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三國殺本質上是一款卡牌桌遊,ip火了以後才被製作成了遊戲,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面殺”與“網殺”,二者雖然玩法相同,但因爲遊戲方式的差別發展成了兩個體系。
網殺針對的是玩家個人的體驗感,遊戲占主導地位,而面殺更加註重玩家與玩家的交流,凸顯桌遊中的社交元素,節奏遠沒有網殺那麼緊張。
如此一來在不同的環境裏,同一武將有着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也不奇怪,在這一次的平衡性調整中,涉及到的六名武將全部來自面殺,改動幅度之大堪稱重做。
朱然:優化技能發動機制,軍八適應性更強
【膽守(新)】每回合限制一次,當你成爲基本牌或錦囊牌的目標後,你可以摸X張牌(X爲本回合成爲牌的目標次數);當前回合角色的結束階段,若你本回合沒有以此法摸牌,你可以棄置與與其手牌數相同的牌數對其造成1點傷害。
老版膽守的發動需要大量的手牌數量作以支撐,打出全部四段的效果需要棄置總共9張牌,即使在有包養的情況下也很難做到。
並且以收益來計算的話實則每一段都是虧損的,主要在牌的質量優劣上佔了便宜,而新版膽守完全摒棄了這花裏胡哨的雞肋設定。
大幅度的提高了朱然的過牌能力,被火攻、決鬥、兵樂,以及一些AOE錦囊,甚至在回合外喫桃也計算在X的數量內,觸發條件極其簡單。
張讓:限制使用次數,新增發動條件
【韜亂(新)】你可以將一張牌當做任意一張本回合沒使用過的基本牌或錦囊牌使用,然後令一名其他角色選擇一項:1.交給你X張與“韜亂”牌類別不同的牌;2.你失去X點體力,“韜亂”無效直到回合結束(X爲你本回合發動韜亂的次數且最多爲3)。
本次更新中唯一被削弱的武將,並且幅度之大幾乎使張讓這個忠臣、反賊、內奸三榜勝率名列前茅的強將,徹底跌落神壇,定位成了輔助。
削弱:
增加了發動次數的限制提高了韜亂牌生效後支付的代價增強:
韜亂牌本局遊戲限一次改爲本回合限一次摘除了場上有瀕死狀態角色不能使用韜亂的條件改動點主要是隊友支付給張讓牌的數量上,與發動次數成正比,先不說次數限制,光是如此高昂的代價放眼整個三國殺也沒有幾個武將能給得起。
不過提升了其輔助能力也算是一種彌補,針對特定情況打出最有針對性的牌,回合外只要隊友手中有牌,就可以至少保證桃與無懈可擊其中一種的及時發動,單張韜亂的話收益還是比較可觀的。
有一說一,綜合來講公公雖然被大砍,喪失了強力的爆發,團隊貢獻卻有所提升,對局勢的控制力更強,作爲輔助還有得玩。
吳懿:提高靈活性,保證命中率
【奔襲(新)】鎖定技,當你於回合內使用牌時,本回合你計算與其他角色的距離-1;你的回合內,若你與其他所有角色的距離均爲1,則你使用僅指定一個目標的牌時選擇至多兩項:1.此牌目標+1;2.此牌無視防具;3.此牌不能被抵消;4.此牌造成傷害時,摸一張牌。
重做最成功的武將便是吳懿,既沒有喪失菜刀的定位,又消除了機制中完全靠殺喫飯的弊端,靈活性較之重做前得以大大提升。
解鎖奔襲的前置條件後,所有單體指向性的牌都享受增益,例如使用無中時可以帶個隊友,不怕被無懈可擊,一A雙殺還強制命中,樂兵都能直接作用於兩名敵方角色,收益全是翻倍的。
實測中吳懿的首輪爆發還算理想,只是續航能力較差,對手牌結構太過依賴,沒有隊友包養容易醬油,苟進單挑或三人局時解鎖最大強度,所以吳懿在歡樂排位,鬥地主這類人數較少的遊戲模式中應該會有比較亮眼的發揮。
辛憲英:加強過牌能力,造成隨機傷害
【忠鑑】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展示一張手牌,然後展示一名其他角色至多三張手牌,對比你與其展示的牌,每有一張牌顏色相同,你摸一張牌;每有一張牌點數相同,你對其造成一點傷害;每有一張牌花色點數均不同,你棄置一張手牌。
【才識】摸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選擇一項:1.少摸一張牌,然後本回合內“忠鑑”可以多展示自己1張手牌;2.本回合手牌上限-1,然後本回合“忠鑑”可以多展示目標一張手牌;3.多摸兩張牌,然後本回合不能發動“忠鑑”。
辛笨這回可飛黃騰達了,從技能效果上來看完全是高配版李豐與低配版李榷的合體,展示敵方手牌數量不再參照體力值減手牌數的噁心設定,而是固定在了最多三張。
由於三國殺的牌色只分爲紅黑兩種,才識選擇效果一可以保證顏色全中,至少摸到三張牌,還有幾率碰到點數相同造成額外傷害,就算拋開一切花裏胡哨的操作不談,辛憲英每輪也可以保證有至少四張的過牌量。
這一次的平衡性調整還算成功,一些冷門武將也藉此擺脫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重新回到玩家的視線中,只不過張讓的改動還是讓一些粉絲有所不滿,前後對比完全是風格迥異的兩種玩法,難免脫離了設計的初衷。
雖然是面殺中的調整,不過手殺從來都是與線下看齊的,尤其是四位武將中的朱然、吳懿已經在十週年版本中實裝,據說辛笨也會在OL中加入祈福,移動版的更新可能就在近一段時間,大家的看法如何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夜來遊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