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尤其是颔联,被广为传颂。

今天这首诗是这首诗是黄庭坚的朋友离世时候写的一首诗,诗中并没有刻意表达对于朋友离开的哀思,而是用道家的一种心境对朋友离开进行了描述。

全诗如下:

桑户居然同物化,青灯犹在读书檠。

身如陌上狂风过,心似夜来新月明。

桑户居然同物化,青灯犹在读书檠。朋友是道人,所以黄庭坚写这首诗的时候,引用了庄子里面的人物桑户。《庄子·大宗师》:“ 子桑户死,未葬。 孔子闻之,使 子贡 往待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所以黄庭坚把朋友朱道人比喻为桑户,他的离去并不是死了,而是和天地万物合而为一。檠,台的意思。朱道人读书用的青灯还在书架上。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但是没有那么强烈。

身如陌上狂风过,心似夜来新月明。身体好像在路上被风刮过,心中像夜里面的月亮一样明亮。离开了俗世的世界,反而没有了羁绊,身心更加的澄澈。

黄庭坚信奉禅宗,而禅是中国的产物。庄子的思想里面就有一种关于禅的思想,而庄子的内篇对后来佛教禅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庄子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认为不论是否个人参与了一件事情,都要为这件事情负责。

这首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对于朱道人的评价。人生一世忙忙碌碌,心为形役,空无意义,如果这样的活着,那和死去并没有什么分别。小到个人,大到团体,都在为了利益牺牲奋斗,这样做违反了个体自然的本性,也是人物化的结果。

所以庄子提出了反对物化,道家思想走了和儒家完全相反的路线。它同时又为儒家补充。

一切都是有始有终,局限在一个时空范围之内,只有道能够超脱万物。所有的生死,都可以在精神上超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