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我們將把幫扶工作作爲核心任務,發揮生態環境部門人才、政策和技術優勢,緊緊圍繞基層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際需要,將生態環境系統相關行政、科技、執法等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提供業務培訓,幫助地方政府和企業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2019年將繼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計劃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人員2.2萬人次,覆蓋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計劃從5月8日開展新一輪的強化監督工作。

5月8日生態環境部開始新一輪強化監督!採取“三位一體”包保機制

2019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司長主持發佈會,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並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01

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曹立平指出,近年來,全國生態環境執法隊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堅持久久爲功,一步一個腳印,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

2018年6月,生態環境部啓動2018-19年度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近一年來,我們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力量1.95萬人次,共開展22輪“壓茬式”強化監督,現場檢查各類點位66.6萬家(次),共向地方推送報警網格11917次,幫助地方查找並移交5.2萬個生態環境問題,並全部拉條掛賬,一盯到底,不整改到位絕不放手。從監測成果來看,總體上取得了良好成效,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8年北京市PM2.5濃度爲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爲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汾渭平原1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爲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

2019年將繼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計劃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人員2.2萬人次,覆蓋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計劃從5月8日開展新一輪的強化監督工作。

與去年相比,這一輪強化監督在總體安排上進行了調整與優化,可概況爲“五個三”。

首先,在組織形式上,採取“三位一體”包保機制。即,由部機關1個部門或派出機構、1個部直屬單位、1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3家單位,共同負責包保1個重點城市。原則上,39個城市的包保工作組,均由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直屬單位、省級生態環境廳局委派處級以上幹部任組長,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幫助解決難題、有效壓實責任、協調推動工作,建立常態化的協調聯動機制。3、4月份已經按這種機制進行了試行。具體來說,生態環境部全體幹部,今年都要參加一輪次強化監督活動,要深入到攻堅一線去,融入到基層工作中去,面對面傾聽基層意見、實打實推動解決矛盾問題。

其次,在工作職責上,完成“三項任務”。一是大力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達中央決策部署,講解法律法規和藍天保衛戰任務安排,幫着地方和企業理解好、執行好。二是通過“排查問題列清單,交辦政府落責任,覈查清單促落實”方式,幫助地方發現問題、建立臺賬,進一步壓實責任,推動落實。具體來說,第一是發現問題,第二是對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覈實,第三是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相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摸排。三是通過異地執法、交叉執法,培養鍛鍊隊伍,嚴格作風紀律,努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同時,我們將把幫扶工作作爲核心任務,發揮生態環境部門人才、政策和技術優勢,緊緊圍繞基層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際需要,將生態環境系統相關行政、科技、執法等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提供業務培訓,幫助地方政府和企業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三,在工作模式上,堅持“三不原則”。即,不替代地方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主要是幫助查找問題,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決。不干預當地正常工作程序,而是督促落實,幫助地方建立問題臺賬,逐一整改銷號。不打擾地方同志工作安排,自行安排喫、住、行,相關費用由生態環境部統一協調解決,原則上不增加地方的工作和經濟負擔。

第四,在工作管理上,實施“三個統籌”。即,建立統一的強化監督幫扶工作機制,統籌調度各現場工作組,統一任務要求;統籌協調各相關司局單位,形成合力;統籌信息彙總和發佈,建立問題曝光和信息公開制度。

第五,在工作要求上,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協調好工作組與地方政府及部門的關係,發現問題以獨立工作爲主,解決問題以推動地方爲主。二是處理好強化監督與定點幫扶的關係。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三是落實好廉政紀律和作風建設的要求。把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融入和貫穿到強化監督的全過程,並全員覆蓋,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強化作風建設。

02

封面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一季度,華北地區多個城市出現空氣質量反彈,請問原因是什麼?對完不成攻堅行動目標的城市,是否會追責問責?

劉友賓:每當重污染天氣來臨的時候,公衆總會有一些擔心、憂慮,希望我們的藍天能夠天天有,我們也有這種良好的希望。應該看到,“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地方大力配合下,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與2013年相比,2018年全國首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1.7%;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珠三角PM2.5濃度連續四年達標,浙江省也邁入總體達標行列;重污染天氣的發生頻次、影響範圍、污染程度都有了大幅度降低。回顧世界各國大氣污染治理進程,中國近年來在大氣治理方面重視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十分罕見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前段時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了一個報告,高度評價了近年來中國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採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絕不可能一勞永逸。由於污染物排放量大、超出環境容量,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仍然還處於“氣象影響型”階段,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有專家評估顯示,氣象因素對PM2.5濃度的影響,年際可達±10%,對個別城市可達±15%,月際可達±30%以上。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污染天氣頻發,大幅拉昇全年PM2.5平均濃度,一定程度會抵消全年空氣質量改善效果。

從發達國家大氣污染治理史來看,空氣質量改善是一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大氣污染物濃度在快速下降過程中,遇到氣候條件不利,部分時段出現反彈也是可能的,這是客觀規律。重點是要看趨勢、看發展、看長期,我國目前整體仍處於空氣質量快速改善通道,不能因爲短期PM2.5濃度反彈,就對治污思路產生懷疑、失去信心,否定前期的努力和成效,動搖今後的方向和目標。

2018年秋冬季以來,總體上看減排力度並沒有減弱,相關措施也是有成效的。但受厄爾尼諾影響,冷空氣活動較弱,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前兩年明顯變差,加上少數地方前期改善幅度較大出現自滿鬆懈情緒,使得一些城市PM2.5濃度出現反彈。這充分說明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

爲加快推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下一步我部將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嚴肅問責。按照我部會同6省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對由於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的城市,將依據規定嚴肅問責,不允許以氣象條件爲理由來應付搪塞。

二是強化監督幫扶力度。目前,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執法力量對“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正在開展強化監督幫扶,督促各地“冬病夏治”,全面完成治污任務。

三是持續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一市一策”,針對不同城市存在主要問題精準施策,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轉自:濟源環保 來源:生態環境部

近年來,生態環境的保護一直備受重視,特別在污染防治方面,政府對各企業,尤其是排污企業的把控一直很嚴,那麼,如何才能避過環保督查行動的“利劍”呢?做好下面這些就不怕了。

執行環保政策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地方行業准入條件,符合淘汰落後產能的相關要求。

●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依法辦理排污許可證,並依照許可內容排污。

提升裝備水平

●企業應採用密閉化生產工藝替代敞開式生產工藝,優先採用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工藝替代間歇式生產工藝,儘量減少物料與外界接觸頻率。

●採用先進輸送設備。採用屏蔽泵、隔膜泵、磁力泵等物料泵替換現有水噴射真空泵輸送液態物料。因特殊原因使用壓縮空氣、真空抽吸等方式輸送易燃及有毒、有害化工物料,應對放空尾氣進行統一收集、處理。優先採用羅茨真空泵、無油潤滑往復式真空泵等真空設備。如因工藝需要採用噴射真空泵或水環真空泵,應採用反應釜式或水槽式密閉真空泵,循環液配備冷卻系統。

●規範液體物料儲存。化學品(含油品)儲罐應配備回收系統或廢氣收集、處理系統。揮發性酸、鹼液儲槽裝卸過程放空尾氣須採用降膜或填料塔吸收,呼吸放空尾氣應採用多級水封吸收處理。

●推行節水型生產工藝。除特殊工藝要求外,物料的洗滌優先採用逆流漂洗工藝,鼓勵污水串級使用。

廠區生態環境

●根據實際情況,生產車間地面採取相應的防滲、防漏和防腐措施,車間實施乾溼分離,廠區必須全面實施“兩化”,即道路場地硬化、其他區域綠化。

●生產現場無跑冒滴漏現象,環境整潔、管理有序。

●罐區和一般廢物收集場所的地面應作硬化、防滲處理,四周建圍堰,一般廢物收集場所還要採取防雨措施。

●廠區各類管線設置清晰,管道佈置應明裝,並沿牆或柱集中成行或列,平行架空敷設。

廢水管理

●實行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池規範,滿足初期雨量的容積要求;有廢水產生的車間分別建立廢水收集池,收集後的污水再用泵通過架空敷設的密閉管道送入本企業的廢水總收集池;冷卻水通過架空敷設的密閉管道循環使用;雨水收集系統採用明溝。所有溝、池採用混凝土澆築,有防滲或防腐措施。

●生產廢水和初期雨水的處置。廢水自行處理、排放的企業要建立與生產能力和污染物種類配套的廢水處理設施,廢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能夠穩定達標排放;廢水接管的企業要建立與生產能力和污染物種類配套的預處理設施,預處理設施正常運行,能夠穩定達到接管標準;廢水委託處置的企業,要與有資質單位簽訂協議,審批、轉移手續齊全,並建立委託處置臺帳。

●生活污水的處置。具備接管條件的企業,生活污水必須接管進污水廠處理;不具備接管條件的企業,按規定規範處理。

●排放口設置。每個企業原則上只允許設置一個污水排放口和一個雨水排放口,並設置採樣監控井和標誌牌。污水排放口要符合規範化整治要求,做到一明顯、二合理、三便於,即環保標誌明顯,排污口設置合理、排污去向合理,便於採集樣品、便於監測計量、便於公衆參與和監督管理;雨水排放口要採用規則明溝,安裝應急閥門。

廢氣管理

廢氣收集

廢氣收集應遵循“應收盡收、分質收集“的原則。廢氣收集系統應根據氣體性質、流量等因素綜合設計,確保廢氣收集效果。

廢氣治理

各生產企業應根據廢氣的產生量、污染物的組分和性質、溫度、壓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後選擇成熟可靠的廢氣治理工藝路線。

噪聲管理

企業儘可能選用振動小、噪聲低的設備,噪聲排放要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要求。

固體廢物管理

●危險廢物按照特性分類收集、貯存。

●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地面要硬化處理,有防雨淋、防揚散、防滲漏措施,滲濾液通過導流槽進入收集池。

●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應設置危險廢物警示標誌,危險廢物容器和包裝袋上設立危險廢物明顯標誌。

●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帳。如實記錄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相關情況,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並報區環保局備案,進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如實申報危險廢物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

●危險廢物應當委託具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利用處置,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審批和轉移聯單制度。

清潔生產

生產企業需按照每年下達的要求按時完成清潔生產審覈,達到行業清潔生產標準的要求。

環境應急管理

●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設立環境應急管理機構,建立環境應急管理制度,落實環境應急管理人員。

●編制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委託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編制預案,並在完成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的基礎上及時上報環保部門。

●較大以上環境風險企業要開展環境安全達標建設工作。

●落實環境風險防範措施。規範建設環境風險防範設施,包括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生產廢水總排口關閉閘閥、雨水排口關閉閘閥和危化品儲罐圍堰等應急設施,確保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件,生產廢水、消防水等不出廠區範圍,不污染外環境。

●設立環境應急物資庫房。應急預案中明確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必須配備到位,並設置專門的庫房,同時建立物資庫管理制度。

●定期開展職工培訓演練。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環境應急知識培訓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並將相關的臺賬資料和檔案材料進行規範存檔。

規範環保管理

●規範設施的全流程標識化建設,對治理設施的關鍵節點配上標記、圖識等專一符號,使治理設施的整個流程一目瞭然,實現設施的量化管理。

●企業不得違規擅自拆除、閒置、關閉污染防治設施,要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事故狀態或設備維修等原因造成廢氣治理設施停止運行時,企業應立即採取緊急措施並及時停止生產,同時報告生態環境局。

●環保規章制度齊全,設置專門的內部環保機構,建立企業領導、環境管理部門、車間負責人和專職環保員組成的企業環境管理責任體系。

●相關檔案齊全,每日的廢水、廢氣處理設施運行、加藥、電耗及維修記錄、污染物監測臺賬規範完備。

來源:莘縣環境保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