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可能對你而言,直接工作可以賺錢對你來說很重要,那麼工作的收益大於成本,你會選擇工作。我們生活中做的每個選擇也其成本和收益。

高考後你是選擇家人說的「賺錢多前景好」的財經還是你自己喜歡但家人不認可的「心理學、歷史、建築」?

大三時你是選擇「爲進入社會做準備而多多實習」還是「一心不聞他事守在圖書館準備考研」?

畢業後你是選擇「回到家鄉做着爸媽安排的工作」還是「懷着夢想去北上廣與衆人競爭」?

28歲的你是選擇「與親人安排的條件對等的相親對象組建家庭」還是「等待也許並不會來的愛情」?

婚後你是會「聽父母的話趁着年輕生下孩子」還是「等到自己做好了足夠的經濟和心理準備再去考慮下一代的事情」?

……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宣揚着「選擇大於努力」「比選擇更重要的是選擇努力」但我想說與選擇相關的並不僅僅是努力,選擇的範疇其實很大,涉及生活中的任何方面。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都要進行選擇,做出決定,承擔後果。

除了上面提到對我們的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情,其實哪怕只是買個口紅這樣的小事,你也要進行選擇。mac還是楊樹林,買哪家的呢?買什麼顏色的?都得進行抉擇。

那麼我們怎樣進行選擇呢?有沒有哪一個通則是我們在做任何選擇時都可以依據的?有沒有什麼標準是我們可以用來衡量任何選擇優劣的?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一、成本效益原則是選擇的依據

成本效益原則是西方經濟學最基本的理念。是指對於生產產品的企業而言,他們在生產過程中購買原材料、僱傭工人、租用土地等支付的成本要小於等於他們出售商品所得到的收益。這樣的生產纔可以繼續,這樣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立足。

我們生活中做的每個選擇也其成本和收益。

很多時候你能清楚地看到你做出某個選擇的收益,尤其是當下你覺得特別想做的事情,卻往往容易忽略做這件事的成本。當你心裏很想考研時,你只看到了考研能使你提升學歷,卻沒有看到你增加的年齡和缺失的工作經驗。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明確機會成本的概念將能夠幫助你更清晰地衡量選擇的成本。機會成本就是你做出這個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選擇所帶給你的最大收益,簡單來說,就是做A的同時所放棄的B。

機會成本可表現爲用相同的時間去做另一件事情得到的收益,也可以表現爲用同等金錢去買不同的物品所帶來的收益。

在做一件事前你一定要考慮你做出這個選擇的同時放棄了什麼。經常問問自己:

這個錢花在別的地方是不是更值?

這些時間用來做別的事是不是對個人成長有更利?

這份精力去做別的事是不是能更快樂?

下面我們在具體的事例中談一談如何用成本效益選擇指導我們的選擇。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二、考研中的成本效益原則:「回家or去北上廣」?

1、考研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選擇考研,你要付出哪些成本?

這一年你會非常累,每天早出晚歸,不能打扮的漂漂亮亮和同學出去玩。

你放棄了實習,比同齡人對工作的瞭解要少,也放棄了考注會、公務員、教師資格證的機會。

如果你沒考上心儀的學校和專業會面臨着以空白的簡歷進入就業市場或者被調劑到其他學校的可能。

在你考研讀研期間如果用來工作可以得到的職業經驗和工資。

那收益有哪些呢?

你可能進入理想的學校學習理想的專業,完成兒時的夢想。

你可能擁有了進入某一領域的入場券,爲讀博和出國交流打下基礎。

你可能因碩士文憑,進入就業市場有更大的競爭力。

每一個選擇都有成本,也有收益,好的選擇是收益是大於成本的。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這時你要考慮對你而言是收益更大還是成本更大?以金錢作爲衡量標準可能是一個好方式。思考一下:算上你的學費和三年的工資損失你能保證在碩士畢業進入職場後收回成本並賺得比你的同齡人高的工資麼?

這時你要考慮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熱愛學術,想要從事科學研究,那這樣的衡量方式也許並不適合你,哪怕你工作後賺的錢無法彌補這三年的損失你也會選擇考研。因爲對你而言,考研是實現你學術理想的唯一出路。

但如果你考研是爲了找個更好的工作,而你眼中更好的工作的衡量標準是錢多錢少,也許這樣算一下,會讓你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可能你並不應該盲目的考研。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2、畢業就工作的成本和收益

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大三時的選擇大多是工作、考研、考公、出國。工作和考研人數最多。

那麼直接工作的成本是什麼呢?我們把考研和工作作爲唯二的選擇來看,可以說是考研所能帶給你的更高的學歷,對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學習。但可能對你而言,直接工作可以賺錢對你來說很重要,那麼工作的收益大於成本,你會選擇工作。

3、基於你的個人目標進行權衡與選擇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不是比較一個選擇的成本和收益去決定要不要做這個選擇。而是對兩個選擇的效益與成本的差值進行比較,選擇淨效益更大的那一個。

如果你以作一名研究型學者爲目標,那麼考研的淨效益對你來說就更大,選擇考研有助於實現你的長遠規劃。

如果你的目標是五年內賺50萬塊錢,那麼工作的淨效益對你來說就更大,直接工作對你更有益。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沒有一種選擇是對任何人來說都正確的,所以在看到有人給你列出一大堆好處奉勸你考研時,你首先要考慮他說的好處對你來說是不是好處?考研的同時要付出多大的成本?選擇考研與你的人生規劃和長期發展是否相適應?

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首先他們要考慮是選擇工作還是選擇考研。而對於已經選擇工作的學生而言,去哪裏工作,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是「趁着年輕去大城市闖一闖」還是「在家鄉小城市守着父母找一個輕鬆安穩的工作」?

是「依靠父母的人脈過被安排好的人生」還是「隻身一人一無所有去上海闖蕩」?

在選擇工作地點時,我們如何做出更適合自己、後悔的可能性更小的選擇,也需要運用成本效益原則。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三、工作地點選擇中的成本效益原則

澤文是一省級重點大學畢業的師範生,畢業後父母安排在家鄉的幼兒園做幼教。一個月工資3500,但家裏有房有車。每天定時定點上班下班,沒有加班的壓力,但相應的也沒有職業發展的前景。

小王家在黑龍江,大學畢業後去了上海。每個月房租3000,上下班地鐵得擠2小時,經常加班,同事間競爭激烈,還得陪老闆應酬客戶,但上級不會因爲她是女生不給她升職的機會,事實上她畢業第二年就帶領了一個小團隊。

澤文和小王可能是畢業生面臨的經典選擇,一個是父母安排的衣食無憂的安逸生活,一個是隻能靠自己、與千萬人競爭、壓力巨大的一線城市,選擇哪個?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我們先來看看兩種選擇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如何。

聽從父母的安排或者回到家鄉最大的好處就是「安逸」不用每天花幾個小時擠地鐵,不用住在一個房租很貴的羣租房,不用離家萬里無法顧及父母。但壞處也許就在於太過於「安逸」沒有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路徑,工資太低,工作沒有挑戰性,無法享受大城市的便利。

而去一線城市工作的收益主要在於「職業發展」大城市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能夠有好的職業前景。成本則在於會經常加班損耗身體,不能住在舒適的房屋,離家太遠無法陪伴家人。

在你列出你所能想到的成本和收益後,你要問問自己「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對於安逸和挑戰更喜歡哪一個?」

大學生畢業後應該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 ?1個技巧教你做出正確選擇

對於澤文來說,哪怕大城市提供的機會更好,但可能還是安逸的家鄉更適合她。而小王則更看重好的職業發展,爲此做一些犧牲則不會在意。

那麼現在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清楚了在做出選擇之前你首先要找出每個選擇的成本和收益,結合你的個人追求去權衡哪個選擇的淨效益更大,以此爲依據做出選擇會好於你只看好的一面而不看壞的一面時做出的不理智選擇,而且我相信這已經是當下的你能夠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

但選擇是沒有正確與錯誤而言的,只有哪一個選擇對你來說更好。你要不斷的思考你的選擇對你來說是不是最好的那個,在你發現你的選擇現在不那麼正確時,我希望你有改變的勇氣,希望你有重新開始的勇氣。選擇是一個試錯與糾正的過程,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檢驗我們的選擇,才能做出更加正確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