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則故事一個道理,讀《詩人與鐘錶匠》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老鐘錶匠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努力幹好各自的事業吧。

文/寶爸說故事

選擇什麼樣的人生目的,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人們總是有所取捨、有所好惡,對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認同什麼抵制什麼,總會有一定的標準。如何處理生命歷程中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付出與收穫等一系列矛盾?人生價值觀就是人們從價值角度考慮人生問題的根據。

孩子進入初中階段,正處在長身體、增知識的黃金時期,也是價值觀形成的最佳時期。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家長們可以以身作則,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隨着年齡和知識的增長,家長可以適當時機讓孩子讀《道德經》“四書五經”等經典,讀名人、偉人傳記,可以和孩子進行啓發式民主式討論交流。因爲,讀書悟道是孩子獲取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則故事一個道理,讀《詩人與鐘錶匠》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話說從前,有一位才華出衆的年輕詩人,創作了很多的抒情詩篇,可是他卻很苦惱。因爲,人們都不喜歡讀他的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年輕的詩人從來不懷疑自己的創作才華。於是,他去向父親的朋友——一位老鐘錶匠請教。

老鐘錶匠聽後一句話也沒說,把他領到一間小屋裏,從櫃子裏拿出一個小盒,把它打開,取出了一隻式樣特別精美的金殼懷錶。這隻懷錶不僅式樣精美,更奇異的是,它能清楚地顯示出星象的運行、大海的潮汛,還能準確地標明月份和日期。這簡直是一隻“魔錶”,世上到哪兒去找呀?詩人愛不釋手。他很想買下這個“寶貝”,就開口問表的價錢。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這“寶貝”,換下青年手上的那隻普普通通的表。

詩人對這塊表真是珍愛之極,喫飯、走路、睡覺都戴着它。可是,不久他到老鐘錶匠那兒要求換回自己原來的那塊普通的手錶。老鐘錶匠故作驚奇,問他對這樣珍異的懷錶還有什麼感到不滿意。

青年詩人遺憾地說:“它不會指示時間,可表本來就是用來指示時間的。我戴着它不知道時間,要它還有什麼用處呢?有誰會來問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運行呢?這表對我實在沒有什麼實際用處。”

老鐘錶匠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努力幹好各自的事業吧。你應該記住:怎樣給人們帶來用處。”

詩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從心底裏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人生的精彩不在於你做什麼,而在於你是否能夠成爲一個有用的人,併爲自己的存在而驕傲。愛因斯坦曾告訴我們:“不要努力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而是要努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他不僅爲我們指明瞭一個人生髮展的取向,而且也教會了我們一種正確對待人生的方式。

我們要告訴你孩子:一個普通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當不了官,成不了大人物,也幹不了多大的事業,但他同樣可以成爲一個有價值的人。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傳播正能量,樂於助人,遠離負能量的人,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可以冷靜的思考問題,面對一些是非能夠有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壞的風氣所影響,能夠潔身自好;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看看這件事是否能夠給別人帶來價值(賣買是其中之一),至少不產生有害的東西。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