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从北方传来。

11月9日下午,《蚌埠市淮河流域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而就在上个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刚获国务院批复,蚌埠再次被明确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

如此一来,已获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再加上规划刚刚通过专家评审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蚌埠将极有可能成为“双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第二层次的城镇层级。要求是在全国所处地理大区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等多方面。

有报道称,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划定10个国家中心城市、100个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为此,全国各城市都在力争进入这份名单,因为列入了中心城市名单,将会获得国家更大更多的支持。

据《蚌埠日报》11月12日头版报道,蚌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规划的背景,是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支持蚌埠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及安徽省政府关于力争合肥、芜湖、蚌埠纳入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作要求而来。

合肥

芜湖

蚌埠

安徽省重点推荐了这三座城市

力争成为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

此前于去年初,2017年2月12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要求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力争合肥、芜湖、蚌埠市纳入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争取黄山市纳入全国特色中心城市。

目前

合肥市生产总值

已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以及重要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各项优势明显

11月8日,在首届进博会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扩大开放政策发布会上,合肥市方面领导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合肥市的经济体量、创新能力、城市能级、民生保障,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作为长三角和G60的一员,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合肥的一份光荣,更是新时代的一项新任务、新责任。

编辑:粥 粥 张雪子

主编:周祥新 冯兰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