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能看到這篇文章的,都是本輪購物狂歡中,花錢最少的。

  今天我們不說買買買,迴歸正題,說說愛情。

  前有佟麗婭版《北京愛情故事》,電視劇情照進現實;

  再有廣東雨神的《廣東愛情故事》,唱着“人在廣東已經漂泊十年”。

  接下來你所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溫江愛情故事。

  在溫江,我們認識了海科社區的一羣熱心媒婆,據不一定準確的統計,這幾年她們共撮合成八九十對。他們有兩個共同關鍵詞:溫漂、相親。

  沒有明星演繹,沒有驚動天地。

  如有雷同,純屬那啥。

  我小名王二麻子,今年30,性別女,老家南充。

  “大齡剩女”標籤就像平安符一樣,隨身貼我很多年。

  想起高中時候,我也是江湖兒女,因爲談戀愛,差點被爸媽打斷腿。

  這才幾年,嘿,他們的口頭禪變了:

  “一天到晚不耍朋友,你到底要咋子,七大姑八大爺都在笑你!”

  當時我就問過爸媽:你們早幹嘛去了?

  大學畢業後,我到溫江醫學城園區工作,做的是企業培訓老師。

  平時工作真的很忙,慢慢地,工作之餘我越來越少出門,寧可自己在家看書睡覺喂貓。

  習慣了父母嘮叨,偶爾看到別人曬中國好男友,我也會在心裏調侃:喂喂喂,請問民政局嗎,我已經過了法定結婚年齡好幾年了,那些優秀的小哥哥是怎麼領,給我也發一個吧!

  再後來,我習慣單身了。

  搞對象這種事情,勉強不得、將就不得。

  就這樣到了2016年。

  海科紅娘相親活動,部門兩個單身小妹妹,非要拉我一起去報名。

  “相親?不可能的。”

  但耐不住軟磨硬泡,我一個老阿姨,只好答應陪着她倆去。全當看熱鬧。

  萬萬沒想到,活動現場,在同一個園區上班的男生,先把我看上了。他通過紅娘找到了我的聯繫方式,加了微信。交談下來,我竟覺得還不錯。就這樣,聊了4個月後,我們相約去旅行。拋開工作的煩惱,卸下一切繁瑣的事務,感覺有詩有遠方,讓我更加確定對他的感情。

  我們在2017年的春天戀愛了。

  婚期定在明年春節。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我將成爲他的新娘。

  圖:成都東哥攝於深圳蓮花山公園相親角

  大家叫我小林,今年32歲。

  8年前,我大學畢業,從杭州來到溫江一家醫藥企業工作。

  那時的我,已經就是大家眼中的資深單身狗。但我覺得我還小。

  工作之餘,旅遊和運動成了我最好的兩個夥伴。

  那時候,最怕放假回家。

  父母逼婚,不在相親就在去相親的路上。

  經不住身邊朋友的熱情,2012年,“海科紅娘”相親會舉辦的第一年,我報名參加。很巧,我認識了喜歡的姑娘,我們情投意合,終於不用再忍受父母的催婚啦。

  相處了一年多,我正式向她求婚。

  你以爲下面該準備婚禮了?

  可是!就在快要結婚的時候,我們之間爆發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分手了。電視劇編劇纔敢這麼寫。

  我又成了一名光榮的單身好青年,繼續奔走在被催婚和去相親的路上。途中,父母也讓我回老家發展。

  就這樣,轉眼三四年過去了。雖然沒再參加活動,但是我與紅娘成了熟人,她們說我是老大難,有合適的人也會第一時間跟我介紹。

  現在的女朋友就是這樣認識的。雖然才正式交往兩個多月,但我們確認過眼神了,彼此就是對的那個人。我又一次高調向朋友們宣告,我戀愛了。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每天互通微信,即使再忙也要見上一面。

  今年回家過年,再也不怕啦。

  我叫楊柳,今年37歲,家庭幸福,工作滿意……

  但是?沒有但是!

  你問我是不是走錯片場了?木有啊!倒回去幾年,這樣的生活我都沒敢想過。

  2011年,我結束了一段失敗的感情,我離婚了。

  身心俱疲,感覺不會再愛了,一頭扎進工作中,日子週而復始。

  一切在2014年有了轉機。

  那一年,我經朋友介紹,來到溫江一家藥企上班。

  告別上一段感情3年多,前面那位二十七八歲就說自己老阿姨的王二麻子妹妹,2014年我已經是34歲,是不是已經成古董了。

  有一天,我看到公司門口張貼了海科紅娘活動的宣傳海報,據說去參加活動的,都是自身條件不錯,但是因爲工作忙或者要求高之類的原因,被單身了。

  抱着去試一試的心態,我報了名。

  說實話,活動那天我精心打扮了,雖說只是想去看看熱鬧,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當然,故事的結尾是圓滿的。

  在活動中,我認識了現在的老公。算是一見鍾情吧。他的談吐和氣質,一下打動我。相處了一年以後,我們在2015年結婚了。

  如今,我們的兒子已經兩歲啦。

  很慶幸我能遇見他,在溫江有了屬於我的家。

  我就是上面他們說到的“海科紅娘”本娘,之一。

  在我的眼中,成年人分兩種,已婚和未婚。

  我的目標是,讓我們溫江的廣大未婚男女青年,不再被撒狗糧。

  我的口頭禪是:“你是不是單身嘛?”“這個小夥子咋樣,我覺得和你多配。”“這個女娃娃挺好的,你要不要認識下。”

  在我這裏,單身男女好比麻將桌上的牌,我要把他們琢磨得一清二楚,給他們完美的匹配。

  我叫張珊,34歲。

  其實,我的本職工作,是海科社區的工作人員。

  醫學城園區企業非常非常多,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

  最開始,我們爲了給園區企業做好服務,去走訪,問企業有啥需要。後來發現,人家各種辦公條件、政策啥都挺好,我們好像幫不上啥忙。着急啊。

  幸好,我們社區工作人員出身,就是耐磨。

  終於發現了企業們有一個現實難題:不遠千里外來“溫漂”,尤其搞科研的,高端人才來得多,但是走得也不少啊。

  如果能讓人才留下來,我們社區工作也就成功了啊。

  怎麼留?給他們找個對象,安個家,樂個業!

  所以,我們組了個非偶像天團——“海科紅娘”,其實就是媒婆。

  多年來,我一直操心着他們的終身大事。

  有的人說我管閒事,但我樂意的。

  5年,我撮合成功了很多對,看着他們在溫江結婚生子,我覺得我也是人生贏家。

  同樣是相親,你爲什麼那麼優秀?

  在溫江區海科社區轄區範圍內,有上千家企業。正如“紅娘”張珊所說,從外地引進的人才流失,成了企業心頭痛。這樣的情況下,社區能做什麼呢?

  2012年,“海科紅娘”相親會應運而生。

  第一場相親活動僅僅是兩個企業之間的聯誼,沒想到的是,來相親的人還不少。

  於是,兩個企業之間的聯誼,變成了一個醫學城園區多個企業單身員工的聯誼,進而又發展爲整個溫江的單身男女青年都能參加的活動。

  “海科紅娘”的品牌效應逐漸凸顯。

  5月20日、七夕、11月11日……從2012年至今,年度活動已連續開展7年。然而在平常,社區工作人員也是化身紅娘,“操碎了心”。

  目前,海科紅娘已經實名登記1100多名會員,2600人次參與,開展各類交友相親活動56期,成功撮合80多對男女青年。

  冬天最需要的是溫暖,因爲有人情,那麼多“溫漂”,在溫江安了家。

  這首《溫江愛情故事》改編自《廣東愛情故事》,獻給廣大蓉漂青年。

  《溫江愛情故事》

  詞:非專業作詞人 溫江朱總

  結束了單身告別了過去

  安逸的日子剛剛開始

  來到溫江已經生活多年

  暖暖的時光 慢慢走過都是幸福

  美麗城市將你我相連 謝謝你

  有了你的日子才精彩

  是陽光照亮夢想

  喚醒我的微笑

  只要我們舉起雙手

  不辜負青春

  瀟灑的人生 快樂的心情

  看看這城市越來越美麗

  來到溫江已經生活多年

  暖暖的時光慢慢走過都是幸福

  美麗城市將你我相連謝謝你

  有了你的日子才精彩

  是我們相信夢想總會實現

  就算最後一無所有

  也無所畏懼

  相信我 只要心存夢想

  來到溫江拼幾年

  幸福來了

  再不感慨那當初

  相信你 哪怕堅強

  是假裝出勇敢的面具

  也不能少活得精彩的勇氣

  

  -END-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西早、茉茉、果小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