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成績差又不聽話的孩子。最後,在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後,家長千萬不要害怕孩子不學,因而乞求孩子學習。

文/寶爸說故事

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成績好又聽話。可事實上並非如人所願,孩子們也想把學習學好,但是一個班級前十名就是10個人而已,全年級前100名也就是100個人,少不了也多不了,擠進一個人,另一個人就被擠出來,所以說大部分的孩子都只是普通的孩子。而在這些普通孩子身上,普遍給家長的印象是“不聽話”。他們的通病就是“叛逆”,甚至與父母對着幹,活活可以把父母“氣暈”N遍。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家長們不願意那又如何?

最近段考剛結束,在家長羣裏又炸鍋開了……

家長A:看了這試卷,我認爲並不是好難。以數學試卷來看,只要平時認真聽,多練習,死記住例題或公式,多動一點腦,不至於交白卷那麼慘,剛剛上過的科目,什麼都不會,太令人失望了。

家長B:成績又差,並且我最討厭的是連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都不懂!已經是高二年級了!

家長C:就是啊,這些小孩就基礎差,又不認真學習,所以成績就差,是學習像玩手機遊戲那樣認真,成績肯定好。

家長D:我沒上過高中,給我考也會得二三十分,孩子不是弱智就能學得好,只是他們太懶不肯學,不動腦。加上上小學初中基礎太差,有的人連題目都讀不懂怎考!

透過文字,隔着千山萬水,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家長們的焦慮、恨鐵不成鋼。誰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孩子成績差又不聽話怎麼辦?

許多家長的做法錯了。

其實孩子成績差有很多因素造成,有個人原因:沒有認真聽課;懶,少做練習;偏科,喜歡誰誰老師,就喜歡那科,不喜歡的統統不想學;還有的是個人理解能力偏差;再者就是基礎知識不紮實。客觀原因:受學習環境影響,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原本不喜歡學習的孩子也跟着學,但是好的學校畢竟是少數的,大部分的學校都是普通的;除此之外,遊戲的盛行對孩子的學習影響很大,他們但凡有時間就是在玩遊戲,根本沒把學習放在心上。

面對孩子成績差,許多家長是不勝其煩,不知道罵了多少次,就差動手打屁股了。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進行連番的說教,講道理,講未來;有經濟條件的家長則是開啓補習班模式,孩子哪裏差,就補哪裏。各種辦法都試過之後,孩子仍無法改變的,家長就只剩下厭煩、怒吼,最後是愛理不理,任其“聽天由命”式成長了。

家長們的試圖去改變收穫甚微,歸根結底是因爲孩子不聽話。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是乖寶寶,可隨着慢慢長大,許多孩子就變成不聽話了,常常把父母氣得直跺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

孩子處在叛逆期的時候,父母管教越嚴,他們越是不聽話。這時父母叫他們努力讀書,他們會聽嗎?顯然他們是聽不進去的,而且一說到學習就煩。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成績差又不聽話的孩子?

關鍵是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因爲孩子的叛逆期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今天聽話,不代表明天也聽話。所以作爲家長要做好長時間的準備,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只有家長與孩子溝通順暢,孩子纔會聽從家長的引導。曾仕強曾經說過:“父母講話一定要站在小孩的立場上,要讓小孩聽得進去,你纔算成功。”

寶爸在上一篇文章《如何與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效溝通?明智的父母有三招及四種提問法》中寫道:當孩子與父母產生矛盾,出現叛逆的情緒時,我們應該先認可他的觀點,安撫他的情緒;然後再進行勸說和引導;最後提供建議,讓孩子自己選擇。

其次,怎麼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更有效呢?父母應該學會四種提問法:“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想的?那麼如果這樣做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在所有這些備選方案當中,你覺得最喜歡的是哪一個?還有沒有更大的可能?”這四個提問法可以讓孩子能夠找到自己的責任感。

最後,在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後,家長千萬不要害怕孩子不學,因而乞求孩子學習。也不要威脅,不要誘惑或者用交換來換取孩子的努力學習,一定爲孩子樹立內心的榜樣、學習的信心,讓孩子明白學習成績不是關鍵,學習的目的是將來可以怎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