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判斷真心朋友有個俗方法:能不能大方談錢。捨不得和你談錢的朋友,連20元錢掛號費都要省的朋友,只會扎心,永遠無法交心。

曾經,我以爲“談錢傷感情”,人前人後,羞於開口談錢。

人到中年我才發現,身邊不願談錢的朋友,大多漸行漸遠。最鐵的朋友,都喜歡大大方方地談錢。

作家羅爾夫·多貝里一語中的:

錢,從來不是赤裸裸的,而是被包在感情的外衣裏。

談感情,本質上也是談錢。

01 越親密的關係,越要大方談錢

前幾天,好友阿姍請我喫飯,滿臉愁容。

原來,她弟弟置辦婚房,差了二十萬。阿姍是長女, 母親讓她想想辦法。

可憐的女孩,月薪5000,卻早早背上了20萬元的“鉅債”。

我問阿姍是否需要幫助,她說不必了。對這個家,她已經死心了。

從小,家人就把她當做出氣筒,誰不開心都可以打她一頓;明明成績優秀,卻早早輟學,被家人攆去賺錢。

長大後,家人又把她當成提款機,隔三岔五上門要錢。如果拿不出錢來,父母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這點錢都拿不出,養你有什麼用!”

阿姍不敢花錢,不敢談戀愛,不敢規劃未來。她拼命工作,一次次向家裏“輸血”,想用錢去維護這段關係。

可到頭來才發現:根本沒有誰關心過她,念過她的好。

她用力地愛着這個家,卻被這個家無情壓榨。

這不是個例。

在知乎上,有個話題引發熱議:“有哪些時候,對父母感到失望?”

一個女孩的回答獲贊2.8萬,扎心又現實:

父母讓我失望的時候,太多了:

在我加班的時候,打電話找我報銷,給弟弟買鞋的錢;讓我每年拿出3萬元,供弟弟讀藝校;在別人婚禮上公開說,不給20萬元彩禮,絕不同意我嫁人……

可憐的女孩,不敢和父母攤牌,只好在社交平臺上傾訴。

羞於談錢,一昧忍讓,就會反過來遭到綁架。這是許多親密關係的現狀。

我們不得不相信,越親密的關係,越要大方談錢。

02 敞開談錢的朋友,纔是真朋友

判斷真心朋友有個俗方法:能不能大方談錢。

我身邊的朋友,大概分兩種。

一種朋友,只能談“感情”。

“你不是做新媒體的嗎?幫我寫個文案吧。”“你不是學計算機的嗎?幫我看下我家電腦,開不了機了。”“你老婆不是眼科的嗎?幫我孩子驗個光吧。我就不掛號了啊。”

他們只提要求,不談報酬。如果拒絕,就冷冷地撂下一句:

“小氣。這點小忙都不幫。”

這種人有種“巨嬰邏輯”:你能,你會,所以你要無償地幫我,否則就是小氣和自私。

另一種朋友,他們先談錢,再提要求。

一位寫作夥伴,經常找我改稿、答疑。每次諮詢,她都給我發個紅包。

我又一次婉拒後,她說了一句令我震撼的話:

“感謝要及時,否則我會失去願意幫助我的人。延遲感謝,就是延緩了我的成長。”

兩種朋友,哪種更長久?

一場意外,讓我做出了判斷。

前不久,岳父因腦垂體瘤住院,急需10萬手術費。

嘗試向親朋好友借錢的時候,我見識到了100種優雅拒絕借錢的方法。

“不好意思啊,小舅子裝修新房,我剛借了兩萬出去,手上實在……”“哎呀,你咋不早說?我剛投了20萬進股市,現在退不出來啊……”“就咱這交情,我有還不借給你嗎?實在是手上不寬裕啊。要不,你問問小張?”

我什麼都明白了:你人很好,總是免費幫助我。所以,我不想給你錢,因爲你是免費的。

最後,有6個朋友給我轉賬。其中,就有給我發紅包的那位朋友。

從此我的朋友,就只有這6位了。

什麼是真朋友?

能大方談錢,懂互惠互利,纔是真朋友。

談錢,是一面照妖鏡,嚇走虛情假意,留下真情實感。

捨不得和你談錢的朋友,連20元錢掛號費都要省的朋友,只會扎心,永遠無法交心。

馬丁路德金有句話說得好:

“到頭來,我們記住的,不是敵人的攻擊,而是朋友的沉默。”

別懷疑,這就是成年人社交的真相。

03 好的關係,經得起談錢

朋友毛哥,和幾個要好的哥們合夥,開了一家火鍋店。

起初,他們的生意火爆,每月淨賺好幾萬。

好景不長,火鍋店開一年就歇菜了。問其原因,毛哥長嘆:“都怪自己,沒有把醜話說在前頭。”

原來,幾人合夥,曾談到收入分配問題。礙於情面,他們沒有敞開來談,也沒有落實在紙面上。

每次分紅,毛哥總覺得自己喫了虧,和幾個哥們產生了猜忌。坐下來協商,他們也是陰陽怪氣,各懷鬼胎。

最終,一場疫情結束了一切。

毛哥倒虧數萬元,黯然離場,還賠上了幾個發小。

他總覺得談錢太見外,也不大氣。而這份盲目,恰恰成了朋友決裂的“炸藥桶”。

主動談錢,不是勢利、小氣,而是真誠和信任的表現。

親兄弟,明算賬。算賬不會傷感情,懷疑纔會。

只有把眼下的利益關係理清了,未來才能長遠。

同樣是做生意,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就很果斷。

他把自己的書畫明碼標價,張貼在揚州最大的集市上。

鄭板橋潤格

隔天,引起了軒然大波。

文人圈子愛“清高”。即便賣字畫,也要婉轉。

所以,詆譭的聲音,蜂擁而至。上門求字畫的人,也少了很多。

這正是鄭老闆想要的結果:但凡來的,都是“鐵粉”。

他們看來:“鄭板橋”三個字,比金銀更貴重。

鄭板橋的坦率,既改善了生活,也屏蔽了伸手黨的騷擾。於人於己,都是便利。

和那些假裝清高的文人相比,鄭公的坦然,讓他收穫了更多的人氣。

中國有句老話:談錢傷感情。

不談錢,一個養家餬口都困難的人,誰又能和他談感情?

好的感情,不怕談錢。

04 談錢,是對成年人最大的尊重

周星馳在娛樂圈人緣並不好,他卻極受尊重,走到哪裏都要被稱一聲“星爺”。

他的威望,源於他獨有的處事風格。

拍攝《功夫》時,星爺邀請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

拍攝中,洪金寶被蚊蟲咬了300多個包,被迫住院治療。加上,受不了星爺“較真”的風格,洪金寶選擇了退出。

合作伙伴撂挑子,星爺沒有介意,反倒稱讚洪金寶對影片的付出,並全額支付了片酬。

道不同,不相爲謀。

但是,該給你的錢,我一分不少。

這是對成年人,最大的尊重。

同樣的尊重,周星馳也給了金庸先生。

金老推脫不過,只得收下並捐給了災區,同時盛讚了周星馳的尊重。

塗磊說:

“一個人不論有錢沒錢,都應該大方談錢。這是對雙方,最好的尊重。”

深表贊同。

在這個真情如紙的年代,談錢,纔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

05 有來有往,地久天長

英國文豪王爾德曾說:

“我年輕時還以爲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

在一段關係裏,沒有誰能一昧付出,也沒有誰能不勞而獲。但凡長久的關係,一定是雙方平衡的結果。

你的錢重要,別人的錢也重要。

既然都如此看重錢,何不把錢的問題拿到桌面上好好談?

談錢好比彈琴,心裏有譜還不夠,你得彈出來,讓對方聽到。

聞弦知雅意,談錢見人心。尊重彼此的錢袋,有來有往,誰也不佔誰的便宜。

如此,感情天長地久,友誼萬古長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