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夷陵陷落之后,李靖马不停蹄直击江陵,大败郑文秀等人,攻克江陵外城,占领水城,直接将缴获的战舰遗弃在江中顺流飘下。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靖奉命前往夔州平定萧铣,率军连过金、峡两州之地。

萧铣——西梁宣帝曾孙,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隋末之时萧铣趁乱在江陵一代拥兵自立,势力范围南到交趾、北至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靖奉命前往夔州平定萧铣,率军连过金、峡两州之地。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叛唐,率众进犯夔州,李孝恭一战失利,李靖则率八百士卒突袭蛮人营垒,大破蛮兵,又在险地部下伏兵,一举斩杀蛮人首领冉肇,俘获五千多人。
李渊知晓后大喜,颁下诏书:“卿竭诚尽力,功绩卓著。天长日久才发现卿之无限忠诚,尽量给你嘉奖赏赐,卿不必担心功名利禄。”并且下密诏给李靖:“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情我早就忘记了”。从此李靖不再担心告发李渊之事被李渊记恨,安心为李唐征战四方。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二月,李渊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成为三军统帅,开始大造战舰,训练水军。同年9月李靖统辖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进;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率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为东路军。
恰好九月是秋天雨季,江水暴涨,萧铣以为水势汹涌,唐军无法东下进攻,于是不加防备。唐军将领也是望而生畏,请求洪水退后再行出兵,李靖力排众议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如今萧铣还不知道我军集结的消息,我们如果趁机顺流东下,直击江陵,此乃上策。纵然萧铣已然得知我军出征的消息,仓促之间也无法应战,如此而来定可一举擒下萧铣。”
随后率领两千余艘战舰,沿着三峡顺流而下,直破荆门、宜都两镇,并且乘胜而下,十月直接滴答夷陵城。此时萧铣部将文士弘帅数万精兵驻守在此地,李孝恭打算领兵出击。却被李靖所阻:“文士弘的士卒都是精锐之士,而荆门和宜都刚刚失守,此时他们都是求败之军,所谓哀兵必胜,此时我们应该暂时休养生息,待得他们士气衰落在进攻,这样一定可以攻破敌军。”
李孝恭却没有听从李靖的建议,直接率军出击,大败。文士弘获胜之后开始出兵抢掠,军队队伍大乱,李靖趁机出战,文士弘战败,伤亡溺水将近一万多人,俘获战舰四百余艘。夷陵陷落之后,李靖马不停蹄直击江陵,大败郑文秀等人,攻克江陵外城,占领水城,直接将缴获的战舰遗弃在江中顺流飘下。
萧铣的援兵看到江中遗落的战舰,以为江陵城已破,便来到李孝恭的营帐之中投降,萧铣前无守军,后无援兵,只能开门投降。随后李靖采用宽大政策,不贪城中一分一毫,这一做法深得人心,其他势力和萧铣迟来的援军听说之后也纷纷放下兵器不战而降。
此战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彻底消灭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李渊大喜之下,下诏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赐物两千五百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