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6點

深圳7歲男孩小余

開開心心踢完球騎着共享單車回家

本來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卻因爲這個細節,他險些出事

幸好及時就醫

才避免了更深傷害的產生

7歲男童獨自騎行共享單車

剎車不及摔裂額頭

故事要從11月9日晚上23點說起

楊女士帶着7歲的小余來到醫院急診

我們這才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

原來小余是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晚上6點多踢完球,騎共享單車(沒有鎖)回家,在一個下斜坡處時——

因爲車速過快

剎車閘門還出問題

沒法剎車控制車速導致摔倒

頭磕到馬路臺階上受傷!

事發當時家長並不在場

幸好有熱心路人幫助

送去了就近社康進行止血

孩子傷口大到多家醫院不敢接收

1

附近的綜合醫院說

無法縫合這樣的傷口

家屬到來後去了附近的綜合醫院,做了頭顱CT,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排除了頭部病變,但表示其作爲綜合醫院,對處理縫合這樣的傷口沒有辦法,讓其轉去專科醫院治療。

2

專科醫院說

沒有足夠條件完成手術

楊女士帶着孩子來到市內某專科醫院,夜班醫生表示需要全麻才能完成縫合。傷口特別巨大,還需要專業的醫生完成,當時夜班只有一個麻醉醫生,沒有足夠條件完成手術,醫生建議轉院。

就這樣

等母子倆來到市眼科醫院的時候

已經恰逢院長汪建濤加完班準備離開,所幸汪建濤習慣在離開醫院前去急診瞭解一下夜班情況,恰好看到急診候診區的楊女士和孩子小余。

傷口長達8釐米

必須立即動手術纔行

看着焦急的楊女士,汪建濤詢問後,看到小孩額頭紗布後長達8釐米的傷口,並瞭解到這對母子已跑了多家醫院。爲了孩子,汪建濤決定立刻啓動應急預案,開通綠色通道,連夜由院長本人動手術爲男孩縫合。

手術長達4小時

從裏到外縫了4層

縫合全部在顯微鏡下完成,從裏到外縫了4層,接近4個小時,所幸小余全程十分配合,手術在10號凌晨4時30分終於順利完成。

管牀的醫生告訴我們

好消息是

孩子估計3天左右,就能出院了。

還好經過手術治療

孩子現在沒有大礙

不過回過頭來看

對孩子受傷的原因

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反思!

別告訴我 你認爲這只是個例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初二學生騎小黃車出事,摘脾才保命

■時間:2017年4月20日

■地點:羅湖區某中學初二學生小唐回家路上

■人物:小唐

■提要:放學後,初二學生小唐騎上一輛共享單車匆匆回家。誰知途中撞上人行道邊的石墩,導致重大事故,小唐因此失去了脾臟……

去年4月20日中午放學途中,羅湖區某中學初二學生小唐騎共享單車回家,途中撞上了人行道邊的石墩,小唐摔倒在地,腹部受到撞擊。當時他並無外傷,於是起身打車回家。到家後,小唐感覺腹部疼痛難忍。因爲當時家長不在家,小唐便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了鄰居,鄰居將他帶至社康中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

社康中心的初步診斷後,小唐被送到深圳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醫院檢查後發現小唐脾臟、胰腺尾部破裂,隨時有生命危險,需手術治療。最終,醫生切除了小唐的脾臟,才保住他的性命。目前,小唐的狀態已經穩定,但仍須住院觀察。

小學生騎車遇車禍 被捲入貨車底部

■時間:2017年3月22日

■地點:寶安區西鄉鎮寶源路前岸國際酒店門口

■人物:騎車小學生

■提要:在深圳寶安區西鄉鎮寶源路前岸國際酒店門口,一輛小型貨車將一名騎自行車的小學生壓在了車底,情況十分的緊急……

現場監控視頻顯示,3月22日下午一點左右,一輛小貨車在寶源路上行駛,一個身穿校服的學生與貨車並排行駛,到了寶源路前岸國際酒店路口時,藍色小貨車突然突然拐進停車場,小單車避讓不及就捲進了小貨車底下。

溫 馨 提 醒

根據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管理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禁止騎行,共享單車的運營企業也不得向他們提供提供服務。

那麼7歲的孩子

是怎麼打開並使用共享單車的?

家長是否對孩子進行過教育宣傳?

如果孩子滿了12週歲

要騎車上路了 請您把這些注意事項

和孩子再重複一次!

騎共享單車上路

這些事你一定要遵守

1、 不要雙手任性撒把(把住是不止是方向,更是安全)

2、 不要佔用機動車道(被汽車圍攻,就跟羊入虎口沒什麼兩樣了)

常言道,馬路如虎口。車速非常快,凡是不按規矩,違法進入機動車道行人、非機動車的,隨時可能發生交通事故,而且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自己不僅在經濟上得不到賠償,而且可能失去生命!

3、 看好方向,不要逆行。(在交通裏,可不提倡逆流而上的精神喔)

4、不要闖紅燈。(放鬆下來,我知道你肯定沒那麼急)

5、不要戴耳機騎車(你聽了歌,就聽不見周圍的車)

6、不要騎車上高速(高架橋)(這不是你應該追求的高度)

7、不要騎車通過人行道 (哪怕你是老司機,也請下車與行人同步)

所有的悲劇 都源於漠視規矩的“僥倖”

但一次僥倖

或許會讓你失去健康 甚至生命

對待交通安全方面

家長一定要盡到教育責任

切勿等到事故發生以後再後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