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的武功县南仁社区下寨村东北也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千年古刹——石佛寺。

石佛寺占地百余亩,东北依塬,南临渭水,西望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武功县城。其交通便利,周围民风淳朴,一年四季泥土飘香。寺内松柏参天苍劲,殿堂楼阁布局有序得当,檐牙高啄,造型精巧。晨钟暮鼓三十六村皆闻,经声佛号普渡情浓,香烟袅袅,信徒众多。

西邻石佛寺小学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也给千年古刹凭添了无限美的遐想。关于石佛寺还有一个让人感念的传说。

传说唐时,下寨村民众在村南垦荒时,无意间挖出一尊北魏时期的石佛像,民众在惊愕之中诚惶诚恐。后经智者点拨,民众才将石佛身请了出来。随捐款建寺,供奉石佛。1164年,金世宗曾赦赐“吉祥院”,后人称其石佛寺。

五代时,后周大将赵匡胤率众作战失利逃至此地。当时,天色已晚,忽然天空雷声滚滚,电闪耀眼,大雨倾盆,道路泥泞不堪,前行艰难。将士们因了连日作战异常疲惫,饥饿难耐,前行速度更是缓慢。就在这时,一道闪光下忽现一寺——石佛寺。赵匡胤心中大喜:难道是佛祖佑我。便命将士进入寺内避雨休整,支锅生火。可是,身后追兵声渐近,继而便到寺外。任凭赵匡胤声嘶力竭地命令将士们赶快起来迎战,可将士们依然东倒西歪地睡觉,始终无人起来。赵匡胤万般无奈,慌乱中挥起手中巨大的杆棒。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电闪雷鸣,整个夜空如同白昼般明亮。雷声震耳欲聋,一道金光从赵匡胤的杆棒划向四院大门上方,石佛寺的“石”字立即变成了“夻”。追兵们以为追错了方向,正欲改变方向追杀时,大雨猛然停了,佛光普照。寺外的追兵们被眼前的景象下的纷纷丢下武器,跪地磕头,求佛祖保佑。赵匡胤在寺里听到外面的拜佛声,不知何故,便在几个将士的保护下出了寺院,方知刚才佛祖显灵。赵匡胤惊喜地跪地磕头,许下宏愿:他日将重修寺院,以谢佛祖。

后来赵匡胤灭周建立大宋。为了报答石佛寺的救命之恩,下旨扩建寺院。院址二十多亩,还把寺外二百八十亩地划归寺院所有。新建的寺院,规模宏大,气象非凡。山门上悬挂"石佛寺"金匾,山门内对面站立四大金刚,青面獠牙,威武凶煞,令人惧怕。进了山门,是大雄宝殿,石头泥身的如来佛双手合十,盘膝打坐莲台上,高约丈许,慈眉善眼,一脸笑颜。中殿为十八罗汉殿,一个个罗汉挺着大肚,神采飞扬,各具形态。后殿最高大雄伟,殿内十平方丈大,为僧众集会大堂。四壁墙上塑有千尊小佛,千奇百怪,栩栩如生,故称"千佛殿"。大雄宝殿西有关公殿,东有菩萨殿,相互对称,稍前钟楼鼓楼相互呼应;院内松柏参天,殿前石碑林立,通行道路石条铺成。所有殿宇建筑结构严谨,建筑奇特,琉璃瓦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玻璃辉映,雄伟壮观,令人赞叹!

寺院外别开生面,西有大戏楼,东有化纸楼,前有数十座雷峰塔,是寺院首道亮丽的风景线。寺院内僧尼常驻,香火茂盛,钟磬常鸣,钟楼鼓楼钟声敲响,十里之外可闻其声。善男信女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寺院每年有两次大会,二月初八、九,十月十二、三。每逢过会,三十六村敲锣打鼓进香争先恐后,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大会盛况空前,热闹非凡。石佛寺的盛名自然愈传愈远大!

寺院建成后,赵匡胤亲临降香,游览寺院,心情亢奋。天近黄昏,刮起大风,所有殿宇蜡烛忽灭,再点难着。赵匡胤突发棋瘾,开口降旨:"大雄宝殿多点蜡烛,摆放棋桌,朕要与方丈对弈"。僧人惊悸,也不得不去点燃蜡烛,却一点即着,而其它殿内依然点不着,众僧无不十万惊奇!直到后来,风再大,大雄宝殿的蜡烛照燃不灭。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年藏过赵天子的砖瓦窑,到了解放后的六、七十年代,从窑内西北角起出的砖瓦从未烧熟过!当然,这都是后人的演义传说了!

宋太祖当年的饮马石槽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解放后,石佛寺被改为学校,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可惜十年浩劫,石佛寺的所有殿堂毁于一旦。

现在寺院的殿堂是民众集资在原址上修建的。殿堂分上下层,大雄宝殿凝重肃穆,静谧典雅,佛光照耀。大殿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常慈悲”更让人恬淡心静。松柏依然苍劲,晨钟暮鼓依然远近可闻。

石佛寺里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人们祝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求老人安康,子孝孙贤。那个悠远美丽的传说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武功人中流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