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權力的遊戲”始於一次意外。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如何開始,但也許沒幾個人能知道它有怎樣的結局。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紂王執政期間,商王室有“三公”,一是著名的姬昌,二是鄂侯,三是九侯。爲拍商紂王馬屁,九侯殷勤地把自己閨女送入了商王宮。九侯身份從此升格爲國丈,一時間風光無限。然而,大家閨秀的九侯女,不懂得扮護士、穿制服、玩SM,自然也就無法像妲己一樣討紂王歡心。不知什麼時候,九侯女又不幸冒犯了時時都酒氣熏熏的商紂王。一怒之下,商紂王把九侯女給殺了。盛怒之下的商紂王還不甘心,又株連九族,把九侯也“醢”了——把他剁成了肉醬。

王室三公,就這麼輕易地被虐殺致死,這引起了另一個人的不滿。同樣位居三公的鄂侯見商紂王如此殘暴,異常氣憤。爲阻止商紂王的暴行,鄂侯立刻上朝強諫。

商紂王可不是善男信女,他的殺性起來,那可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以,他毫不憐惜地又殺死鶚侯,還把他屍體曬成了肉乾。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一個剁成肉醬,一個曬成肉乾——怎麼看着像是要做成下酒菜的樣子?恭喜你!答對了!《禮記•明堂位》記載:“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逸周書•明堂》也有類似記載:“大維商紂暴虐,脯鬼侯以享諸侯,天下患之。”鬼侯,即《史記》所說的九侯。《禮記》、《逸周書》中所說的“脯”與《史記》所記的“醢”雖然有差異,但是卻佐證商紂王“醢”也好,“脯”也好,都是爲了喫!

旦夕之間,王室“三公”中的兩位就成了商紂王桌上的下酒菜,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宮廷鉅變!如此慘烈鉅變,讓僅存的“三公”姬昌即心寒又膽顫。看着朝夕相處的同僚突遭不測,姬昌忍不住私下裏長長竊嘆,發了些兔死狐悲的慨嘆。

姬昌私下裏的一聲嘆息,卻不防隔牆有耳,被路過的崇侯虎聽到了。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諸侯方國之間,時刻都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崇國與周國,是同處渭河平原的一衣帶水“友好”鄰邦。周國在岐山腳下,崇國則在今天西安一帶。這麼多年來,光明正大地搞經濟、搞軍事、搞文化、搞政治,崇國始終都無法勝過周國。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可不只有光明正大。既然堂堂正正搞發展無法與姬昌一爭高下,那麼崇侯就只有用下三濫手段來遏制競爭對手了。

聽到姬昌的嘆息,崇侯虎立刻就發現了一個打擊政治敵人的絕佳良機!

他私下裏跑到商紂王身邊,檢舉揭發姬昌:“西伯私下爲善積德,結黨營私,這可是對大商江山極端不利啊!”這可正中要害!長久以來,商紂王心中念念不忘就是西伯的“仁義”之名。

聽到崇侯舉報,商紂王二話不說,就把姬昌流放到羑里(河南湯陰縣),軟禁起來。

姬昌的長子伯邑考見父親無辜受難,急忙前往商王都進行營救。他來到朝歌給商紂王當御用“司機”,希望能替老爸贖罪。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這真是羊入虎口。

商紂王可不會因爲周人表面上的百依百順,就相信他們。姬昌的“聖人”頭銜,始終是紂王暗藏很久的一塊心病,他怎麼都得試試這個“聖人”頭銜的成色到底如何。自詡得到“天命”的商王室,治下居然有其他族裔的人敢稱“聖”,這難道不是要搶班奪權嗎?所以,某日商紂王突生不快,突然又把伯邑考給殺了!

商紂王殺伯邑考,不僅僅是要給姬昌施壓,更是爲了喫。不過這次不是他自己喫,而是要讓姬昌來喫。商紂王想試出姬昌的水究竟有多深:人人都傳聞姬昌是聖人,聖人當然更不可能喫兒子的肉。如果姬昌不喫,他就是未卜先知的真聖人,那就必須得死,以絕後患;如果姬昌喫了,他就是假聖人,無足輕重,可以留下來慢慢折磨。

不明真相,其實有時是件好事。見商紂王專門派人送來肉湯,姬昌不敢怠慢,立刻就喫得一乾二淨。

只不過,當他知道真相時,內心又是如何地崩潰?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見姬昌安然喝完肉湯,商紂王頓時覺得不過如此——所謂“聖人”,名不符實!將他囚禁在羑里七年,是不是有些小題大作小題大作了?

看出商紂王有放過姬昌的念頭,周國人趕緊送了大量美女和寶物給商紂王,希望商王室能放回自己的“帶頭大哥”。

自覺看穿了姬昌的商紂王,見周人送來如此豐厚的禮物,頓時龍顏大悅:“這些東西一樣就足以釋放西伯了,現在居然有這麼多!”於是,他大方地赦免了姬昌。不但如此,爲拉攏姬昌,商紂王還故意透露了一個絕密信息給姬昌:“當初向我檢舉揭發你的,就是崇侯!……”

崇侯虎,受《封神演義》影響,人們都以爲他是商王室埋伏在西部的棋子,用來監視商王國在渭河流域的各方勢力。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監視日漸強大的周國。商紂王收到周國賄賂之後,居然連忠於商囯的部下都輕易出賣,他真是利令智昏,徹底無可救藥了!

商紂王真是比竇娥還冤。

馬有失蹄,人有失足,這次精明過頭的商紂王也是被人利用了……。

崇國與周國之間,生存競爭無比殘酷。

但是,崇國遏制周國卻不是受商帝國指使,而是崇國自身戰略使然。人們都誤以爲崇國是商王國的忠實棋子,但一直以來拼命想擺脫商王囯統治的不是周國,恰恰是崇國。

波詭雲譎的晚商權力遊戲:離間

意大利人馬基雅弗利說:“能讓人既敬愛又懼怕當然是最好。但既然敬愛與懼怕很少能同時存在,人們就被迫發現了一條真理:與其被人敬愛,不如被人懼怕。”天資聰穎的商紂王,對此可謂是觸類旁通。商紂王統治天下的原則,也是一樣:只需要天下人怕他,不需要天下人愛他!

在商紂王的殘酷統治壓迫下,渭河流域一帶的許多諸侯國早就不想再爲商王國賣命。而崇國,就是最早想擺脫商王國統治的國家之一。崇侯虎,當然不是《封神演義》中只知諂媚侍主、平庸無能的大草包。事實上,他是個政治嗅覺異常靈敏、心機叵測、深藏不露的老奸巨猾之輩。

自從投奔商囯以來,周人一直是商王國在西北的忠實打手,爲商囯在西北鎮壓來自各方的異己勢力。因此,周國兩代“帶頭大哥”,都被商王室“重用”:季歷被提拔成爲牧師,姬昌甚至當上了商王室的“三公”。

要想擺脫商人壓迫,就要扳倒周國。只要周國還在,就永遠是鎮壓崇國這類異己分子的五指山。正是因爲如此,周國“帶頭大哥”姬昌才成了“造反人士”的眼中釘、肉中刺。爲擺脫商王國的殘酷統治,扳倒姬昌,也就成了西北“異見人士”的共同心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商紂王怒殺“三公”事件中,崇侯虎終於成功地離間了商王室和周國。

商紂王百般防範姬昌,卻不知崇侯虎纔是別有用心之人。一聽到崇侯虎的誣告之詞,他立刻就不分青紅皁白地把地姬昌囚禁起來。商王國在渭河流域出現了權力真空,再也無力掌控西北地區的大局了。

崇侯虎的離間之計,大獲成功。

請關注欲雲談史論今公衆號,與您暢談歷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