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分析|信心正一點點崩塌的P2P網貸行業,未來將何去何從?

倒閉潮起,P2P網貸行業陷入連環劫。一夜之間,曾經打着金融創新、普惠金融旗號的企業紛紛“打臉”,不跑路、保證兌付的承諾也成了一紙謊言,甚至不少企業老闆自己前往經偵部門自首。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已有236家P2P網貸平臺相繼“爆雷”。其中,有163家是在6月以來的50天內“爆響”,平均每天約3.26家。在互聯網金融重災區杭州,當地政府甚至將杭州黃龍體育中心、杭州市江乾區體育中心兩大體育場館,設置爲受害投資者的臨時接待點,並派出杭州市信訪辦、江乾區信訪辦兩級政府部門對接。目前存活的企業也有“夾縫中求生存”的跡象。行業一週內資金淨流出40億元,行業信心在一點點崩塌。
P2P爲何會集體爆雷?P2P的本質到底是什麼?P2P行業未來將走向何方?
“P2P本不該存在”
“P2P本來就是一個不該存在的行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教授、EMBA授課教師李若山表示,“金融是一個特殊行業,需要嚴監管,比如巴塞爾協議對銀行的準備金、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率都有嚴格約束,不允許資金錯配。而P2P行業處於監管真空中,很多P2P企業宣傳用大數據、雲計算做風控,是金融科技企業,然而實際上毫無風控措施,在風險面前不堪一擊。”
李若山表示,金融的本質就是槓桿、信用和風險,而信用這一點,P2P網貸是無法實現的。
“P2P網貸是缺乏信用基礎的,最直接的是,通過網絡,看不見、摸不着,怎麼了解借款人的資信狀況,怎麼在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建立信用?投資者往往關注的是利息,而不是借款項目真實性。”李若山說。
除了信用無法建立之外,李若山認爲,P2P企業不按照國家規定,總搞“資金池”、打擦邊球,成爲遊離於監管之外的“影子銀行”,所以成爲了暗藏風險的法外之地。但反過來說,如若按照銀保監會的要求,P2P公司完全做成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的模式,不對老百姓兜底兌付,那麼P2P理財根本無人問津,老百姓還是會選擇正規金融機構投資。
塌方式淪陷的導火索
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彭凱則表示,近期的資不抵債頻發,主要因爲在專項整治過程中面臨着“互聯網資管全面清理”“(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雙降”等整改壓力。而不斷疊加的“大額標”“自融標”“自保標”甚至“假標”,風險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顯現並超出了平臺的掌控力。此外,投資用戶信息加速下探,網貸市場資金流入急劇下降,投資人紛紛希望提前兌付離場。而另一端的借款用戶,或受部分不良分子煽動,在大環境惡化的情況下,還款心理發生變化,意願下降。
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P2P市場。彭凱舉例稱,網貸發展歷程中,在早期沒有借款限額的時候,動輒上億的大額借款標,不少是流入了房地產市場,後來提出了“20/100萬”(單個自然人在單一平臺借款不能超過20萬,單個企業在同一平臺借款不能超過100萬)的限額,互聯網資管又橫空出世,定向委託、掛牌收益權轉讓之類的產品,也是將資金向地產等行業輸血,甚至從“牛板金”案例來看,被惡意挪用的鉅額資金,還是流向了房地產。當去槓桿指向這些行業、產業,其旺盛的融資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大型項目出現停擺,自然就波及到了網貸行業。
但在李若山看來,即便當前不是處在金融去杆槓、經濟增長乏力的時期,P2P行業還是會上演現在的這一幕。
“即使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還是會爆雷,這是因爲行業風險不斷累積,P2P公司一遇到集中兌付就會破產,這只是時間問題。”李若山教授稱。
大浪過後,誰會留下?
這一番互聯網金融的洗牌還在持續。
近期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原定於今年6月底完成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仍將繼續,除P2P之外的包括互聯網資管、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外匯交易等其他互金業態仍按原計劃於今年6月底前將存量風險化解至零,P2P網貸清理整頓延長至明年6月份。
截至2018年5月末,各地尚在運營的從業機構2902家,專項整治以來共有5074家從業機構退出;不合規業務規模壓降4265億元。在打擊互聯網金融違法犯罪活動方面,專項整治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共立案1390起,成功破獲一批重特大案件,對非法金融活動形成了有效震懾。
李若山認爲,接下來,不合規的P2P公司退出市場,監管部門會不斷探索更新的監管方式,市場會逐漸好轉。但最重要的是,監管部門要像對銀行、信託、證券監管那樣,規定時間進行檢查,對其風險進行審計,並用上現場監管手段,防微杜漸。此外,需勒令不再新增機構,禁止從業機構設立資金池、搞資金錯配,並儘量清理不良資產,實現良性兌付,對投資者有個交待。
彭凱則表示,在這一波大浪中,不管是從業機構、網貸用戶還是監管,都能明顯地感受到,這個行業在面臨外部衝擊時呈現出的孱弱。所以,未來能生存下去的,絕對應該是大平臺,流動性管理能力強、風險控制能力已相對穩定。“小而美”這種東西就是精緻的水晶杯,稍碰即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