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我國製造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製造強國建設的支撐力量,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是指現有產業園區(集聚集羣區)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改造提升,經省級示範基地培育創建,形成的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居行業領先地位,在協同創新、集羣集約、智能融合、綠色安全等方面具有示範作用,走在全國前列的產業集聚集羣區。通過對各示範基地總體水平,以及產業實力、質量效益、創新驅動、綠色集約安全、融合發展、發展環境等方面的評價,結果顯示,示範基地整體處於四星級水平,發展質量良好,創造了全國三成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利潤和出口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高於全國工業平均增速1.9個百分點,對我國工業經濟和地方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突出。

入選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的濟寧高新區圖片來源:本報圖片庫 本報訊 (記者 於大勇)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成爲我國製造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製造強國建設的支撐力量,創造了全國三成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利潤和出口額。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發展質量評價結果。通過對各示範基地總體水平,以及產業實力、質量效益、創新驅動、綠色集約安全、融合發展、發展環境等方面的評價,結果顯示,示範基地整體處於四星級水平,發展質量良好,創造了全國三成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利潤和出口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高於全國工業平均增速1.9個百分點,對我國工業經濟和地方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突出。 據瞭解,爲加強對示範基地的分級分類指導和動態管理,推動示範基地不斷提升發展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了2019年示範基地發展質量評價工作,形成對全國381家示範基地發展質量評價結果(以一星—五星體現,星級越高表示發展質量越好)。 其中,五星級示範基地作爲先進代表,目前有30家,相比上一年增加2家,佔比7.9%,其中13家連續2年爲五星級。從區域分佈看,東部地區20家,位於上海、廣東、北京、山東、江蘇、福建、浙江、天津;中部地區6家,位於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西部地區4家,位於重慶、內蒙古、四川、陝西。從行業領域看,主要分佈在軌道交通裝備、石化、醫藥、顯示產業、物聯網等19個細分優勢領域。

五星級示範基地發展成效突出。平均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其中2家示範基地超萬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38萬元/人,是全國水平的3.5倍;平均研發強度達到3.5%,擁有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和產品,規上企業專利數佔全國比重超過1/4;綠色安全發展和兩化融合水平較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幅、規上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等主要指標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普遍形成了較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作爲我國製造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製造強國建設的支撐力量,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是指現有產業園區(集聚集羣區)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改造提升,經省級示範基地培育創建,形成的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居行業領先地位,在協同創新、集羣集約、智能融合、綠色安全等方面具有示範作用,走在全國前列的產業集聚集羣區。主要產業領域包括:裝備製造業、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電子信息產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軍民融合,以及新興的產業領域,重點包括:工業設計、研發服務、工業物流等服務型製造領域,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安全產業、應急產業等節能環保安全領域,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圍繞“互聯網+”湧現的新產業、新業態等。

爲加強對示範基地的管理工作,促進其規範發展和提質增效,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管理辦法》,就申報條件、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做了具體說明。同時,廢止了2009年實施的《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管理辦法(試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