖然進一步降低最小規模,其中原理依然沒有改變。

案例:華爲的邏輯

中國企業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1996年以後,在華爲完成二次創業的過程中,一直沿着這個思路走,進行了三個業務過程的梳理,其實就是實現業務流程化和標準化。同時,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實現管理職業化和人才專業化。現在企業學習華爲,開始學它的任職資格、薪酬系統,而任正非當年的講話,一直強調的是管理職業化和人才專業化,當時華爲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導入的4P模式,包括職位評價系統、薪酬管理系統、職業訓練體系、績效評價系統。其根本目的是引導、刺激和訓練員工走專業化路線,按照業務標準化的要求讓人來滿足職位要求。

華爲的人力資源在1998年時做完了4P,當時做得不夠徹底。在以後數年裏不斷深化這個體系,讓員工在工作模板化的基礎上,培訓推動+標準牽引,一步一步上臺階,從初做者到有經驗者,最終一步步成長爲領導者或者專家,達到職業化標準(包括資格標準和行爲標準)。華爲人力資源管理深化的核心是引導“專業化與職業化”。可以說,從早期引入英國任職系統,到給員工建立職業化通路,華爲選擇的道路,暗藏着它走向大企業的邏輯。

小企業的邏輯:

服務定製化、用人灰度化、管理機制化

去年中國企業財富500強裏,第500名做到120億,2016年是100億。以我們的標準來看,100億的企業還屬於中間規模企業,沒有走上大企業的路子。華爲1999年做到120億,那時它的大企業路線並沒有完成,各項職能沒有建立起來。中國有4000萬家企業,大企業並不多。好比我們上大學時,清華、人大,還有很多普通的高校,都會在你進校時講,學校培養了很多名人、偉人、中央委員、科學家,以至於我們進大學的時候,都以爲自己會成爲一個偉人,實際上多數人畢業後都是普通人。企業成長邏輯也是如此,4000萬家企業裏,500多家過百億的,無非就是這個概率。

那麼問題來了,企業成長的道理很簡單,爲什麼大多數企業都跨越不過去,成長不起來?命運不佳,沒有趕上風口、大市場,這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沒有找到對的方式,纔沒有跨越過去。

當年華爲所處的市場裏,僅深圳市,就有18家企業跟華爲一樣做代理業務,這些企業現在都沒有了。它們和華爲處在同樣的風口上,卻沒有實現跨越。對於大部分沒辦法跨越的小企業來說,讓它按照大企業的方式去做是害了它。它沒有這個質地,沒有市場基礎。大量的企業是小企業,小企業的管理方式是什麼?大致也有三條:

第一,服務定製化。

小企業的邏輯是,客戶就是上帝,我要聽客戶的,客戶要什麼我給什麼,我專門給你定製,我比別家好就是我的體驗好。所以能力永遠是小企業的瓶頸,因爲它任由客戶折騰。華爲當年也說所有都按照客戶要求做,客戶給訂單,客戶是衣食父母。華爲請IBM提供諮詢,IBM說除非你不想做大企業,否則就不能無條件滿足客戶的要求。華爲引入IPD,實現業務標準化,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第二,用人灰度化。

小企業認爲資源就是財富,所以遷就個人。發現某個人可用,可以爲其量身定製福利體系,量身定製工資體系,量身設計職務、工作。小企業的這種方式,就是用人灰度化,容易導致山頭主義,老闆都沒辦法搞定。1994年華爲也出過這種問題,任正非的辦法是削藩,搞市場大辭職。不解決這個問題小企業永遠做不大。

第三,管理機制化

做諮詢時,你跟小企業說管理必須簡單,不能折騰,它一定很高興。你說經營大於管理,它就更高興了,就會認爲不用搞管理了。它們的管理機制化,不重視管理。銷售用提成制,生產用計件制,研發也搞提成,等等

機制先於管理,機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沒有管理走不到大企業的水準。管理過於簡單,追求極致的簡單是小企業的方式。沒有機制,管理無效,我們也無法通過機制的方式協調很多事,況且在企業內部,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用機制協調。它必須藉助於管理的手段推進。小企業的可能情況是,做每個事情都先考慮錢怎麼分,還沒琢磨明白呢,其實仗早打完了。大企業遇到事情,必須靠管理,讓你做某個工作,你不去的話就換人。如果小企業不改變方式,就無法長成大企業。

小企業想成爲大企業,一定要有成長思維

小企業面臨着一個悖論:管理上如果向大企業看齊,成本就會很高,但一味按照小企業的方式去做,它就長不大。如果一個小企業想做大,應該怎麼做?從小企業到大企業,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怎麼辦?如果用增長的思維看管理。小企業想成爲大企業,一定要有成長思維。什麼叫成長思維?

首先,以未來視角,在現實當中妥協。成長思維一定是着眼於未來的。當年華爲在做基本法改革時就廢除了提成制,啓用業績評價體系。1994年以後,華爲就沒有提成制了。當年的KPI顯示,一個業務員的銷售收入指標在考覈中佔比不超過20%,其他多是過程性的、非財務的指標。這個結果根源於任正非的未來導向思維。他認爲,評價一定是基於戰略的,搞提成制其實等同於降低了管理的合法性,很容易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完成了指標,拿我該拿的錢,沒完成指標,你扣我該扣的錢,其他事少管。當年華爲基於戰略做的評價體系,也不是一步建起來的,早期它的戰略管理能力沒那麼強,到了2000年才用平衡計分卡的方式,陸續建立起基於戰略的評價體系。華爲一直是按照未來導向,同時基於現實的條件一版一版迭代。

現在很多企業遇到的麻煩,是它把這個方案一直當成一成不變的、100年不動搖的方案。建立一種機制,搭一個平臺,讓別人都幹,我袖手旁觀還能掙大錢,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這個狀態其實不可能存在。企業有一個理想、觀念,循路前行的時候,它的評價體系是不斷接近那個理念的,這纔是以未來視角引領現實。

其次,以動態的視角,在滾動中迭代。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案,比如華爲的價值觀所推崇的奮鬥者,其識別的標準是有迭代的。華爲只知道理想的人才是奮鬥者,但是在早期公司有今沒明的時候,識別奮鬥者的標準很簡單:誰買公司的股權誰就是奮鬥者。你敢把錢砸在這裏就是奮鬥者,就是公司的命運共同體。後來華爲遇到了難題,股票值錢了,投資變成了一種福利,而不是奮鬥者的象徵了,新的識別標準變成了無條件加班。華爲奮鬥者的標準是在現實當中動態調整的。

成長思維是一種不斷反思和改進的狀態。作爲一個小企業,要走向未來,必須不斷審視自身的管理系統,否則你的管理系統將從基因上限制你的成長。從這個角度看,成長思維中包含着變革的思維。下圖是我做的華爲變革的系統架構,可以看出,華爲強大的變革基因所推動的迭代更新。

其實在小企業的狀態下,很難預見到何時能成爲一個大企業,成爲大企業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發現大的機會來了,風口來了,你提前站在那裏了,怎麼辦?你要變革,要有走向大企業的方式。所以在我們的企業成長模型裏,創業階段到機會成長階段,變革的要點是活下去。創業的時候其實不知道自己能成爲大企業,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要能拿到訂單,打到老虎喫老虎,抓住老鼠喫老鼠。

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成爲大企業,少部分企業遇到機會窗打開的時候,能不能在管理上適時的變革,從而走向一個大企業?比如華爲,如果不整理它的業務,把原來小企業的習慣在這時進行變革,它就沒辦法擁有今天在行業領域的地位。變革很重要,變革過程中,組織怎麼保證,機制上怎麼建,有沒有自己的方法論、價值觀、哲學基礎,這些都是關鍵的問題。變革思維要以系統爲視角,用專業的方法去做,即使在操作過程中專業必須向現實打一點折扣,做一點妥協,它仍然會有效地推動企業成長。

新機制

1382320095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