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圈裏有個妹子,天天晚上9點準時曬微信運動的截圖。

  少的時候2萬步左右,多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3萬,常年佔領着排行榜封面。

  當我喝着快樂肥宅水、喫着烤串放縱自我的時候,看到她的截圖就會覺得罪惡感爆棚。

  自己每天不到2千的步數,和別人的幾萬步相比,簡直少得可憐。

  關鍵是這個妹子,曬微信運動截圖並不是爲了彰顯人設,或者爲了他人的點贊。

  她是真真切切地將跑步的習慣刻在了骨子裏,融在了生活中。

  和她聊天的時候,能感受到她對跑步的喜愛溢於言表。

  最初的她,穿個牛仔褲就開始跑,八百米就是極限了,跑完滿嘴的血腥味。

  堅持了30天后,她的身體開始習慣這種節奏,不再覺得跑步是一種煎熬。

  堅持了半年後,她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瘦了整整5公斤。

  現在的她,身材緊緻、皮膚細膩、笑容明朗,看起來清爽又有活力。

  生活中,有太多人在工作的壓力下放任口腹之慾,身材管理潰不成軍。

  看到朋友圈裏曬微信運動截圖的好友,就屏蔽拉黑,不肯面對懶惰的自己。

  熬夜、喝酒、擼串、飲食毫無節制,不用運動的生活,看起來確實很舒服。

  但正如小說《大哥》裏的句子所說:“人不能過得太舒服,等你滿腦肥腸、每天都喫飽混天黑的時候,就離嗝屁着涼不遠啦。

  我害怕自律的人,因爲他們能夠在這個失控的時代,牢牢地掌握着人生主動權。

  每天都朝着更好的方向,用力地愛着自己。

  02

  德國有位23歲的女孩Sunny,在工作之後身材逐漸走樣,肚子上的肥肉不斷堆積。

  她問自己:難道這輩子就這樣胖下去嗎?

  不敢照鏡子、不敢拍全身照、明明很年輕卻被人稱作大媽、看到身材纖細的姑娘總是忍不住自卑......

  “不,我要開始改變自己。”

  Sunny給自己制定了一個20周的跑步減脂計劃,開始了自律的旅程。

  第一週,真的很難。沒跑幾步就感覺到心脾肺都很累,只能不斷停下來休息。

  第二週,一樣很糟。她不斷懷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輕鬆一些?

  疲憊、乏力、酸脹的肌肉、風雨交加的壞天氣似乎都在跟她作對,但她仍選擇繼續堅持。

  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第九周,她終於有了一些進步,身體變得輕盈,越跑越輕鬆了。

  然而,突如其來的受傷,讓她不得不中斷跑步,影響了好幾周的訓練,她難過得甚至想要放棄。

  即使這樣,她仍咬咬牙,繼續上路,並且開始配合力量訓練,結識新的朋友,重拾自信。

  第二十週,她的真實感受是:從未有過如此美好的感覺!

  她成功了,20周的時間,減重14公斤,腰圍比之前小了3個號,速度比最開始提高了2分鐘每公里。

  而變化最大的,是她從之前苦大仇深的表情,變成了現在洋溢在臉上的自信。

  我害怕自律的人,因爲他們都太狠了,能做到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03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哪些事情永久地改變了你?

  一個點贊回答很高是這樣的:

  

  每天堅持做一件小事。曾經我對唐詩宋詞儲備太少,於是我某一天晚上睡覺前,沒刷手機,而是背了一首唐詩,就這樣一直到現在,我能脫口背出600多首唐詩宋詞。

  

  這讓我想起《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總冠軍雷海爲。

  在參加比賽之前,他只是個騎着電動車每天穿梭在大樓之間送餐的外賣小哥。

  然而,在商家等餐或者短暫休息的間隙,他都會拿出隨身攜帶的《唐詩三百首》,堅持背詩。

  打工很累,連喫飯睡覺的時間都很奢侈。

  但正如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雷海爲寧可放棄一些睡覺的時間,也要堅持背詩。

  董卿有這樣一句贈語給雷海爲:

  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你所有在日曬雨淋,在風吹雨打當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書店裏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

  很多時候,改變我們一生的,就是那些日復一日堅持的小事。

  

  有人每晚睡前堅持看1個小時的紙質書,長年累月思想、談吐、待人接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人每天堅持晨讀英語,十年如一日,終於能自然地脫口而出最地道的口語;

  有人連續三年做不重樣的早餐,全程靠喫,就把啤酒肚變成了八塊腹肌。

  

  韓寒說過:把一切普通的事情做好即不普通,把一切簡單的事情做好即不簡單。

  我害怕自律的人,因爲他們能把一件小事堅持到極致,令旁人自慚形穢。

  04

  哲學上有個詞,叫“荷花定律”。

  一個荷花池,第一天荷花開得很少,第二天開放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

  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

  按此規律,到了第29天,荷花池中的荷花開了一半。

  令人驚訝的是,到了第30天,荷花猛然開滿了整個花池,一派生機盎然。

  同理,在人類社會,把一件事堅持30天,也足以發生奇蹟。

  谷歌工程師卡茨,曾是一位肥胖的油膩宅男。

  一天,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30天改變的計劃,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堅持的事。

  比如:

  每天騎自行車上班,每天走路一萬步,每天拍一張照片,寫一本5萬字的小說;

  不看電視,不喫糖,不玩推特,拒絕咖啡因.....

  可以說這份計劃充滿了挑戰性,做不到自律的人勢必無法完成。

  但馬特堅持了下來。

  30天后,昔日那個肥膩的宅男工程師不見了,他變成了一個健康、樂觀又有文采的人。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27:堅持》中說:一個會堅持的人,也是個自律的人。

  生命是種選擇,有人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中迷失了自我,有人則愛上了自己自律的姿勢。

  

  千萬不要小看一個自律的人。

  自律的過程雖然辛苦,但能做到就真的很厲害。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共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