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0是膽怯的,他無法走出自己的世界,去高樓林立的大城市成就更廣闊的人生,同時他又是勇敢的,敢於接受自己的膽怯,用生命和靈魂去守護自己琴鍵上的人生。某些時候,愛情真的可以超脫理智,1900決定下船去追逐愛情,他做了一切準備,朋友託尼爲此還把自己最好的大衣送給了他,包括船長在內的全部的船員來爲他送行,所有人覺得這個他們看着長大的孩子終於要去擁抱新的人生。

時隔多年,被奉爲人生必看影片之一的《海上鋼琴師》,經過4K修復之後重新上映,引發影迷無數回憶。

電影的導演是朱塞佩·託納託雷,另外兩部經典《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均出自這位大師級導演之手。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從小遭到拋棄的1900,被鍋爐工丹尼撿到撫養,無師自通成爲受人追捧的鋼琴家,卻一生都從未離開過那艘輪船的故事。該片曾獲第57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以及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獎等多個獎項。

影片背景正值美國工業化發展時期,後又歷經經濟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社會資本無限膨脹,貧富差距急劇增加,無數移民湧入美國,人們對金錢地位的崇拜和追求空前迫切。

不可否認的是,這部由意大利電影大師拍攝的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性的對美國進行了諷刺,而主角1900就是其中最大的暗示,身世悽苦的孤兒,卻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天才鋼琴家。

今天讓我們拋去一切背景和暗示,隨着電影主人公1900的身世,來從三個方面探討他的性格形成和自我發現之旅。01、丹尼的養育,讓他在與世隔絕的童年,安穩存活於世,品嚐到僅有的親情,短短八年卻影響了1900一生

身在襁褓就被父母無情拋棄是1900最大的不幸,被鍋爐工丹尼無意中撿到又是他不幸中的萬幸,此時的1900沒任何出生證明,而丹尼似乎對這個小傢伙充滿了喜歡。

儘管一起工作的工人們說盡調侃諷刺之語,他依然堅信這是上天賜給他的禮物,興致勃勃的收養了這個身世成謎的小傢伙,還給他起了一個相當“貴族”的名字:丹尼·博德曼·T.D·雷蒙·1900,希望他長大非富即貴。

在這段短暫的親情描述中,影片對丹尼的刻畫非常立體,有兩個細節:

第一個是當1900問起媽媽是什麼時,他告訴他是一種馬,既然被拋棄,那就讓他的世界裏不存在媽媽這個物種。

另一個是,當1900指着報紙上T.D雷蒙斯跟他說T.D根本不是謝謝丹尼的意思時,他瞬間變了臉色,說:這是哪個變態?

然後以些許暴躁來掩蓋自己的失態,這幾個字正是他撿到1900時搖籃上印的名字。

面對1900的相關問題,丹尼無疑是一個矛盾體,他性格爽朗樂觀,心思卻細膩,既給予1900全部的愛,卻又不希望他找到真正的親生父母。在教育心理學中,父母對孩子的教養和管理態度,以及童年的生活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而且這種性格一旦形成,會影響孩子一生。

在丹尼充滿愛又有選擇的教導中,1900度過了單純安穩卻又封閉躲藏的童年,造就了他不受約束自由浪漫的性格,同時膽小缺乏安全感,也讓他的心禁錮在了方寸之地,一生無法走出。

02、轉瞬即逝的愛情,讓1900決定下船踏入另一個世界,卻在關鍵時刻真正認識到自己內心的恐懼,決定迴歸自我

任何一個偉大的藝術大師都無法逃脫愛情,1900也沒能免俗,那首流傳於世的鋼琴曲《1900's Theme》是這段愛情曾經發生過的唯一證明。

1900的鋼琴天賦引來了自稱“爵士樂發明者”的傑利·羅爾·莫頓專門上船與之比拼,一戰成名之後,他在朋友託尼和唱片公司的說服之下,答應錄製唱片,在錄製的過程中,對窗外搭船去美國的美麗女孩帕多萬一見鍾情,動情之下創出名曲《1900's Theme》。

而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音樂一旦被複制傳遍世界,就不再屬於自己,他決定把這首有可能讓他功成名就的樂曲送給心愛的姑娘,但是膽怯讓他踟躕不前,一直到輪船靠岸也沒能跟帕多萬說出一句話。

當然最後關頭,他還是以見過女孩父親爲由跟她搭上了話,只是唱片還是沒能送出,好在女孩留下了自己的地址,彷彿是命運要給1900一個選擇,如果踏出輪船,他將停止漂泊,還有可能擁有愛情、家庭和非凡的事業。

某些時候,愛情真的可以超脫理智,1900決定下船去追逐愛情,他做了一切準備,朋友託尼爲此還把自己最好的大衣送給了他,包括船長在內的全部的船員來爲他送行,所有人覺得這個他們看着長大的孩子終於要去擁抱新的人生。

但理智終歸還是戰勝了衝動,站在舷梯上,1900看着面前高樓林立的工業城市,感受到了全然的陌生和巨大的恐懼,這也許是他第一次這麼徹底的直面自己內心的恐懼,連那麼嚮往的愛情都拯救不了他。

1900把帽子摘下來扔向遠處的時候,心裏一定在說“去他的愛情”“去他的事業家庭”,他沒能說出來,終究是承認了自己的膽小懦弱和對未知世界的恐懼。

他轉身回到了船上,終其一生再沒有走出過哪裏。

03、選擇接受自我,把自己的人生安放於88顆琴鍵上,船和鋼琴寄託了他全部的世界,他選擇忠於自己的世界

1900與鋼琴的緣分在出生時就早已註定,養父丹尼正是在上等艙宴會廳裏的那架鋼琴上撿到他的,而真正聽到到鋼琴曲,是在丹尼的葬禮上。

彷彿是宿命,他一步一步走向那架給他指引的鋼琴,無師自通的彈出了美妙的音樂,我想這是故事創作者給1900的救贖,從此船上多了一個不拘一格的天才鋼琴師,漂泊的靈魂終於有了歸宿。

在鋼琴的世界裏,1900是自由和勇敢的,彷彿沒有任何規矩可以束縛他,他堅信那是屬於他的世界。

就像那個風雨飄搖的晚上,彈着鋼琴帶暈船的託尼在宴會廳旋轉一樣,跟在顛簸的船上吐到狼狽的託尼不同,1900邁着穩健優雅的步子走過來,然後像給予救贖一樣帶着這個有好感的胖子遨遊音樂的海洋,即使撞破玻璃,氣壞船長,被罰去剷煤,也毫不在乎。

因爲在1900的心裏,這裏是他的主場,在這裏他可以肆意玩耍,用任何方式帶給朋友安全感,不用擔心被這個世界拋棄。

在他的世界裏,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可以在頭等艙彈着高級的三角鋼琴給貴族們伴舞,也會在下等倉彈着破舊的臺式鋼琴與搭船的平民同樂,他的世界是廣闊的,音樂能帶他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每一個地方都代表着不同的樂曲。

所以,他的世界也容不得半點踐踏,當有人試圖挑戰,他會用鋼琴狠狠的教訓回去,把挑釁的人趕出這去。當然也沒人能打破這個世界,即使是心愛的女孩和令人奢求的名望。

1900是膽怯的,他無法走出自己的世界,去高樓林立的大城市成就更廣闊的人生,同時他又是勇敢的,敢於接受自己的膽怯,用生命和靈魂去守護自己琴鍵上的人生。04、一點啓示的總結

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從這部電影中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啓示,也許看到的是世間萬象,也許看到的是自己,而我看到的是一個清醒的明白自己的位置,並堅定守護自我世界的靈魂。

影片的最後,當朋友託尼找到1900,試圖說服他走下船時,他終於對老朋友說出了自己不願下船的真正原因:

他說眼前所看到的並不是他停下腳步的原因,讓他停下腳步的是那些所看不到的未來,鋼琴不一樣,他清楚的知道那裏有88顆琴鍵,在那裏自己是主導,而船下是屬於上帝的鋼琴,自己的位置不在那裏。

他說他出生在這艘船上,已經和這個世界擦肩而過了。

如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舒適區,那麼那艘船,那88顆琴鍵就是1900的人生舒適區,每個人都勸他走出那裏,就像現實生活中所有人都鼓勵我們勇於迎接不同的挑戰一樣。

可是,爲什麼一定要走出舒適區呢?沒有人比自己更瞭解自己,也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潛力在那裏,人生的價值和追求終究不是按別人的想法而定的。

他們一點都不明白,一旦走出,我們就將丟失自己全部的世界。

如果你也像1900那樣,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哪裏,就請忽略那些嘈雜的聲音,堅定的守護自我,跟害怕的東西說不,真的沒什麼大不了,在擅長的領域成就自己才更偉大。

所以,即使錯過全世界,也千萬別錯過那些內心的聲音。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作者:楚二姑娘,認真寫字的80後雙魚女,惟願以夢爲馬,詩酒書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