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奇葩叫“大溼”,不是什麼溼都叫“大溼”,有人把“溼氣”在身體的臨牀表現從初級“大溼”到殿堂級“大溼”歸爲五檔,非常形象,也很容易讓人辨別,看看自己是哪個級別“大溼”?具體如下: 初級大溼: 頭:早晨起牀,濛濛的不清爽。 四肢:平時痠懶乏力。 中級大溼: 頭:像裹了一條溼毛巾,沉沉的或濛濛的。 四肢:上下樓或走路會覺沉重,腿如灌鉛。 嘴巴:粘膩不清爽。 汗液:粘味重。 高級大溼: 腹:容易腹脹,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長期腹瀉,大便不成形。 腸道:便祕,排便不爽,特費廁紙,大便粘膩粘馬桶。 殿堂級大溼: 面部:浮腫;每當早起臉面或者眼皮都會變的豐滿性感。   腿腳:浮腫;每到晚上都覺小腿脹、或腳踝總有很深的襪印;手腳冒汗;腳氣。   皮膚:皮膚瘙癢;溼疹。   口舌:舌苔黃膩;睡覺流口水,說話唾沫星子漫天飛。   四肢:身體常沉重痠痛,關節炎。 從五個方面檢查體內溼氣情況 【起牀時看感覺】 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牀渾身痠痛?下肢水腫?頭髮昏,打不起精神,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  溼氣重的人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爲虛胖的體徵,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如廁時看大便】 大便稀爛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而且大便完了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溼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體內溼氣過重時,小便往往表現爲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溼氣的顯現。 【洗漱時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腫,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一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跡。在夏季,脾溼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白天看精神狀態】 是否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痠疼感?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好像不靈活?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睏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短氣、少氣懶言,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喫飯時看腸胃狀態】 到飯點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喫?喫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裏脹脹的?在喫飯時有隱隱的噁心感,好像喫下去的東西往上頂? 中醫認爲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溼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喫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爲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爲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 多數人在溼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喫了東西后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溼的徵候。 大溼的來歷 “溼氣”屬於中醫範疇,西醫理論是沒有溼氣這一說法的。溼氣,是一種津液過多的表現,而“溼氣”在體內是正常存在的。溼氣與中醫病因裏與風、暑、寒、燥、火,稱爲“六淫”,溼氣是六淫之一,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特性,長夏主氣。長夏指夏秋之交,陽熱尚盛,雨水較多,熱蒸水騰,潮溼充斥,爲一年溼氣最盛的季節。 根木頭,在潮溼的地方放久了,水氣能滲透到木頭裏面去,而讓木頭生黴菌,生蘑菇,讓木頭變質腐爛。可見水分子有多麼小?穿透力有多麼強大? 現代人的體質,95%以上變成陽虛陰盛體質。什麼叫陽虛?就是體內熱量不足、能量不足的意思。什麼叫陰盛?就是寒氣太多、水氣太多、或稱爲溼氣太多的意思。溼氣跟水氣,是同物而異名。

我們常聽一句話:“問題常起於毫末,禍患常積於忽微”,其實身體的溼氣往往都是平常一點一點小小的忽視、忽略而積弊成病,積重難返。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去了解溼氣所在時處,有準備的進行防範。

1.天氣中的溼氣 天氣中的溼氣多產生於夏秋兩季,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溼氣較重。因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什麼叫“天一”?天爲陽,地爲陰,奇數爲陽,偶數爲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說“天的陽氣,生出地上的水來”的意思。天上的陽熱之氣,跟地下的陰寒之冰結合,才產生了水。所以,往往天熱了雨水就多,比如,我們說的梅雨季節。當然,陰雨天氣溼氣就重一些,晚上和早上溼氣要比大白天重。 2.環境中的溼氣 環境中的溼氣多產生於水多的地方,那麼哪些是水的地方呢,比如湖河海邊,大家都有感受,在海邊,特別陰天,整個人好像被一身溼衣服裹着,那種感受實在不好。再比如山林之地,溼氣偏重,樹木繁盛本身就是靠水汽涵養而來。象山城重慶、成都這些地方,降雨量大,水汽難以散發,所以,溼氣就偏重,所以,這些地方人愛喫辣椒。 3.居家生活中的溼氣 居家生活中的溼氣往往從哪裏來呢?一般是在洗衣房、廁所、衛生間以及養花草的地方。潮溼的環境最能滋養細菌了,說不定每天回家的時候,就有一大波細菌正等着你,更要緊的是,這些溼氣還會進入你的身體,一旦體內有了溼氣,會導致各種毛病。 當然,這些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因爲天時和環境是相對很難改變的。居家生活中的環境溼氣也是很容易避開的,可以通風、除溼機等手段來有效除溼。 4.人體的溼氣 人體的溼氣不是水,也不是汗,而是像鼻涕一樣黏的東西。通常是存在骨縫關節處,溼氣最易滲透人體,而且從來不孤軍奮戰,溼氣遇寒爲寒溼、遇熱爲溼熱、遇風爲風溼,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還有暑溼、痰溼......有病的人體內,往往伴有頑固的溼邪,這就是現代人的病複雜難治的原因。 中醫認爲,“溼邪在,百病在,溼邪除,百病無”,所以,溼邪過多,對身體健康影響很大。溼氣重是指溼爲重濁有質之邪,屬陰,溼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爲特徵的臨牀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溼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溼邪阻滯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着。溼熱雖有外溼、內溼之分,但其爲病則相互影響,爲內外合邪。 大家都知道,人體全身都是血管,它分爲三大類: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我們將全身的血脈比喻爲江河大川與小溪,就比較容易理解溼、寒的概念了。當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時候,他全身的血液都是暢通的,相對於河流來說,小溪清澈,動脈澎湃,靜脈安靜從容,這時氣血陰陽是平衡的;然後開始修築水壩,砍伐森林,排泄污物,小溪變得混濁甚至斷流,河流流速減緩,開始變得污濁、臭穢,裏面原有的生態系統被摧毀,充滿了骯髒的雜物。人體的溼寒也是如此形成的。 中醫說“百病皆因痰作崇”,這個“痰”字,實際上就是指水氣!比如說,冬天我們咳出的痰就是溼氣排出體外的一種形式。 水爲陰,水少,陽能勝陰,水即歸於正化,化爲津液正氣;水多,陽不勝陰,水即爲陰邪,滋生細菌病毒。所以能不能喝水,要看各人體質。陽盛火旺者可喝,陽虛寒溼者勿沾。 其實“溼”僅是“水”之微者,多喝水,傷陽生寒,生水生溼,生細菌病毒,正是製造疾病的最好辦法。難怪專爲製藥財團服務的陰謀家磚家們,天天叫人多喝水,讓藥廠和醫院大發其財,拉動了醫療產業的“大馬車”!人們不能明辨對錯是非,不能見微知著,只能每天積極主動配合磚家的喝水理論。 從以上幾個方面我們得出結論,溼氣的產生和你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常年的氣候條件有很大的關係。一般在盆地、沿海、崇山峻嶺的地方,在海邊、湖邊溼氣也會重。
水氣進入人體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從外得之,如淋雨穿溼衣,或“身勞汗出,衣裏冷溼,之久得之”,或常居溼地,或常下水浸水,水氣從皮膚關節而入,引起風溼病痛風。淋雨浸水引起痛風的病例太多。以前農村山裏人,早上起早光着腳就下田裏幹活,一些年以後就得風溼病、關節炎;也有在山裏幹活沒穿雨披就會因淋雨引起痛風,久治才漸愈。但現在這種情況很少了,一是現在幹農活的人少了,二是防護也注意了。另一途徑是水從口入,喝水就是引進水氣水邪的最佳途徑。 我們重點要從中醫養生、日常飲食作息方面來研究溼氣。看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我們又應該如何的去防範和治療。 中醫對溼氣的剖析 中醫的“溼”理論,源遠流長,從兩千多年前《內經》就認識到溼邪是致病的邪氣,在人體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爲後世溼理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溼”字的含義 “溼”字,《說文解字》日:“幽溼也,從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爾雅·釋地》日:“下者日溼。”《易·乾 卦》日:“水流溼。”說明溼的原意和水有關。從造字解釋:溼的形符爲“亭”說明溼和水有關,溼的聲符爲顯。“顯者,陽也”。水加陽爲溼,陽蒸水動以成氤氳爲溼。 溼的相關概念很多,有溼邪、溼證、溼病、溼濁等。溼邪指的是病因,有內外之分。六淫之溼致病者,稱外溼。機體臟腑功能失調,水溼停聚者,稱內溼。溼證已含有病機概念在內,是由溼邪(內外之溼) 引起具有溼特點的證候的統稱。由溼邪侵襲人體,或因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水溼瀦留體內,而表現水溼停滯的病證,是綜合分析症與證的歸類結果。溼濁是溼與穢濁相合,鬱閉之性更強的病理因素或病理產物。 2.溼氣的特性 2.1重濁之性 《臨證指南醫案·溼》日:“溼爲重濁有質之邪。”重爲沉重、重着之意。溼爲陰邪,易困清陽,阻遏氣機,故具重濁之性。《素問·生氣通天論》日:“因於溼,首如裹。”即指出了溼邪致病可出現頭重如裹的特點。重着亦可表現在身體其他部位,如出現四肢困重,關節腫痛等。濁爲穢濁之意,其穢濁之性表現在能潛藏各種邪氣和邪毒,具有納垢的特點,臨牀可見多眵,小便渾濁,大便垢滯,帶下穢濁,下痢黏液膿血、口氣燻人,溼疹浸淫流水,舌苔垢膩等表現。 2.2鬱滯之性 鬱,通“鬱 ”,滯,停滯。中醫素有“清溼多致氣機不暢,濁溼多伴血行不暢”之說,說明溼可鬱閉氣血,進而導致臟腑經絡,陰陽的痹阻。溼邪鬱滯多形成實證,如溼困清竅可見嗜睡,溼阻經絡可見肢體麻木,溼阻上中二焦,可見胸悶脘脹等。亦可“因實致虛”,鬱滯13久可耗氣傷陽、傷血敗血等。溼的穢濁之性實際是由“鬱滯”之性所致,由於溼阻滯氣機,妨礙正氣推陳祛垢,日久蘊腐化濁而成。 2.3黏滯之性 黏指黏膩之意,溼有黏滯之性,一是指病程纏綿,溼邪爲患,其來也漸,其去也緩,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正如《醫原》所說:“溼爲濁邪,以濁歸濁,故傳裏者居多。藥之邪退,遲一、二日復作復傳,反覆循環。”多種慢性疾病長期難愈,起伏纏綿與溼邪黏滯之性密切相關。其二是症狀之黏滯,罹患溼病之後,排出物黏滯,如汗出而黏,大便黏滯不爽,溼疹浸淫流水、舌苔膩濁等。 2.4隱匿之性 是指溼邪致病常於不知不覺中起病,證見若是若非,不易察覺。溼阻患者亦不知何時患病,而一旦被察覺或已溼邪久積。如《雜病源流犀燭》所云:“其燻襲乎人,多有不覺,非若風寒暑熱之暴傷人便覺也。” 2.5瀰漫之性 溼爲瀰漫性之邪氣,流動性強,雖以脾胃爲中心,但無處不到,上可達腦竅、下可至二陰和下肢,外可達肌表筋骨經絡,內可到五臟六腑,如肝、膽、心、肺、腎、膀胱、大腸、小腸等。 2.6親和之性 溼不僅可與風、熱、寒、暑、燥相合形成風溼、溼熱、寒溼、暑溼、燥溼,而且常與痰、熱、瘀、毒等病理產物相互依存,形成新的病理因素,導致疾病性質的複雜多變。 (1)寒溼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日:“寒溼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溼。”指出了寒與溼相合,不僅作爲病因,而且作爲病名。 寒溼,重點在寒,溼爲陰邪,寒也是陰邪,寒溼則陰上加陰。所以,寒溼的人一定會陽虛,陰盛陽衰,會怕冷,怕吹風,怕喫涼東西。寒溼內阻,會阻礙氣血的運行,導致瘀血經絡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溼體質的人會覺得全是哪都疼。 溼氣遇到寒,就會形成寒溼,這就好比冬天,不管怎麼冷,只要乾燥人還是可以接受,但是南方的溼氣重,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難受。 (2)風溼 《金匱痙溼喝病脈證治第二》日:“傷寒八九日,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溼。”指出了作爲病因風與溼可相搏爲病,也明確了風溼(病)的證候特徵。 溼氣遇到風,就會形成風溼,這就好比溼的衣服穿身上,大風吹過那種感覺,驅風容易,一旦形成風溼,就是慢性病,一時半會就治不好。 (3)溼熱 朱丹溪認爲:“六氣之中,溼熱爲病,十居八九。”劉完素《宣明方論》明確提出“積溼生熱”、“溼自熱生”的論點。溼熱相合,難解難分,臨牀溼熱病證非常廣泛。 葉天士在《南病別鑑》中說:“熱得溼而熱愈熾,溼得熱而溼愈橫。溼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溼熱交合,其病重而速。”溼熱久蘊,可從患者體質或外感時邪發生轉化,從陽化熱,從陰化寒。熱重者,易耗傷津液,或溼熱化燥,耗傷氣陰;溼重者,易損人之陽氣。溼熱既是臟腑失調的結果,又能進一步影響臟腑功能,進而加重溼熱之勢,耗傷人之正氣。在治療過程中,溼需溫化,熱需寒清。 溼氣遇到熱,就會形成溼熱,這就好比桑拿,又溼又熱,讓人喘不過氣,不如烈日當空。溼熱呢,重點在溼,因爲溼所以運化不了,因爲熱所以喫一點滋補厚膩的東西就會上火,口臭啊,口瘡啊,長痘痘啊等。 溼熱體質的人容易得各種皮膚病,溼疹、蕁麻疹、痤瘡等等,是那種紅腫熱痛或者癢的皮膚病,不過寒溼也有皮膚病的。溼邪是這樣子的,如果你身上沒有寒,通常溼氣久了就會化熱,成爲溼熱。如果你身上有寒,溼氣立馬與寒結合,成爲寒溼。 (4)暑溼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日:“天之暑熱一動,地之溼濁自騰,人在蒸淫熱迫之中⋯⋯內外相 應,故暑病必挾溼者。”陳無擇《三因方·卷五》日: “暑溼者,惡寒反熱,自汗,關節盡痛,頭目昏眩,手足倦怠,不自勝持,此並傷暑溼所致也。”指出了暑與溼可相合爲病及暑溼病的見證。 暑溼多發生於夏令暑溼俱盛的季節,南方多見於5~10月。發病較急,初起以發熱較高、頭痛身重、口渴、脘痞等暑溼鬱遏衛分肌表的證候爲特點。傳入氣分較快,病變過程暑兼溼邪的證候特點突出。 暑溼的發生由感受暑兼溼邪而致病。夏令氣候炎熱,容易形成暑兼溼邪。若人體正氣不足,或因天氣炎熱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溼內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溼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臟腑,主要是衛分肌表、肺、三焦、胃腸等;若暑溼化燥化火,耗氣傷津,也可深入心營,引起動風、動血。 (5)燥溼 燥與溼是兩個性質相反的邪氣,一般不會同時侵犯人體。此處是主要指燥與溼相兼的病理概念。氣機升降失常、津液分佈不均是導致燥溼相混的關鍵。陰虛內燥與痰濁水溼並見是其臨牀特點。 《靈樞·百病始生》日:“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澀指組織之燥,滲指痰溼之成,即燥溼是腫瘤產生的機制之一。另一方面,溼(熱)體質感受秋季燥邪,亦可出現燥溼相兼,如吳達《醫學求是》日:“秋季每多肺燥之證,即溼體亦有上燥之時。”葉天士《溫熱論》雲:“再舌苔白厚而乾燥者,此胃燥氣傷也。”可視爲是燥溼相兼的舌象之一,臨牀尚有苔白膩而舌中有裂紋者,亦屬燥與溼相兼的舌象。 (6)溼痰相合 溼與痰本自一源,均是體內水液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存存齏醫話稿·卷一》日:“痰屬溼爲津液所化。蓋行則爲液,聚則爲痰。”《臨證指南醫案·卷五》日:“一切諸痰,初起皆由溼而生。”認爲溼是痰飲的主要來源,溼聚日久化爲痰飲,相合可形成痰溼。 (7)溼瘀相搏 溼滯氣機,影響血之暢行,血行不暢,或溼滯傷絡,滯而成瘀,因溼致瘀,也可因瘀致溼,兩者互爲因果,溼瘀並存可導致多種疾病複雜纏綿,難期速效。 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提出:“脾胃受溼,瘀熱在裏⋯⋯致生疸病。”李梃《醫學入門》提 出:“溼熱澀血,而後發爲癰疽。”等等,臨牀溼阻瘀停者,常顯舌質黯紅或黯淡而苔膩之象。 (8)濁毒 濁包括溼濁、痰濁、瘀濁。濁邪是指內生之水溼、痰飲、瘀血等病理產物,在體內蘊積日久,轉化而成的對人體臟腑經絡造成損害的致病因素。濁毒既有黏滯,易阻寒氣機、結滯脈絡、纏綿難愈的“濁”性,又有暴戾、頑固、多發、內損的“毒”性,相生互助爲虐,故其致病表現爲兇險、複雜多變、難治難愈。 且痰濁和瘀濁皆可生化毒邪,毒邪再生痰濁和瘀濁,形成惡性循環,致使疾病遷延惡化。研究表明,多種慢性難治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病、慢性腎炎、糖尿病、高血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臨牀常見病如痤瘡的發生都與濁毒有關。  如何避溼排溼? 對身體有害的溼氣,《陰陽應象大論》有曰:“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溼氣感,則害皮肉筋脈。”可見溼氣對人體臟腑、氣血、筋骨、肌肉及經絡等器官功能影響極大,有礙身體健康。 人體的溼氣就像自然界的雨水,那麼雨水適量的話,可以澆灌農作物,還可以淨化空氣,補充地下水。那如果雨水太多,連續降雨,這時候排水系統還不是很完善的話,就會產生內澇,就會發生水災,水過多不能運化散發掉就是在人體內表現爲“溼氣重”
溼氣麻煩的在於它一旦進入人體,就很難除掉它。就像一碗麪粉與水混在一起,我們想想這時候再把它們再分開有多難!溼氣進入人體之後,就是如麪粉裏摻了水,混合在身體裏了,所以,除溼排溼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有“千寒易除,一溼難除”之說。 我們從溼氣的來源來看,就大概知道該如何來避溼排溼了,簡單來說,溼氣有四大來源:一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天氣和環境的問題,受環境、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長期下雨天,很多人體內都會有溼,身體會變得很重、很懶;二是喫過多的肥甘厚膩的食物,特別是肉食會產生溼氣;三是喝過多的水,喫過多的水果會產生溼氣;四,是運動太少使溼氣積於體內,另外運動量減少導致脾胃功能下降 1.以脾胃之治爲要 溼氣歸根結底都和脾氣有關係,“溼重”是標,“脾氣虛”是本。脾主運化,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脾氣一虛,髒東西就要滯留體內。髒東西是什麼呢?可以是多餘的脂肪,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脾主運化,運化水溼,脾運化水溼功能正常,既能使體內各組織得到水液充分濡潤,又不能使水溼過多而瀦留,反之脾臟虛,脾臟運化水溼功能失常,必然導致水溼在體內積聚,因而產生水溼,痰飲等病理產物,甚至形成水腫,故曰: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我們爲什麼身體感覺不太好的時候,往往覺得口乾?因爲溼氣歸溼氣,津液歸津液(口水,唾液也是津液的一種),我們不能把它們混爲一談,你不能說身體裏水溼很重,就把水溼挪過來唾液潤澤口腔,那不可能。
相反,溼氣越重,反而越容易口乾,究竟什麼情況會引起口乾?病機不外乎二個,津液輸布失常和陰津虧損爲什麼會津液輸布失常?何爲津液? 首先要明白,中醫裏津液這個概念很廣,廣到它包含人體所有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 大到胃液,腸液,尿,汗...小到唾液,眼淚,口水,關節液...這些都是津液,津液能滋潤我們身體的所有器官,它會滋潤皮膚,讓皮膚有彈性,津液充足,你的眼睛,鼻腔,嘴巴就不會發幹。  人體重的60%-70%都是液體組成,但津液(口水,汗液,尿液等等)的輸布,生成,排泄整個過程很複雜,離不開肺脾腎,它依賴多個臟腑共同協作。 所以,嘴巴幹看似一個非常簡單的症狀,但背後,涉及到很多個臟腑共同協作,其中重中之重,還是脾胃。 因爲,第一:生成津液(口水,汗液...)的原材料不是別的東東,主要是我們喫下去的食物,食物會經過胃,大腸,小腸消化,經過這一步後,食物變成了營養水液,接下來輪到脾上,脾,會接收這部分食物營養水液,負責運化。何爲運化? 就是對這些食物營養水液進行二次加工,再一次吸收其中的營養,水分,如果脾的運化能力很強,那麼,食物營養水液就會乖乖被轉化成津液,津液產量就上來了。你怎麼會口乾呢? 但如果脾的運化能力很差,那食物營養水液非但轉化不成津液,反而會停滯在體內,變成溼氣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可以這樣理解:當一個人津液足的時候,他的溼氣一定不會多。但,如果一個人溼氣很重的時候,他的津液肯定不足。 這個背後的原因就是指向—生產津液的脾胃能力問題,脾胃運化水液無力,直接導致津液產量不足;其次,津液的輸布還依賴脾氣向上升清,脾喜燥惡溼,溼氣那麼重,就像給脾套了一件溼衣服,它還怎麼向上升清? 脾無力升清, 脾不散精, 津不上承,你的嘴巴當然發乾(缺津少液啊),所以,歸根到底:唾液不足,嘴巴發乾,原因在於脾虛怎麼看脾虛不虛? 最簡單就是看舌頭中部舌苔,舌苔厚膩---溼氣必重,溼氣重脾胃運化能力一定不好。中醫裏有句話叫: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一虛,溼氣來了,溼氣久了,它的升級版--痰,也來了。如果再撞上心情鬱悶,氣鬱,氣滯,痰停到哪裏,病就在哪,痰停到乳房就是乳腺增生,停到子宮,就是子宮肌瘤...... 所以中醫治這些病,都是從化痰入手,其本質在於調脾胃,疏肝氣,尤其接下來黃梅天要來了,一年中溼氣最重的時候。大多數南方城市會變成大型桑拿房,空氣溼度極大,本來溼重的人遇上這種外溼,人就會更難受。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傷寒論》是如何對證溼邪惡的。
溼氣在外,因風相搏,流於經絡,骨節煩疼,臥不欲食,脈浮緩,按之澀,桂枝湯微發其汗,令風溼俱去;若惡寒,身體疼痛,四肢不仁,脈浮而細緊,此爲寒氣,並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溼氣在內,與脾相搏,發爲中滿,胃寒相將,變爲泄瀉。中滿宜白朮茯苓厚朴湯;泄瀉宜理中湯;若上幹肺,發爲肺寒,宜小青龍湯;下移腎,發爲淋漓,宜五苓散 調脾胃的方法有許多,藥方也有很多,下面介紹一下四神湯
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祛溼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蓮子山藥、茯苓。四種食材的比例是1:1:1:1,約每味20克左右 這四位神仙』,匯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祛溼、降燥等諸多益處,幾乎發揮出了『無敵』的功效,四神之名當之無愧。 相傳乾隆皇帝江南時,隨伺在旁的四位愛臣、由於日夜操勞,加上舟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繼病倒,連御醫也是束手無策,不久有一道人幫他們開出了蓮子、薏仁、淮山、茯苓等量燉的藥方,四位大臣服下這藥方之後,果然立即痊癒。
此後,每有官員南巡,皆以此方燉煮食物養身,久而久之,此方便四臣湯爲名在民間廣爲流傳。當這藥方傳到灣之後,由於不清楚四臣湯的由來,並且的臺語發音相同,因此以訛傳訛而成爲四神湯 四神湯,以甘平爲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藥以補虛爲長;茯苓以去溼爲長;薏仁有化溼之功,又能清熱,因爲溼久會化熱,變成溼熱,薏仁最擅長清溼熱;蓮子養心安神爲首功。 2.其他調理方法 溼氣重容易損傷身體,影響日常生活,那麼溼氣重怎麼調理?溼氣重的調理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有中藥調理、中醫調理、飲食調理等。溼氣重的調理方法是: (1)中藥調理: 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爲常用利水滲溼藥。 芡實: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功效,對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稀溏有較好療效。 赤小豆: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多喫赤小豆能去溼氣。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滲溼、健脾和中、寧心安神之功效。 (2)中醫調理: 艾灸:艾灸有開鬱、祛溼、補陽氣的作用,通過艾灸祛除體內溼氣效果較明顯,同時也可以起到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 艾葉泡腳:幹艾葉10到15克,與5公斤冷水同煮,開後改小火10-15分鐘關,能下腳時算起泡20-40分鐘(有保溫瓶的話,可在瓶中長的放半支、短的放兩節艾柱,用開水泡5-10分鐘後,再兌水泡腳)。水一定要沒過腳踝,水溫不低於35-42度。可連續泡3-5天(以後每星期1-2次即可),頭天可多出點汗,後以微出汗則止。 見公號文章:泡個腳,有這麼麻煩嗎?是的!
鍼灸:溫鍼灸有溫經通絡、祛溼散寒、宣導陽氣、除痹止痛之效。 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英國常年多雨。歷史上毫無「溼氣」概念的英國人,風溼病重到骨子裏,數百年無藥可醫。直到1961年,英國人成立鍼灸學院,才終於找到攻陷風溼病的靈丹妙藥,萬萬沒想到,古老的中醫竟成爲自己的救命稻草。 拔罐:拔罐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等,一般拔罐時間15分鐘爲宜。身體不好的老人、體瘦者,拔罐時間應該減半。 (3)飲食調理: 紅豆薏米綠豆粥:乾紅豆薏米綠豆各30克(也可以乾紅豆薏米各50克),用豆漿機常規打成熟漿後分兩三次溫服(也可晚上用保溫瓶等量洗淨,倒入半瓶開水,第二天白天喝湯,晚上煮煮喫粥),先連服七日後減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喝薑糖茶:乾薑粉5-9克(每天1-2次),開水沖泡10-15分鐘,加適量的紅糖當茶飲。 飲食均衡,可適當多喫溫熱性的食物。 少喫冰涼的食物,少喝飲料,多運動。

爲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那麼難治?因爲他們體內有溼,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溼氣裏應外合,糾纏不清,溼氣不是一兩天形成的,祛溼是一場持久的戰役,不是一兩天就能看到效果,請堅持。

成爲自己的養生大師第一步就是要除掉身體內的“大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