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力量,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指现有产业园区(集聚集群区)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改造提升,经省级示范基地培育创建,形成的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居行业领先地位,在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集群区。通过对各示范基地总体水平,以及产业实力、质量效益、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安全、融合发展、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显示,示范基地整体处于四星级水平,发展质量良好,创造了全国三成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利润和出口额,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对我国工业经济和地方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突出。

入选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济宁高新区图片来源:本报图片库 本报讯 (记者 于大勇)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力量,创造了全国三成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利润和出口额。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通过对各示范基地总体水平,以及产业实力、质量效益、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安全、融合发展、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显示,示范基地整体处于四星级水平,发展质量良好,创造了全国三成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利润和出口额,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对我国工业经济和地方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突出。 据了解,为加强对示范基地的分级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推动示范基地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形成对全国381家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以一星—五星体现,星级越高表示发展质量越好)。 其中,五星级示范基地作为先进代表,目前有30家,相比上一年增加2家,占比7.9%,其中13家连续2年为五星级。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20家,位于上海、广东、北京、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天津;中部地区6家,位于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西部地区4家,位于重庆、内蒙古、四川、陕西。从行业领域看,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装备、石化、医药、显示产业、物联网等19个细分优势领域。

五星级示范基地发展成效突出。平均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其中2家示范基地超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8万元/人,是全国水平的3.5倍;平均研发强度达到3.5%,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规上企业专利数占全国比重超过1/4;绿色安全发展和两化融合水平较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普遍形成了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作为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力量,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指现有产业园区(集聚集群区)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改造提升,经省级示范基地培育创建,形成的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居行业领先地位,在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集群区。主要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军民融合,以及新兴的产业领域,重点包括:工业设计、研发服务、工业物流等服务型制造领域,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安全产业、应急产业等节能环保安全领域,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围绕“互联网+”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等。

为加强对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促进其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就申报条件、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做了具体说明。同时,废止了2009年实施的《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