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鹏跃通讯员王羡张向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共青团十八大精神,追随习总书记的脚步,给贫困地区提供帮助,实现中国梦,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访红逐梦实践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走入红色根据地。开展为期四天的“逐梦青春,红色信仰”主题实践活动。日前,满载希望的青春号列车缓缓启程,开往此次三下乡的目的地——蔡家崖村。该院访红逐梦实践团从大同出发,围绕着“访红学红,听红传红”实践主题,通过深入农村,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社会现状等系列活动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自身政治思想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汇聚磅礴青春力量。为此,该院实践团来到了晋绥首府——红色兴县。

据悉,兴县蔡家崖村,坐落于吕梁市北部,作为革命老区的它,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秀丽的渭汾河徐徐流经,诉说着这座老城的文化底蕴。这个处处是故事,遍地为传奇的地方,一代领袖走过,一颗明星升起。这里山山水水都与新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6年的那个初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座小城,进行了视察慰问,提出了具体可实的脱贫战略,使得曾是国家级平困县的小城迅猛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南山烽火观历史

清晨的阳光,怀着激情与憧憬,照在半枕山峦的土城堡,落在依依环绕的转城水。小桥下流水淙淙,街巷里人群熙熙。宁静与热闹的相互融合的一片美景之中,“访红逐梦”实践团开始了南山的“烽火之旅”。

晨光熹微,实践团一个个精神抖擞,热情满满地奔赴南山。呼啸而过的火车,闲笑游经的旅人,都为平静的南山增添了几丝生色。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偶遇了一位84年的老校友——白华前辈。老人家于1984年入学雁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来毕业回到了这座小小的县城。在一群年轻的热切期待中,老人娓娓讲述当年贺龙的“吕梁十二年”。贺龙将军在此创建晋绥跟随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十里铺战斗”。这场战役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作战供给,更充分发挥了无坚不摧、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听了老人的讲述,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看到那些前仆后起的英雄战士,心中不由得对这些革命前辈肃然起敬,立志传承并弘扬这种红色革命精神。

闲谈过后,该实践团来到了南山著名的景点——烽火台。这里是一种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它的精心修复确实为今日兴县城颇添几分庄严与凝重,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形成了巧妙的连接。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兴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兴县委、兴县政府用心打造的南山生态园已大见成效、颇具规模,拥有千百年古韵的南山烽火台,必将一如既往庇佑渭汾两岸人民平安喜乐。

时境易变迁,精神永流传。在这崎岖的爬山之旅中,虽然高温与酷暑使我们大汗淋漓,但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更多的体会到的是一种世代不息的红色精神,那才是心间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在学习中领悟成长,访红逐梦实践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逐青春梦,坚定自身红色信仰。这才是应永保的昂首前行之姿。

深入生活访红踪

又是一天青春时,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肩负设备,手提相机,深入当地村庄走访革命前辈及当地居民,开展“听红学红,传红唱红”的主题采访活动。

吕梁,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多次考察革命老区,用脚步丈量信仰高地,用红色足迹为全国的领导干部和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信仰大课,将红色种子播撒在每一处土地。为紧跟习总书记脚步,传承红色精神,访红逐梦实践团找到了曾接受习总书记看望慰问的革命老战士,并对老人家进行了访问。据老人家讲述,兴县这座县城,在迎来了习总书记的视察后,经济增长快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火车通了,百姓的心也通了;楼房高了,人民的GDP也高了。

顺着老人的视线,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一张张照片,那是习总书记同革命老战士的合影。在合影中,实践团看到了坚毅的眼神,更看到了幸福的希望,这比文字的描述更为直击实践团的心灵。另外,老人家还讲到了历史伟人毛泽东、贺龙等人物在兴县的故事,他们的英雄事迹,丰功伟业,仿佛如画卷一般展开在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的眼前。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犹如一团烈火燃烧在每个人的心间。

从老人家中走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与当地村委会村支书进行了更多情况的了解。温利川书记谈到了习总书记为当地发展提出的科学具体的脱贫攻坚战略,谈到了兴县这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改变,人民生活的改变。当地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精神文化产业的多结构化,都紧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有序开展。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当地的教育与对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知识教育的普及,努力提升当地知识普及程度,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兴县知名度,制作影视剪辑和平台推文,以期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弘扬优良红色精神等。深受村支部书记的点赞。该院实践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脚踏实地,结合当地特色,致力于兴县繁荣发展汇入“小我”力量,成就“大我”发展。

晋绥精神永光辉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深入贯彻“访红学红,听红传红”主题实践活动,该实践团通过对当地博物馆里历史文物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查阅,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2日,访红逐梦实践团来到了此次活动最后一站——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与蔡家崖纪念馆。该实践团成员在对纪念馆内文物进行了拍摄记录的同时,也结合自身教育优势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大致的解说,使得参观者对历史文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

2017年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兴县蔡家崖,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说道:“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纪念馆的开放不仅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追忆战争火光,更是为了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教训,开创未来。我们是新时代的坚定信仰者,更是有力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一路走来,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追寻习总书记足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走进蔡家崖,重温晋绥历史,聆听红色故事;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精神力量;领略瑰丽的晋绥边区革命文化,坚定个人红色信仰,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争做有思想,有行动的先锋示范。实践圆满完成不是路途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启。逐梦青春,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