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坐落在东乡县大树乡大树村的“共青团扶贫车间”吸引了新华社的目光。11月6日新华社记者深入东乡县大树乡大树村“共青团扶贫车间”进行深度采访。11月7日,由新华社发布的题为“大山里的共青团‘扶贫车间’”的图片新闻刷屏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央广网、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青年网、甘肃经济网、每日甘肃网等国内主流媒体。

曾经的贫困家庭留守妇女在“扶贫车间”经过技术培训转变为技术工人,摒弃了“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实现了靠劳动脱贫致富的梦想,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普及。临夏州委州政府将“扶贫车间”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举措,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以扶贫车间为载体,把贫困人口嵌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使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得到报酬,获得创造美好生活的自尊和自信。

截至目前,临夏州通过引进企业援助创办、扶持创业能人带办、牵线搭桥网上联办等多种方式,已挂牌认定、拟挂牌和在建的扶贫车间共80家(已挂牌认定46家、拟挂牌13家、在建21家)。已挂牌认定的46家扶贫车间吸纳就业41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19人,在解决贫困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就近就业、稳定增收,培育区域“一乡一品”产业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扶贫车间”一举多得,在脱贫攻坚最难攻破的偏远落后地区,为贫困群众打开了希望之门。“扶贫车间”是临夏州众多脱贫攻坚务实举措之一。

近几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中央、省委的关怀关心下,临夏州委改革创新、砥砺奋进,以新思想引领新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就业扶贫为根本、精神文明建设为灵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扶贫新路径,呈现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与群众增收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

10月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在东乡县进行专题调研

州委书记杨元忠考察大树乡大树村首个共青团扶贫车间

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共青团扶贫车间”,留守妇女在生产针织毛衫

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共青团扶贫车间”留守妇女正在制作布鞋

康乐县苏集镇关扎村“共青团扶贫车间”留守妇女们正在分装食醋

东乡县龙泉乡拱北湾村扶贫车间工人正在赶制服装。

积石山县特利强雨具扶贫车间工人正在制作雨伞

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的油馃馃食品“扶贫车间”

东乡县坪庄乡罗家村八宝茶扶贫车间

永靖县古城百合加工扶贫车间工人上班

打响粮改饲的人民战争

“粮改饲”工作是州委强力推动的一项惠民工程,全州实施的粮改饲既大力提升了玉米种植效益,又解决了畜牧养殖饲草不足的问题,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成为我州农村“三变”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临夏州立足农业地区实际,在全省率先推行“粮改饲”工作,既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又解决了畜牧养殖饲草不足的问题,探索走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养带种、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子。

青贮玉米秸秆打包收割中

广河县恒达众诚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在加工打包玉米秸秆

临夏团员青年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收割玉米秸秆

打包的饲料

广河县一农业合作社的养殖场

产业扶贫拔“穷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表示,临夏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全州的“一号工程”,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根据临夏的自然资源禀赋,2016年,临夏州确立了培育旅游、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劳务3个“百亿元产业”目标。

三年来,“百亿元产业”的打造,已经凸显成效。2017年,临夏全州的旅游人数达到了1600万,同比增长了44%;旅游综合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47.6%。食品和民族用品,2017年达到了40亿元,同比增长7%;劳务输转2017年实现50万人次,劳务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8.8%。

州委书记杨元忠在和政县调研旅游产业发展

临夏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八坊十三巷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和政县松鸣岩

国家级4A级景区积石山县大墩峡冬季美景

康乐县竹子沟景区

陇上杏花第一村

和政梨花醉游人

牡丹盛开季,游客在临夏市十里牡丹长廊里观赏牡丹

临夏县北塬镇万欣花海

盛夏,康乐县鸣鹿乡鸣关村千亩牡丹竞相绽放

临夏市八坊牛乐园

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甘肃永靖站)

热闹非凡的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

临夏县土桥镇的思明区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基地。

临夏县锦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在晾晒加工出来的布鞋

和政县创业青年杨胜强正在给媒体讲述本土品牌“馋嘴头”溜达鸡的品牌升级计划

临夏州广河县,大学生电商创业发展如火如荼

积石山中达电商园中马翔阳正在网上售卖他的“兰亭护肤美妆品”

东乡县青年电商产业园顾客正在挑选物品

易地搬迁焕新貌

今年以来,临夏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来推,作为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主要举措来抓,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抓实见效。通过强化产业扶贫理念,采取开发就业市场、设立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实现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这是8月20日航拍的广河县三甲集镇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二期工程

三甲集镇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入住的村民家。

积石山县中咀岭乡庙岭村异地搬迁项目点

永靖县城北新村易地搬迁项目点

建设中的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东乡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

临夏县小沟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临夏县路盘乡易地扶贫搬迁点初具规模

和政县新营镇三坪村易地搬迁项目

民生福祉是根本

改革开放40年来,临夏州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越织越密的社保网络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为全州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了重要保证。截止2017年底,我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97%、97.1%,社会总参保人数比2015年增加5.7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6万人、5.6万人、8.2万人。全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25人次383.1万元。

就业乃民生之本,富民之基。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据统计,2017年,全州新增城镇就业25124人,完成年计划的114.2%。各级部门围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认真组织高校毕业生考录工作,扎实推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服务项目。同时,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服务月”“临夏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18场次专题活动,提供各类岗位1860个,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1200多人。及时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公共就业援助活动,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2018年临夏州“精准扶贫• 圆梦大学”公益助学金发放仪式

中国石化—临夏共青团帮扶东乡县未稳定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正在建设中的东乡县拱北湾厦门豪客来希望小学

建成的临夏县榆林顶固希望小学

厦门援建的广河县三甲集镇康家火炬小学

正在建设中的临夏折红二级公路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到临夏州医院对接帮扶工作

共青团甘肃省委为我州捐赠了108辆电动环卫车

关爱留守儿童“暖冬行动”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婚嫁新风——临夏市2018年集体婚礼

临夏市为精准扶贫户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

和政县为精准扶贫户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积石山县积极实施精准扶贫技能培训

扶贫干部带着家人在贫困户家共做年夜饭,共度佳节

为贫困户进行健康扶贫政策宣讲

帮扶干部走进群众家中共商脱贫措施。

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习近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