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過度依賴抑或過分獨立的人,他們在親密關係裏,要麼是總想從對方身上索取更多愛,而自己少付出。最近在讀美國心理學教授羅伯特·F·伯恩斯坦的一本書《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書中所述:過度依賴和過分獨立,都會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適得其反。

最近在讀美國心理學教授羅伯特·F·伯恩斯坦的一本書《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書中所述:過度依賴和過分獨立,都會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適得其反。

如果我們不能瞭解真實的自己,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親密。

好的親密關係,往往都有三個特徵:開放和真誠,關心和體貼,安全感和信任。

而過度依賴抑或過分獨立的人,他們在親密關係裏,要麼是總想從對方身上索取更多愛,而自己少付出;要麼是將自己層層包裹,總和伴侶之間保持距離,無法貼近。

然而,不管是過度依賴還是過分獨立,他們都無法擁有真正的親密關係。

作者伯恩斯坦認爲,過度依賴者,可能是因爲他們從小被父母親人過度保護和溺愛,於是長大後把這種期待都轉移到了伴侶身上。

單位有一個女同事小莫,80後的獨生女,相貌不錯,家庭條件也很好,父母從小把她視若珍寶,全家人也都對她呵護備至。

從小到大,基本上她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買給她,其他事情也都很少不遂她心意,甚至連寒暑假的作業都一大半有爺爺奶奶代寫。

都說缺愛的人不容易把愛給別人,那看起來並不缺愛的小莫,似乎是能夠獲得一份美好愛情的吧。

可事實卻是,從小有求必應的小莫,長大後卻經歷了一段又一段失敗的戀情,至今年近四十仍單身。

她總是期望男友像父母親人那般愛自己,滿足自己的一切心願,有求必應。一有看上的新品衣服,包包,化妝品,她總是粘着要男友給她買買買,換換換。

在親密關係中,她像是一個索取者,而對方很快會發現自己在充當她家長的角色,而不是伴侶,令誰也很難不抽身而退。

是什麼,讓我們無法擁有好的親密關係?

而另一面,過度獨立者,則往往有一個被父母忽視的童年,小時候父母忙於工作,下班回家後或因疲憊等原因疏於陪伴孩子。

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例子好像更多。

曾有一個叫凡宇(化名)的來訪,從小父母就對她很冷淡,很多事都漠不關心。上中學時有次她發高燒到40°,打電話給正在打牌的媽媽,媽媽的回應卻是:“這麼大個人了,反正燒不死,你自己喫點藥睡一覺就好了。”

她一直不明白爲什麼自己的父母跟別人家的不一樣,後來她在無意間聽到媽媽和姥姥的電話,才知道,原來媽媽一直對她冷淡,是因爲她不是一個男孩,害媽媽在婆家沒有了任何地位,也分不到錢。

從那刻起,凡宇便封閉了自己,她覺得自己不配被愛,也不值得被愛。

這種自我保護機制直至成年都未能解除。在她的潛意識裏,在自己最需要依賴,關懷和溫暖時,本該最親近的媽媽卻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推開了她。沒有人可以相信,別人都是不可靠的,凡事都要靠自己。

是什麼,讓我們無法擁有好的親密關係?

伯恩斯坦在書中說:孩子在3歲以前,需要完成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是與父母的情感聯結;二是從心理上認識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

而那些沒能形成情感聯結的孩子,長大後從不敢輕易對別人坦誠、更不敢依賴別人。越是逃離,內心的悲傷和孤獨就會越多。

這導致他們即使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也強迫自己要獨立。甚至有些人還會在感情中要求另一半也要獨立。

因爲他們覺得,成年人就該全面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該對外人有一絲流露。

伯恩斯坦說,這種情況下的獨立,只會讓我們的內心越來越空洞,像是永遠填不滿的缺口。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發現,在過度依賴和過分獨立之間,我們需要的是一箇中間地帶,我們既可以依賴他人,也不會失去自我,也就書中所提到的——適度依賴。

是什麼,讓我們無法擁有好的親密關係?

每次心與心的碰撞,都是感情深處的一次聯結。

如果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你並非只有一個人,有人愛着你,你也值得被愛時,還有什麼會比這更幸福?

是什麼,讓我們無法擁有好的親密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