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世界5G大会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


在11月21日举行的世界5G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围绕5G智联社会、5G赋能未来作了题为“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开启智慧时代新篇章”的演讲。

杨杰指出,5G≠4G+1G,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的角度来看,5G等信息技术将推动人类生活空间从物理世界扩展至网络空间,催生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模式。随之而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社会逐渐形成,这将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

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角度,5G超大带宽、超广连接和超低时延特性将推动沟通体验、社会生产、人类能力的大幅提升,具体可以用“三个更高”来概括。一是5G将提供高清视频、AR/VR/MR、全息投影等新型交流互动模式,实现无处不在、全时在线、全息交互的沟通,推动沟通体验向更高质量升级。二是5G将实现生产要素的全域互联,助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全面落地,赋能社会生产向更高效率跃升。三是5G让人类感官系统与智能终端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通过自动驾驶、外骨骼设备,甚至脑机接口技术的辅助,将进一步突破人类的体力和智力瓶颈,助力人类能力向更高层次延展。

杨杰介绍说,今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5G+”计划,通过5G+4G协同发展、5G+AICDE融合创新、5G+Ecology生态共建、5G+X应用延展,使5G真正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中国移动将深入实施“5G+”计划,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努力成为推动5G发展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5G+”计划实施以来,中国移动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坚持标准先行。牵头50个5G国际标准关键项目,位居全球电信运营企业首位;主导制定5G SA架构标准成为首次由中国企业主导制定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标准。

二是注重产业引导。设立5G联合创新中心和5G联创产业基金,目前合作伙伴超500家,基金总规模达300亿元,聚集各方资源,推进5G端到端产业成熟。

三是科学部署网络。2019年在中国50个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截至目前,在北京市开通5G基站超5000个。

四是强化业务创新。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面向4K/8K超高清视频直播、无人驾驶、智慧楼宇、远程医疗等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广泛开展实践,创造多个“第一”,如第一次利用5G+4K/8K高清视频实现篮球世界杯、原创民族舞剧《天路》演出等重要活动的直播;在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开通全国第一条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在望京SOHO打造全球第一个5G智慧楼宇;在解放军总医院开展世界第一例5G远程“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等。

杨杰表示,下一步,中国移动将深入实施“5G+”计划,充分释放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一是打造云网融合、智慧中台和安全保障三大能力,深化网络能力智能升级。二是赋能产业融合、驱动要素融通、促进管理融智,助力产业转型动能升级。三是丰富业务权益、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促进信息消费体验升级。四是塑造服务口碑、推动品牌升级、加强联合推广,加速用户全量服务升级。五是创新合作模式、优化合作流程、拓展合作边界,实现开放合作生态升级。

为推动5G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服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杨杰提出四项倡议——

一是共同推动应用创新、场景融汇,铸就数字美好生活;二是共同推动技术融合、产业融通,赋能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共同推动资源共享、平台互联,助力社会均衡充分发展;四是共同推动标准统一、全球互信,助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

转载自《人民邮电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