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此前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時期雖有小件紅銅或青銅製品發現,但數量少、物件小,還不能說那個時期已脫離了銅石並用時代。

考古學者將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根據生產工具的材質,區分爲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

在我國,較大件的青銅器最早出現在河南二里頭文化晚期,約當夏代晚期。此前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時期雖有小件紅銅或青銅製品發現,但數量少、物件小,還不能說那個時期已脫離了銅石並用時代。

有的二里頭銅爵,從鑄痕看,內外範多達四塊,器壁薄而均勻,其工藝水平已脫離最原始狀態,因此不能排除我國在夏代前期已掌握青銅冶煉技術的可能。

所以,古史所記“夏鑄九鼎”的傳說,或有所本。

青銅器伴隨着早期國家的確立而出現,自然就成爲王權的象徵。傳說夏鼎歷商至周,每當王朝改易,鼎則移於新主。

今天來欣賞幾個歷史知名的精美寶鼎,鑑賞古人精湛的匠人工藝。

尹鼎-商代後期

作父乙鼎-商代後期

小臣吿方鼎-商代後期

鼎-西周早期

田告方鼎-西周早期

(文章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衆號轉載本刊發佈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