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趙禎自己都做不到全心全意愛一人,去哪裏給徽柔找這樣一個夫君,強求只會帶來苦難。苗心禾生下了最興來,徽柔有了一個可愛的弟弟,而趙禎有了皇長子。

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清平樂》,改編自小說《孤城閉》,講述了宋仁宗趙禎的朝堂與後宮,描繪了宋仁宗一生的理想抱負,願世清平,人安樂。
在原著中,徽柔和懷吉的故事纔是主線,雖然影視劇做了修改,但還是保留了不少內容。最新劇情中,隨着兩個孩子的日漸成長,他們的命運終於開始交匯,徽柔那一聲“哥哥”,融化了懷吉的心。這種純粹的喜歡和信任,實在太美好。
然而也是在差不多時間,趙禎卻因爲大遼國的和親要求,開始考慮徽柔的婚事,深深的憂慮。
趙禎繼位十多載,將近而立之年,才迎來自己的皇長女,以帝王的標準看,算是老來得女了。徽柔的到來,彌補了趙禎膝下無兒女的遺憾,這讓趙禎格外的歡喜,所以滿滿的寵愛,下了朝便去儀鳳閣,守着搖牀傻笑。
趙禎作爲一位剋制忍耐的君王,他將自己的很多情感都投射在了徽柔的身上。所以他強硬的要在徽柔出生之前,給苗心禾升位,彌補自己對生母的缺憾。還用皇長子的禮儀,賞賜朝堂大臣,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趙禎對徽柔的愛中,其實藏着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反抗。他是天下人的官家,所以從小謹言慎行,這是很壓抑的。也因此,他寵着慣着徽柔的任性。
趙禎說“我竟並沒有渴望她多麼勤奮、聰慧、雍容,只願她愛我這個父親”,這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簡單而美好的期盼,然而趙禎忘記了他是天下人的君父,徽柔又怎麼可能只是他的女兒。
趙禎對徽柔的寵愛鬧得朝野皆知,勢必招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大遼就首先提出了要和親,爲是10歲的大遼皇子訂婚6歲的徽柔公主。看中的便是趙禎的寵愛,想要在兩國的博弈中多張牌。趙禎拒絕的大遼,但是躲在暗處蠢蠢欲動的人還有很多。
徽柔出生在皇室,天生享受天下人的供養,就也註定要承受很多東西,在家天下的時代,勤奮、聰慧、雍容是最好的自我保護,曹丹殊面對朝堂後宮的攻擊,能夠穩坐皇后之位,賓服中宮,靠的便是這些。
趙禎無法護徽柔一世周全,當趙禎老了走了,士族禮法的機器必將徽柔的“我不怕”碾碎。悲劇從一開始便埋下了伏筆。
苗心禾生下了最興來,徽柔有了一個可愛的弟弟,而趙禎有了皇長子。只要不出意外,毫無疑問皇長子最興來必然是大宋的下一任官家。
趙禎深知作爲官家,身邊有一個慈悲又聰明的玩伴是多麼重要和幸運,他已經有張茂則,所以他親自教導了梁懷吉一段時間,對梁懷吉說“你極聰明又極乾淨,朕想將你留給朕的最興來”,便將他送去了儀鳳閣,陪伴皇長子成長。
然而趙禎註定子孫親緣稀薄,最興來三歲便夭折離開,而梁懷吉卻留在了儀鳳閣,陪伴皇長子,變成了陪伴長公主。
梁懷吉從小的磨難經歷,讓他心懷慈悲,知世故而不世故。在翰林書院當差,被韓琦指導讀書,得到張茂則的教導提點,還被趙禎親自帶在身邊一段時日,論優秀成熟遠超同齡人。
徽柔被張妼晗冤枉,是梁懷吉說出真相,徽柔從那之後便對梁懷吉極爲信任依賴。她從小在宮中長大,身邊少有其它年紀相仿的少年,在梁懷吉這樣的哥哥照顧下成長,哪裏還看得上其它的男子,可惜梁懷吉身有殘缺,身份又是奴籍。
這是一個陰差陽錯的開始,造成了一個陰差陽錯的結局。
徽柔性格倔,又有官家的寵愛,沒有規矩,這讓苗心禾有點擔心。但是趙禎卻不贊同,他豪言“我便要一輩子寵着她”,這話沒有讓曹丹殊和苗心禾感動欣喜,反而臉色有些凝重。
“我今後定要爲她找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夫君,旁的不要緊,要縱着她永遠如現在一樣”,趙禎的這番父愛宣言,能看出徽柔在他心中的分量,然而這只是趙禎作爲官家的一廂情願。在那個年代,再優秀美麗的女子也難有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夫君,苗心禾如此,張妼晗如此,曹丹殊更是如此。
趙禎自己都做不到全心全意愛一人,去哪裏給徽柔找這樣一個夫君,強求只會帶來苦難。何況那個年代成爲駙馬會有諸多限制,仕途上自斷前程,私生活上頗多約束。但凡是真正有才情品行的好男兒,又和徽柔之前無感情基礎,斷是不願意的。
兜兜轉轉,宋徽宗最終選擇了性情較爲軟弱,憨實不油滑的李瑋,至少徽柔不會被欺負,能掌握主動。然而宋徽宗卻忽略了一點,李瑋軟弱性格的背後,是因爲有一個強勢、心機、控制慾極強的母親。就像少年時候的趙禎,他的婚姻面對的不只是郭皇后,而是劉娥太后,還有滿朝的宗親大臣。
趙禎改變不了那個時代的規矩禮法,卻想讓徽柔與衆不同,不受約束,不現實的想法必然帶來慘痛的後果。
趙禎的寵愛讓徽柔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這份寵愛太過沉重,徽柔受不起。趙禎做了三個自認爲最好的決定,結果都陰差陽錯。或許當一個普通的公主,不被關注的成長,學會愛自己,過普通的一生,徽柔會更幸福。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