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頓麪條,汗流浹背!尷尬!  
正常人劇烈的運動、天氣炎熱、高溫下工作,或者喫飯,尤其飯比較熱,像一些帶湯的麪食、同時喫的比較快的情況下,出現出汗的情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

外出喫飯,三口還沒下肚,迷之尷尬的“汗如雨下”是有病嗎

但如果喫飯時出現大汗淋漓,可能就是出現疾病導致,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

像甲亢的病人因爲甲狀腺釋放的因子比較多,容易出現大熱的現象,在喫飯時容易大汗淋漓。

糖尿病的患者也是如此,多飲、多食、多尿已經成爲了診斷糖尿病的一組基本症狀,糖尿病患者在喫飯時,也會因爲身體裏面的因素而出現大汗淋漓的狀況。

氣虛的病人也會有這樣的症狀,因爲氣不攝津,病人稍微一活動就會出現大汗淋漓的狀況,在喫飯時也是如此。

也有一些由於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特別着急等,會引起病理性的多汗症。由於情感的衝動,使神經衝動增加,機體分泌引起汗液的乙酰膽鹼的量增多而產生多汗。

有的是由於汗腺神經緊張性增加,使它對正常強度的神經性刺激、非神經性刺激出汗反應增強,也會出現出汗的現象。

外出喫飯,三口還沒下肚,迷之尷尬的“汗如雨下”是有病嗎

    夏季出汗的誤區有哪些  

出汗後立即擦掉

皮膚表面的散熱方式有輻射、傳導、對流及蒸發4種,尤其是在環境溫度上升到接近或者超過體溫的時候,蒸發汗液散熱就成爲唯一方式。

高溫的條件下人體產熱增加時,汗腺會分泌出大量汗液,汗液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的熱量,起到散熱降溫的作用。每蒸發1毫升的汗液,可帶走0.58千卡的熱量。

如果出汗後立即擦掉,就不能發揮其蒸發散熱的作用;同時由於熱量沒有散發,汗腺還會繼續分泌汗液,體內的鹽分、維生素等也會隨之消耗掉,對健康不利。

常開空調

很多人對於夏季出汗的看法和做法存在一定的誤區。首當其衝的就是常開空調,易使體內熱應激蛋白合成減少,對高溫的耐受力下降,一旦回到外面熱浪滾滾的環境中便難以適應,汗腺也因長時間不用而變得不靈導致中暑,患高血壓、冠心病的人還易中風、心肌梗死等。

外出喫飯,三口還沒下肚,迷之尷尬的“汗如雨下”是有病嗎

出汗後立即用冷水沖澡

夏天出汗後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出汗後,皮膚血管仍處於擴張狀態,立即衝冷水,皮膚受到冷水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反而會使散熱困難、體溫升高。同時,流回心臟的血量突然變多,會增加心臟負擔。

還有,機體從熱環境一下進入冷環境後,來不及適應調整,常容易患感冒或者引起胃腸痙攣等。鍛煉出汗後肌肉疲勞、緊張度增加,這時若再受到冷刺激還可能引發抽筋。

溫馨提醒:正常人24小時內不知不覺會蒸發約600~700毫升汗水。一定要定時補水(涼白開)哦,補充你流失的水分。


關注@妙手醫生 隨時問醫

更多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